原創
聊完孫堅、孫策,自然該輪到孫權了。但孫權是三國時期執掌政權最久的領袖人物,長達五十二年,聊起來太長,其中又會涉及許多典章制度、國策措施等比較枯燥的內容,不太好玩,大家也不一定感興趣。
本號很早以前曾經聊過孫權,《中國唯一的一個“大皇帝”》,簡要地敘述過孫權的歷史功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閱,這裡就不詳述了,只選兩件比較有趣的事情來聊。今後聊到吳國的其他人和事時,再結合著聊。
古代有兩個最非人性的制度:一個是太監製度,咔嚓一聲,一個不男不女的生理畸形人就出來了;一個是後宮制度,成百上千的妙齡女子圍著一個男人爭風吃醋,一群心理畸形人出來了。
生理畸形的人和心理畸形的人圈在宮廷方寸之地中互相掐,不掐到你死我活不鬆手。人性中最醜惡、最陰毒、最無恥的一面在這兩個群體中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這兩個群體是皇權制度下最大的犧牲品。
國人喜歡看宮鬥劇,後宮秘事一直是國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八卦話題,還喜歡看宮廷政變劇。國人大多數是陰謀論者,宮裡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似乎都是在下好大一盤棋。
商業影視劇正是利用這種心理來賺錢,怎樣賺錢怎樣寫,管你歷史是咋樣的,只要能把錢賺到包裡就好。
古代是家天下,後宮發生的一些事情確實能夠影響皇帝的判斷和決策,但絕不是主流。多次說過,沒有哪個皇帝治理國家是靠陰謀,靠的還是陽謀,治國的政策、法度、措施從來都是公開的,清楚明白。
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事情最能說明這個問題。
孫權的執政生涯中有四個明顯的錯誤,為吳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因此有不少史家認為,吳國事實上亡在孫權自己手裡。
哪四個錯誤呢?簡言之如下:
一、後位虛懸,家事不寧;二、二宮並爭,國本不定;三、年年征戰,勞民傷財;四、賦稅繁雜,嚴刑峻法。
其中前兩個是家事,後兩個是國事。從最終結果來看,主要是在國事上犯的錯誤帶來的後果更嚴重。請大家一定記住這個結論。
先聊孫權犯下的第一大錯:後位虛懸,家事不寧。
前面說過,最能體現皇權專制體制對人性的壓抑和扭曲的地方就是皇家後宮。由男人設計的惡毒的後宮制度迫使身處其中的女性,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性中惡毒的一面來謀取生存。
眾多女性為了取悅皇帝一人而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後宮女性心思之歹毒、手段之殘忍、性情之扭曲都達到了極致。
波詭雲譎殺機四伏的後宮之爭,絲毫不亞於金戈鐵馬刀劍橫飛的疆場廝殺。
孫權有史可查的夫人有七位,沒有明文記載但可以推測出來的至少有二位。
第一位:謝夫人,會稽山陰人。其父謝煚,為漢尚書郎、徐縣(今江蘇省泗洪縣)縣令。謝夫人是孫權的母親吳夫人為孫權聘的妃子。
謝夫人的弟弟謝承很有名,不是因為做官,而是因為撰寫了《後漢書》百餘卷,被後人稱為謝承《後漢書》,可惜失傳,只有零星資料留存。魯迅先生在《會稽郡故書雜集》裡將謝承散存於多種書籍裡的文稿輯為一卷,極力稱讚,認為“吉光片羽,皆可寶也”。
第二位:徐夫人,吳郡富春人,是孫權同鄉。徐夫人的祖父徐真,和孫權的父親孫堅關係十分親密,孫堅把妹妹嫁給徐真,生下徐琨。徐琨很早就跟隨孫堅、孫策馳騁沙場,功勳卓著。
徐夫人就是徐琨的女兒,是孫權的姑表侄女。最早嫁給同鄉陸尚。陸尚是吳郡世族子弟,是廬江太守陸康的孫子,陸遜的侄兒。陸尚死時,孫權剛被朝廷任命為討虜將軍(201年),二十歲,正好回到吳郡,就聘以為妃,並把孫登交給其撫養。
孫登的母親不知道是誰,這就是沒有記載但可以推測出來的其中一位夫人。
第三位:步夫人,臨淮淮陰人,和丞相步騭同一宗族。生了二個女兒,大女兒叫孫魯班,字大虎,最早嫁給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死後改嫁全琮。小女兒叫孫魯育,字小虎,最早嫁給朱據,朱據死後改嫁劉纂。劉纂的第一位夫人也是孫權的女兒,去世後以孫小虎為繼室。
第四位:王夫人,琅邪人,是選妃時選入宮中的。生兒子孫和、孫霸。(孫霸的母親是誰,有爭議,有說是另一個謝夫人生的,如果是的話,孫權就至少有三位可以推測出來的夫人)
第五位:也姓王,南陽人,同樣是因選入宮。生兒子孫休(吳國第三位皇帝)。
第六位:潘夫人,會稽句章(今寧波市江北區)人。父親犯法被處死,潘夫人和姐姐等眷屬作為罪犯家屬被罰送入宮內“織室”(相當於紡織廠)做女工。
潘夫人為江東絕色,被關押在一起做工的一百多人稱為神女。負責織室的官員為討好孫權,將這事告訴了孫權。孫權讓他們去畫張像來瞧瞧。
估計潘夫人是負罪之身,整天憂戚不吃東西,體形消瘦。畫工寫真後呈交給孫權。孫權見到大為喜悅,興奮得把手中的琥珀如意都弄斷了,立即將其納入後宮,居然“得幸有娠”,生下兒子孫亮(吳國第二位皇帝)。
第七位:袁夫人,袁術的女兒,沒有兒子。
孫權還有多少姬妾無從得知,但一定不止這幾位。另外一位可以推測出來的夫人是孫奮的母親。史書上只載其稱謂為仲姬,其餘無載。從其墓葬在豫章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和孫休的母親王夫人一樣在嘉禾年間被迫遷出宮外居住的。
在三國領袖曹操、劉備、孫權的婚姻大事上,存在著一個共有的奇葩現象,都不知道正妻是誰,史家稱他們都是“以妾為妻”,這種做法是違背儒家禮儀的。
從孫登被徐夫人收養和群臣對徐夫人的擁戴情況來看,估計徐夫人是正妻(或者繼室)。按慣例,正妻是所有妾所生的子女名義上的母親(妾生的子女稱生母為姨娘,稱正妻為母親),妾去世後,其所生子女一般由正妻撫養。
不知道正妻是誰,奇葩的是孫權稱王稱帝幾十年也不立後,導致後宮妃嬪們挖空心思地爭奪後位,再加上孫魯班仗著孫權和步夫人的寵愛,在裡面上下其手挑撥離間,將孫權的後宮攪得烏煙瘴氣。
只有袁夫人沒有參與到宮鬥中來,原因應該有以下兩個:一、她經歷了袁術的興衰過程,見識過了後宮的險惡,不願意涉足其中;二、沒有兒子,也不受寵,也不爭寵。
說一個袁術後宮發生的事情來印證一下吧。
袁術後宮收納了數百佳麗,其中有一個是與袁紹、曹操等同時出任靈帝西園八校尉中助軍右校尉馮芳的女兒,天姿國色,非常得寵。
其他嬪妃嫉妒她,就忽悠她說:“將軍(指袁術)是貴人有志節,你應當時時涕泣憂愁,一定能得到敬重。”馮芳的女兒不知是計,傻乎乎地照著做,沒想到真得到了袁術的垂青。
那些嬪妃見弄巧成拙,惱羞成怒,合夥將馮芳的女兒吊死在廁所裡。袁術竟然毫不知情,還以為是她不得志而死,厚加安葬。
感覺袁夫人已經看破紅塵心如止水。孫權多次提出把一些姬妾生的兒子交給她撫養,這實際上是為她著想,給她找個養子,有所依靠。她始終不願意。步夫人死後,孫權想立她為後,她也以沒有兒子為理由拒絕了。
袁術的女兒是被孫策攻取皖城時俘獲的,嫁給孫權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也許是心灰意冷,也許是世代豪門的家世讓她壓根兒瞧不起江東這片蠻荒之地,孫權這個蠻夷之人。
其他幾位夫人就爭得熱火朝天了。
先是謝夫人與徐夫人爭。
本來謝夫人得寵,徐夫人來了以後,孫權轉而寵信徐夫人,竟然提出一個奇葩的要求,要本來排位在徐夫人之前的謝夫人讓出位置,排在徐夫人之後(從這點看,徐夫人似乎也不是正妻)。
這個要求有些異想天開,那個排位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謝夫人怎麼會讓呢?當然,不讓的結果就是完全失去孫權的寵愛,謝夫人因此抑鬱成疾,過早去世,成為宮斗的第一個犧牲品。
緊接著是徐夫人與步夫人鬥。
步夫人美貌如花,深得孫權寵愛,寵冠後宮,無人能比。步夫人得寵除了美貌以外,還有個拿準男人心理性情的聰明絕頂的行為,就是不妒忌,經常推薦一些美女給孫權寵幸。
三國時還有一個女性也是這樣做的,也因此得到寵幸,就是曹丕的甄夫人。這兩人都是以這種特殊的病態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賢淑大度。(男人不都喜歡這樣的女人嗎?)
而徐夫人恰恰與之相反,妒忌成性。其實這才是人類正常的感情。男女之愛是排他的,容不得第三者。只要這種排他性不是神經過敏的歇斯底里,都是正常的。
當然,這種正常只能限定在一夫一妻制度中,在古代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中,為了家庭的和諧,必須要求妻妾們做到不能妒忌,否則就掃地出門。古代休妻“七出”中就有這條。
後宮制度更不是正常的,妃嬪妒忌帝王,絕對是自討沒趣自找死路。徐夫人不是妒忌嗎?孫權就借遷移住所的機會(孫權早期住吳郡,後多次遷移),將徐夫人廢處在吳郡,讓你一個人待著,還能妒忌誰呢?
這一呆就是十幾年,一直到孫權稱王稱帝,都沒招她去團聚,不久也鬱鬱而終。
輪到兩位王夫人與步夫人鬥了。
步夫人雖然寵冠後宮,但卻無子,在母以子貴的後宮裡這無疑是個致命的缺陷。這個缺陷也給其他妃嬪爭寵帶來機會。
果然,兩位王夫人先後得寵,僅次於步夫人,而未來的前景卻優於步夫人,因為兩位王夫人都幸運地生有兒子,一個生孫和、孫霸(有爭議);一個生孫休。
孫權的第一個太子是孫登。孫登死後,立孫和為太子。才說過母以子貴,因此,生下孫和的那位王夫人差一點被立為皇后。
這事被步夫人的大女兒孫魯班給攪黃了。孫魯班素來不喜歡王夫人,就極力在孫權面前挑撥離間,說孫權生病時,王夫人面有喜色,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孫權早點死,兒子好繼位。(孫魯班之事可參閱本號《公主也瘋狂——攪亂東吳政局的女人》)
孫權聽信了孫魯班的譖言,狠狠責罵了王夫人一通。王夫人因此憂慮成疾而死。孫和的兒子孫皓做皇帝后,追尊王夫人為大懿皇后。
另一位王夫人也因為孫和被立為太子而敗下陣來。孫權立孫和為太子時,將其她受到寵幸的姬妾全部被遷出宮外居住。這位王夫人被遷到公安,死後葬於當地。兒子孫休即位後,追尊其為敬懷皇后,改葬敬陵。
最後一個出場的是潘夫人,步夫人與兩位王夫人均已去世,又新增了多少位夫人不知道,可知的袁夫人還在。與潘夫人爭鬥的應該是除袁夫人外的其他妃嬪。
因孫和與魯王孫霸“二宮並爭”,孫權廢除孫和太子之位,立八歲的孫亮為太子。此年孫權六十九歲,有些老糊塗了,竟然立了一個黃口小兒為太子,
老年孫權固執地迷信神仙,第二年就因為迷信神仙,受神仙指示,做了一件更離奇的事,冊封潘夫人為皇后。這下孫權終於有了一個活著的皇后,此前只有步夫人一個死後被追封的皇后。
潘夫人不光性情兇險嫉妒,殘害了包括孫權袁夫人在內的很多人,宮人都很痛恨她,還野心勃勃,孫權病重時,潘夫人派人去詢問中書令孫弘呂后專制的事情,想效仿呂后執掌朝政。
潘夫人的兇險和野心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此時年邁的孫權已經臥病在床,有一天,潘夫人整日侍奉,累得筋疲力盡,睡臥不起,一些宮人就用繩子把她絞殺了,託言是中風而死,也是作惡多端罪有應得。後來事情敗露,有六、七個宮人因參與此事被殺。
孫權稱王稱帝幾十年不立後,有其個人情感因素,也有和儒學世家的矛盾鬥爭。
按母以子貴的常理,孫登為太子,其母當為皇后,但其母“庶賤”,孫權在孫登很小時就將其交給徐夫人撫養,孫登一直將其視為生母,禮敬有加。
當時步夫人深受孫權寵愛,宮中稱其為皇后,對步夫人賞賜的東西,孫登不敢推辭,但僅僅是禮貌地收下。而徐夫人派人送來的衣服,一定會沐浴後穿上,可見其對徐夫人之尊敬。
孫權立孫登為太子時,孫登認為:“本立而道生,要立太子,應該先立皇后。”孫權問:“你母親在哪裡?”孫登回答說:“在吳。”弄得孫權很是尷尬。
群臣也以為應該立徐夫人為後,孫權不許,一直想立步夫人為後。支援立徐夫人的主要是儒學世家,是為了維護太子孫登的合法繼嗣地位。而孫權則不重儒家禮法,想因愛立後,君臣之間難以統一,持續爭鬥長達十幾年。
孫和為太子時,孫權也想過立其母王夫人為後,還因此將其餘受寵妃嬪全部遷出宮外居住。文武百官也上奏請求立皇后和孫權的另外四個兒子為王。
孫權有想法,群臣有建議,立後之事似乎已無障礙,但隨後孫權的詔書卻讓此事急轉而下,大出群臣意外。
詔書上說:“今天下未定,百姓疲勞,物資匱乏,況且有功之人有些還沒有錄用,飢寒交迫的人還沒有撫卹,此時分割土地來分封子弟,尊崇爵位來寵愛妃妾,我非常不贊同這樣做。”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了群臣的請求。
當年下半年,大臣又奏立後和分封諸王,仍然沒得到孫權的同意。其中原因何在呢?就是孫魯班在其中播弄是非百般阻擾。
步夫人死後,孫權指使一些人上疏要求立其為後,然後順水推舟地同意追封,取得後位之爭的象徵性勝利。此後的十餘年裡,孫權仍不立後,以一種近乎於偏執的心態展示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決定權,取得壓制群臣的心理優勢。
一直到死前一年,因為迷信神仙,受神仙指示,才立潘夫人為後。可惜為時已晚,前期後位之爭造成的朝政損失已無可挽回。
孫權死後,才十歲的孫亮即位(公元253年),主弱臣強,大權旁落,輔政大臣、太傅諸葛恪一手遮天,但第二年就被另一位輔政大臣、領武衛將軍孫峻暗殺,大權又落入孫峻之手。256年,丞相孫峻病死,死前將大權轉交給從弟偏將軍孫綝。朝廷任命孫綝為侍中兼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仍然掌控東吳最高權力。
(這兩堂兄弟篡權的事情也奇葩,兩人的爺爺孫暠在孫策死後就準備發難篡權,被虞翻給嚇住了,沒想到兩個孫子篡了權,反臣難道也有遺傳? )
257年夏四月,孫亮親政,想回收權利,被朱綝廢掉,改立孫休為帝。
皇權旁落,朝局動盪,社會混亂,嚴重損害了吳國國力和凝聚力,給吳國滅亡埋下禍根,所有這一切,都和孫權久不立後,家事不寧的現象有關,特別是因愛立嫡,造成主弱臣強的事實,以至於子孫帝位都任人廢立,這麼悽慘的後果,如果孫權地下有知的話,估計會死不瞑目。
“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這是儒家對帝王立世的基本要求,孫權所作所為,離這要求差遠了。
光這一件事情對吳國的損害已經夠嚴重了,要命的是還不止這一件,孫權在世時還做了一件同樣嚴重的讓人匪夷所思的錯事,就是“二宮並爭,國本不定”。
具體過程和結果是怎樣的呢?下期再聊。
(文中所有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