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近日獲悉,包裝印刷產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小象智合獲磐霖資本、潤物創投及老股東雲啟資本、創世夥伴的A+++輪投資約6,000萬元。本次融資用途將用於推進系統平臺與數字化工具的持續開發和運營。
根據中金企信國際諮詢資料,截止至2020年中國包裝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10,064.58億元。由於包裝印刷行業進入壁壘較低,導致行業高度分散。
在行業供給側,由於單個工廠的生產裝置及工藝有限,僅能生產印刷特定材質和工藝的包材,柔性生產成本及單廠產能閒置率均較高。在行業需求側,隨著企業定製化需求增多,企業對接不同供應商造成採購效率較低。包材需求多樣化、而包材成本佔比又低於一定重要性水平時,企業整合包材供應鏈管理成本不經濟。
同時,由於包裝印刷設計環節到工程環節生產鏈條較長、生產變數較多,在數字化不足的情況下,包裝供應鏈上下游溝通效率低下。
包裝行業的低效、低資訊化和較高的供應鏈管理成本,以及足夠大的市場,為包裝印刷領域的網際網路供應鏈平臺提供了機會。面對該機會,各家企業根據各自的稟賦自不同角度切入。
比如,世紀開元主要切入個人定製物料印刷的龐大市場,東經易網主做包裝紙板垂直領域的網際網路交易平臺,沃時派客深耕對包材定製化和包材結構穩態要求較為平衡、且包材產值佔比較大的物流、醫療等行業,包小盒以包裝設計工具為切入口、透過設計師群體連結包裝設計-營銷-印刷產業生態,一撕得主打相對標品的拉鍊式紙箱及高毛利的新消費品牌高階禮盒包裝業務,一起印主要透過網際網路平臺向工廠與門店/廣告公司自動派單、並提供印前SaaS及統倉統配服務。
小象智合主要深耕高定製化的消費2B領域,公司透過自研的創意資料庫、包裝印刷檔案自動化引擎、生產管理系統,將包裝設計、工程打樣及生產環節數字化打通,向消費品牌客戶提供自創意設計到生產交付的一站式包材印刷服務。
當下,由於消費者注意力粉塵化及顏值經濟當道,消費品牌對包材的定製化需求、創新需求及產品上新迭代需求均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消費品牌包裝不但要求包材在影象設計、材質工藝等維度形成個性化視覺效果,甚至出現了在整體結構設計上為消費者提供獨特互動體驗的需求。
這意味著前端需求高度非標。小象智合在消費品牌尤其是新消費品牌包材印刷領域積累了較好的實踐洞察,在設計師資源、印刷供應商及原材料供應商資源上形成了相對匹配的供應鏈整合。
在創意設計端,小象智合擁有自有設計團隊並發展了外協設計團隊約70餘家,在視覺體系、美術風格、結構設計或互動體驗設計等能力維度上對外協設計團隊進行畫像標籤,並根據設計團隊能力進行分單。在後端工廠方面,小象智合基於品類、工藝、產能、地理位置等要素,形成工程能力匹配、生產及物流成本較經濟的供應商方案,並進行生產分單。下游客戶包材訂單可實現自個位數到百萬級的採購數量。
針對傳統包材印刷上下游溝通低效的痛點,小象智合主要是從兩方面進行提升。
首先,將創意研發與工程設計一體化融合。傳統包材印刷在創意設計環節時形成的視覺方案,很可能在後續諸多的工程環節中走樣,比如因為工藝、材質差異甚至平面凹凸的原因使得顏色在視覺上出現色差,原創意設計的包材結構在生產後發現穩固性欠缺等等。較好的創意設計可能由於沒有考慮到工藝可行性,在打樣生產時需要反覆調整甚至不可實現。
小象智合將過往在消費品牌包材印刷生產的大量工程經驗沉澱成多維引數,將因材質、結構及印刷工藝導致的視覺效果差異問題、色彩一致性問題、結構穩固性問題的各項工程變數,透過數字化工具或者經驗豐富的工程團隊提供諮詢等手段,前置融合入設計研發環節,對設計稿進行工程層面的設計調整,從而保證設計稿的工程可實現性及後續交付成果確定性。
其次,小象智合圍繞交付環節打造了數字化協同平臺。小象平臺是客戶和印廠確認稿件印刷內容的線上工具,擁有直觀形象的內容迴圈確定、版本管理和線上三維展示等模組,可提升客戶對複雜設計稿件的直觀理解、加快上下游迴圈修改過程、提升客戶確認週期。同時,相關設計完稿將直接被數字化解構為工程引數方案稿,便於印刷廠直接開展生產。此外,小象平臺也將供應商結算模組融入協調平臺,加快交付流程。
“小象平臺也已開始逐步跟主要合作的印刷供應商進行ERP系統打通,以進一步提升產銷安排效率、加快交付週期。”小象智合創始人陳彥向36氪介紹道,“整體而言,我們從設計到交付完成,效率較傳統包材印刷提升30%-40%。”
以高創意性的定製化業務為切入點和主要抓手,可以享有更高毛利,但高創意高非標也意味著業務規模擴張過程中存在邊際成本過高的問題,創意團隊的產能將成為業務規模化發展的瓶頸環節。如何開展進一步的標準化及數字化是小象智合需要繼續探索的課題。
在設計創意前端提升創意研發效率,比如將設計團隊進行更精確的數字化畫像標籤、形成相對高效的自動化分單,將可複用的設計模組、模型或者資料庫開發為設計師賦能工具,並將工程設計模組最佳化為創意人員可以直接上手使用的數字化工具等。在生產後端,進一步擴大合格供應商庫,並打通主要供應商的後端系統,繼續提升供應鏈整合能力。數字化提升所帶來的降本增效想象空間還很大。
責任編輯:王與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