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武義融媒體中心-武義新聞網
第二章 古寺探秘
多少江南雨,依然存古風。
元延祐四年(1317)重建延福院正殿,到現在已經歷了近700年時光。
與西方古建築相比,中國古建築在材料的選擇上偏愛木材,以木構架結構為主,幾千年來一直如此。木構建築用的是有機材料,它的損壞表現為糟朽、腐爛。在我國乾燥的北方,有上千年曆史的名剎古寺並不少見,但在潮溼多雨、還經常有颱風等光顧的江南,木結構的殿宇建築能完整儲存700年則絕非易事。
在江南多雨潮溼、颱風肆虐、白蟻橫行的環境下,木結構的延福寺大殿何以能走過700年時光?在延福寺的斗拱樑柱間,到底還隱藏著多少秘密?
一 江南一絕
在江南發現的元代建築中,延福寺大殿是建築年代最早、儲存最完好的元代木構件斗拱建築;延福寺大殿雖為元構而有宋貌,既有江南建築的特徵又有其獨特之處,在建築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
由此,延福寺大殿素有“江南一絕”之稱。
延福寺大殿全部結構不用一枚鐵釘,全憑精巧的榫卯使斗拱層層相銜,將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由此承托起整個殿堂的屋頂。這樣的構架整體性強,富有彈性,堅固牢靠。與此相類似的元代木結構寺廟建築,目前江南僅留下三座:金華“天寧寺”,上海真如寺,武義“延福寺”。
金華天寧寺,舊名大藏院,創建於北宋大中祥年間(1008—1016),賜名承天寺。宋徽宗崇寧年間改為崇寧萬壽寺,政和年間(1111)稱今名。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賜名報恩光寺。元代仁宗延佑五年(1318)重建,明正統時修復,名為天寧萬壽寺。現存大雄寶殿,通稱為天寧寺大殿,儲存了元代原貌。殿內鬥拱多達數百,狀如飛鳥,人稱“百鳥朝鳳”。殿內有的柱子距今已有千年,有的梁袱、斗拱距今也有800餘年,這對研究江南從宋代到明代這一過渡時期建築結構的演變,具有極為珍貴的實證參考價值。
上海真如寺位於上海普陀區真如鎮北首,原名“萬壽寺”,俗稱“大廟”,為上海著名的佛寺。真如寺大殿是上海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構。寺廟創建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元延佑七年(1320年)重建,並改名為“真如寺”。大殿現存梁、柱、枋、斗拱等主體結構以及大部分構件皆為元代原物。
延福寺創建於後唐天成二年(927),延福寺大殿的建造年代為元延祐四年(1317年),為江南已發現的元代建築中最為久遠的珍品。延福寺大殿歷史上雖經過多次維修,但均未改變大殿的元代風貌,至今主體結構還都是元代遺物。延福寺大殿有許多與其他浙江元明建築相同之處,但因延福寺大殿是目前已知的江南最早的元代遺構,因此這些相同之處更成了江南木構技法在這方面最早的元代例項,例如栿上蜀柱下刻鷹嘴與金華天寧寺正殿如出一轍,是江南最早的鷹嘴例項,而弓形劄牽成為明清建築中弓形單步梁的先聲。又如樑架作草架狀並置於平榑之上,山花出際大,使山花板的收山尺寸距正心榑半檁徑,頗似後代做法等。延福寺大殿斗栱的配置與做法與北方宋元建築斗栱的較規整的做法差異甚大,因而當年看慣了北方宋元遺構的梁思成夫婦在看了延福寺後,得出了“實為罕見之孤例”的感嘆。此後,後輩學者經過數十年中多次的調查與研究,在浙江等地又發現了其他元代和明代的建築。在這些江南的遺構中,也發現了與延福寺類似的做法,延福寺已不再是孤例,而是作為代表了江南斗栱形制的較早的珍貴例項而存在。大殿平梁與金柱之間加弓形月梁,起搭牽作用,此法開江南弓形梁之先聲,尤顯珍貴。
目前江南存留的三座著名元代木結構寺廟中,金華天寧寺大殿重建於元延祐五年(1318年),上海真如寺大殿重建於元延祐七年(1320年),延福寺大殿重建於元延祐四年(1317年)。以延福寺大殿的建築年代為最早,稱其為“江南一絕”,名副其實。
(未完待續)
作者:陶鴻飛
編輯:鍾琳莉
稽核:朱偉躍
監製:陶鴻飛
本文來自【武義融媒體中心-武義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