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anny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獨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隨著年輕人獨立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人開始“一人居”,獨居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有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有2.4億單身人口,其中7000多萬人獨居,到2021年預計將有近1億人獨居。獨居的年輕人大部分有房或整租房屋,異鄉工作、單身、享受自由和清淨是獨居的主要原因。
在外界看來,獨居往往和孤獨、孤僻、拒絕社交等相關,甚至被調侃為“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網購、五穀不分”。
而身處其中的年輕人,卻對獨居生活有著各自的感悟。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對於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擁有自己的一套房並沒有那麼容易,租房往往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蔣蔣在上海已經生活四年多,搬了兩次家。一年前,她租了一套朝南帶陽臺的老式公房,一人一貓過著獨居生活。
雖然大城市壓力大、節奏快,但也沒磨滅年輕人享受生活的熱情。蔣蔣就非常熱愛生活,她在租下房子後,首先做的就是爆改出租屋。
因為房子內部老舊,傢俱破損,窗戶和牆上都是汙垢,得到房東允許後,她決定將房子改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扔掉舊傢俱置辦新物件,請清洗師傅大掃除,置辦精緻漂亮的家居用品……一頓收拾過後,整個房子煥然一新,變得簡潔、舒適而溫馨。
她準備了白色、深色、米色三套色系床品來回換,還養了一些花花草草點綴,很有生活氣息。她也會經常換一換傢俱的位置,讓生活有新鮮感。
一年來,蔣蔣和自己的貓咪過著簡單又溫馨的小日子,時常宅在家看書、學習,享受一人一貓獨處的美好。她也喜歡尋求新奇的事物,時常探家居店、分享潮流物品、拍下城市裡的美好瞬間。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她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讓你感覺幸福的就是對的。”
“北漂”的小北也是租房獨居的一員。2020年疫情期間,他度過了一段在家隔離的日子,合租的糟心事一下子被放大。他決定去整租一套房子,開始獨居生活。
如今,在40平方米的空間裡,他購置了新廚具、書架,還買了一些健身器材,精心佈置了一番,雖不美觀但十分整潔。每次回到小屋裡他都感到無比放鬆。有了獨立空間,他也有了更多時間消化工作壓力和消極情緒。目前,他正在備考專業證書,努力讓自己升值。
“我在陽臺養了100多盆植物”
“每天下班回到家,是我最放鬆的時候。”蔡謎是一位獨居90後,獨居時間已超過十年。從異地求學到步入職場,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租房獨居。
2018年,從上海回到海南老家後,他在工作地附近購置了一套48平方米的開間。去年,他終於不用反覆搬家,不用再看房東臉色,告別了逼仄的租房日子,開始了“一人居”的自在生活。
在蔡謎的家裡,有個15平方米的大陽臺,裡面擺著幾十種百餘盆花草,那是他精心打造的“空中花園”。每天回到家,他就檢視哪些植物發生了新變化,哪些需要澆水施肥,美好的瞬間也會用相機記錄下來。這裡是他的身心棲所。
蔡謎的房子在海口新埠島碧桂園中央半島,北臨瓊州海峽,西面隔江相望的是海甸島,南面是內海灣區,東面則是南渡江出海口,自然風光優美,是海口可觀賞日出日落景觀的濱海社群,而這個陽臺更是將美景盡收入內。
在購房之初,他就相中了這個“風景獨好”的大陽臺,計劃著在陽臺上打造一番綠植小天地。搬進去後,他就行動了起來,一開始他什麼也不懂,就在工作之餘查資料,一點點探索植物習性,週末幾乎泡在花卉市場,甚至和花卉老闆成了朋友,他也會特意飛到西雙版納、昆明的花市跟商家討經驗。
雖然也“養死”過不少植物,但因為熱愛,他耐心摸索,就這樣從無到有,從一盆到百盆,小花園成型了,也讓獨居生活充滿了生機。“春天什麼樣、夏天又是什麼樣,秋天桂花開了,冬天葉子掉了,來年春天又是嶄新的樣子。”他說,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花花草草的變化,越養越喜歡。最近,蔡謎養護的薩利安海宇葉子長到了一米長,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他在陽臺上還開闢了一塊休閒區,時不時邀上三五好友喝茶敘舊。“吹著江風,聞著花香,聊著舊事,聽著朋友們對花園的讚美,我覺得這就是美好生活的樣子。”蔡謎說。
蔡謎是個好奇心強、喜歡探究新奇事物的陽光男生,除了養綠植,他還喜歡攝影、旅遊、烹飪。他說自己不拒絕社交,但相比於無效社交,如今他更喜歡讓自己靜下來思考,專注於做喜歡的事。
“因為獨居,反倒真的開始熱愛生活,喜歡在週末研究新菜譜,喜歡給家裡買花花草草和好看的家居用品,在家聽歌可以外放,想和誰聊天就打電話到半夜……”他說,自由、自在、充實,是他愛上獨居的原因。
如今,除了工作,他的生活被各種興趣愛好填得滿滿的,也因此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蔡謎喜歡將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拍下來分享。身邊朋友常說,他能發現日常中被忽略的美,也會因為看到他的分享而感到生活可愛。
獨居的日子裡,蔡謎也收穫了很多小溫暖。有時蔡謎外出,有些花草需要照顧,他就拜託給物業管家幫著澆水施肥。“我把家裡鑰匙留給了物業管家,他們也很樂意幫我照顧花花草草,就像好朋友一樣。節假日小區物業還會舉辦觀影、包粽子等社群活動,獨居生活偶爾也很熱鬧。”
她的“小窩”成了朋友的“樹洞”
女孩子都幻想擁有自己的衣帽間,2020年,菲菲就搬進了帶衣帽間的新家。
那一年,她30歲,已經工作八年多。她一直努力賺錢,從租住最便宜的單間到合租,到整租,再到如今在蘭州擁有了自己的家。
工作中,菲菲經常加班或出差,獨處時間很少,她非常珍惜獨居的日子。工作中,她是精緻優雅、面面俱到的職場人,回到家她只想從快節奏中抽離出來,自我調節。
菲菲調節自己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慢下來。在買房之初,菲菲就看中了碧桂園這個小區帶院子的戶型,果斷入手。搬進來後,她就著手翻土、播種、蓋塑膠薄膜……把小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條,種滿了草莓、西紅柿、黃瓜、花等,看著它們慢慢發芽、開花、結果,也讓她感受到歲月靜好。
她的獨居生活很“田園風”,她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養生派”。每當摘下自己種的蔬果,她都很有成就感,會給自己做一頓健康美味的飯菜。
休息日,她經常約朋友小聚。她覺得,對獨居的人來說朋友非常重要。受朋友影響,她愛上了喝茶,她喜歡跑步,也影響著朋友一起“打卡”。菲菲還特意留了一間招待朋友的客房,不知不覺間她的“小窩”也成了閨蜜尋求安慰的港灣。
這幾年,菲菲不少朋友陸續結婚生子,工作和生活有時難免一地雞毛,她們沒辦法和父母甚至和丈夫傾訴,就會來到菲菲家裡,為生活暫時按下“暫停鍵”。前不久,一位朋友還特地從外地坐了五六個小時動車過來找她談心。
“她們壓力太大了,也希望有這樣一個自己的空間。”聽了太多故事,菲菲更加珍惜當下的獨居生活。“一旦進入婚姻,就很難再回到獨居狀態。”她說。
菲菲不是獨身主義者,她有能力保障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希望找到精神層面契合的另一半。世俗對年齡的看法已經越來越不能左右女性的婚戀觀,就像菲菲,寧可等待也不將就。菲菲會花時間探索新鮮事物,她說現在正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時候。
菲菲很喜歡健身,她家所在的這個小區位置很好,出門就是體育公園,有專業跑道,環境也很優美,她一有時間就會去跑步。她也喜歡書法,她的家裡沒有餐桌,而是擺放了一張長桌,既能練書法、煮飯烹茶,也能當辦公桌,整個家裡完全按照自己喜歡的狀態設計。
對女性來說,獨居最重要的是安全。在買房時,菲菲就著重考量。她說,住在一樓相對來說更不安全,但整個小區每個院都設定了物業管家,進樓棟都要刷卡,晚上也有巡檢很安心,有時加班到晚上一兩點回到小區,都會看到保安在地庫巡邏。
獨居的日子是菲菲暫時脫離外在壓力的日子,每當回到家,她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迴歸本心,迴歸生活。
“獨居是獨立的開始”
Kelly最近比較忙,忙著總結收尾這一年的工作,忙著做明年的計劃。但這一年最讓她值回顧總結的,還有生活裡發生的一件大事——開始了她自己的獨立生活。
1996年出生的Kelly是廣東韶關人,直到大學畢業後工作,她都一直沒離開這座城市,也沒離開父母親人。大學期間她經常回家住,工作後的前兩年也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她一直覺得自己沒有長大,渴望能獨立生活。工作後,她發現自己和父母的生活習慣差異越來越大,自己的生活圈子也無法重疊在父母的生活圈子裡,她需要獨立生活。於是她提出外出租房的想法,最後綜合考量下,父母出了首付,決定讓她供房。
就這樣,今年年初,Kelly搬進了新家。雖距離父母家不遠,但她擁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和爸媽住會有依賴感,如今沒有人管束,我反而能更合理地安排時間、規劃生活,獨居是獨立的開始。”她說。
她滿心歡喜地置辦家居,每購置一件物品都會拍照記錄。因為要還房貸,她學著每個月做開銷規劃。一開始,父母很擔心她沒法照顧好自己,Kelly則用實際行動向父母展示了獨居能力。
Kelly非常熱愛生活,也懂得想方設法享受生活。她會花很長時間研究美食,每個週末去採購食材,認認真真考慮吃什麼,燒烤、餅乾、螺螄粉……如今已信手拈來。
國慶節假期時,親戚們都回到了老家,Kelly邀請他們來“小窩”做客。她和媽媽一起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看到她把生活過得井然有序,家人們也很放心。
獨居,讓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每天早上拉開窗簾,陽光照亮房間,格外溫暖舒適,窗外景色優美,綠樹鮮花,泳池裡波紋盪漾,老人孩子慢慢散步。Kelly說,自己對生活質量沒有那麼高要求,就像現在這樣簡單舒適就好。
因為房間客廳比較大,她買了一臺投影儀,既能看電影也能跟著影片健身。在當地,大家對這個小區的配套環境很認可,她的朋友也在這個小區買了房,她經常邀請朋友來家中小聚。最近,她還打算邀請父母過來,做一頓剛學會的雞爪雞翅包。
她說,很享受現在的生活,也很知足。
獨居不是獨活
在這些年輕人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獨居的正向性,他們渴望向內探索,渴望尋找自己的更多可能性,而非消極逃避現實。當下年輕人追崇的獨居,多數還是希望讓自己能夠在快節奏中慢下來,對話自己、梳理自己,充分去做自己。
從他們的故事裡也能看出,獨居是一種能力,需要在保持自己和社會關係平衡的前提下,充分享受一個人生活的箇中滋味。同時,獨居也是一種選擇,但無論是選擇哪一種居住方式,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應被採訪者要求,文內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