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修養就是行善,或者積德。
但是,如果行善與積德的目的,不過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福氣,那麼,這種“修養”,本質上不過是一種交易罷了,又如何能說是真正的“修養”呢?
當然,也有人說,修養就是待人有禮,紳士風度。
但在現實生活當中,人之所以會待人有禮,風度翩翩,往往都是由於對方而刻意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事實上,這樣的人,對於那些不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人,往往會表現出另外一種嘴臉。
由此可見,待人有禮,風度翩翩的人,並不一定有修養。
那麼,到底怎麼樣的人,才能算是有修養呢?
其實真正有修養的人,身上大都具有以下這三種特徵,即:
一、人格的提升
所謂修養,其實並不是指人的外在行為,而是強調由內至外的一種修正,就如同古人講“修身”一樣。
言外之意,真正的修養,並不是簡單的待人有禮,紳士風度,或者行善積德,而是指一個人能夠修正自身的言行以及心念,從而實現人格的提升——更何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真正完美到完全沒有缺點的人,幾乎不存在,即便是古之聖人,恐怕也不是天生就是聖人吧!
如清代名臣曾國藩,年輕時亦是一身毛病,又如明代的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前,亦被許多人排斥。
但是,他們兩個人後來卻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糾正自身的言行與心念,從而提升自身的人格,最終成為世人眼中能夠和孔子比肩的“聖人”。
由此可見,真正有修養的人,主要體現在人格上的提升。
二、不患得患失
常聽老一輩的人說:世事無常。
大意是說,人生之事,並非完全沒有變化,更不會完全依照我們所預想的那樣執行。
甚至可以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事與願違。
因此,一個人若是不能認識並接受到這一點,就很容易受到自身情緒的牽引與影響,從而患得患失,甚至會失去理智。
而這樣的人,當然不能算上有修養的人了。
反過來說,真正有修養的人,很少會表現出患得患失的狀態——患得患失亦是有修養的人身上的另外一種特徵。
三、迴歸真正的自己
有人說,活在當下,做回真正的自己,才是最好的修養。
我深以為然。
也就是說,一個人若是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迴歸真正的自己,那就容易被他人或外在一切所牽引與影響,既無法定位自己,也很難認清自己的真正需求。
而這樣的人,又何能說是有修養呢
所以,綜上所述的這些內容,其實正是真正有修養的人,身上具有的三種特徵。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選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論語》《莊子》《壇經》《道德經》《暫坐》《紅樓夢》《廢都》《自在獨行》《人生哲思錄》《柏拉圖如是說》《史記》《王陽明全集》《華嚴經》《大學》《禮記》《天道》《孫子兵法》《王弼集校釋》《周易》《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