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冬季對於列寧格勒而言格外漫長和痛苦,這座城市被德國北方集團軍群所包圍,城外到處都是可惡的德國人。城市內的糧庫在之前的戰鬥中被焚燬了,城裡已經陷入了可怕的饑荒之中,全靠拉多加湖上的運輸線才能勉力支撐下來。當然,列寧格勒是幸運的,因為德軍此時的攻勢也逐漸平息了,只有一些持續不斷的小規模進攻還在繼續,屬於是增加守軍的心理壓力。
列寧格勒戰役進入到了漫長的圍城戰階段,這對於攻守雙方都是一個艱鉅的考驗,因為圍城戰從來都是一場耐心與決心的較量。可是,對於守城的蘇軍部隊而言,缺乏裝甲力量是他們最大的軟肋。德軍可以在區域性衝突裡投入坦克和裝甲車,而蘇軍大多數時候只能依靠防禦工事、牽引式火炮和步兵來戰鬥。誠然,在抵禦德軍的進攻或是區域性反擊時,蘇軍或許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這意味著他們需要自己的裝甲單位來提供機動火力支援了。
可是在列寧格勒被包圍的情況下,城裡的蘇軍有什麼可以拿出來用的東西嗎?很抱歉,真的是毛也沒有,雖然理論上列寧格勒還能生產KV系列重型坦克,但因為缺乏足夠的原材料,指望製造出坦克是不現實的。至於城裡現有的坦克嘛,那就只剩下一批老舊的T-26輕型坦克了,指望這些老舊的T-26輕型坦克能開出去對付德國人,還不如指望一場大雪把德國人全都凍死來的現實。
然而,這些T-26輕型坦克難道就真的沒有用處了嗎?那倒也不盡然,因為這些輕型坦克實際上仍舊有他們的用處——將其改裝為自行火炮。事實上,這倒不是蘇軍第一次嘗試把輕型坦克的底盤改裝為自行火炮了。早年蘇軍裝備過的MS-1小型護衛坦克就曾被改裝為配置了76.2毫米野戰炮的自行火炮,而T-26輕型坦克也在三十年代末期被拆除了炮塔,改裝為了配備有76.2毫米加農炮的AT-1自行火炮。
也因此,把T-26輕型坦克進行戰地魔改,將其變成一種自行火炮是完全可行的,基本屬於是照方抓藥了。至於為什麼好端端的坦克要拆掉炮塔,朋友們,T-26輕型坦克的45毫米坦克炮對付不了三號中型坦克和四號重型坦克,守軍需要的是能夠一錘定音的支援火力。在翻遍了列寧格勒現有的武器裝備後,將蘇軍的ZIS-3型76.2毫米加農炮搬上T-26輕型坦克的底盤,使其成為能提供曲射火力支援和直射反坦克火力的自行火炮,就成為了當時列寧格勒的唯一選擇。
列寧格勒第147號工廠的工人們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拆掉了T-26輕型坦克的炮塔, 將ZIS-3型76.2毫米加農炮搬上敞篷戰鬥室進行固定,並用薄鋼板對敞篷戰鬥室進行加固後,一輛自行火炮就成功開下了生產線。事實上,這就是蘇軍大名鼎鼎的SU-76自行火炮,此時的SU-76自行火炮遠不是日後使用T-70輕型坦克底盤製造的標準化SU-76,而是列寧格勒的守軍的戰地魔改產物,就連“SU-76”這個編號都是他們自己擬定的。
如果從這些緊急改裝出來的SU-76自行火炮在列寧格勒的表現來看,這種自行火炮無疑是優秀的,而有關於這些自行火炮的戰報也很快到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的桌面上。蘇軍的裝甲部隊為此頗有興趣,考慮到蘇軍炮兵長期沉迷於拖拽式火炮,裝甲部隊自然也就沒有屬於自己的自行火炮。而如今SU-76自行火炮的成功就擺在眼前,裝甲兵們覺得自己有必要研發一款可以真正量產的SU-76自行火炮。
於是乎,真正的SU-76自行火炮在1943年1月投產,而列寧格勒工人們改造出來的SU-76自行火炮則改稱為SU-76P。新的SU-76自行火炮採用的T-70輕型坦克的底盤,裝甲防護也相較於SU-76P自行火炮有了不少提升,裝甲厚度提升了10至30毫米。當然,它的設計是有缺陷了,設計師謝苗·亞歷山德羅維奇·金茲堡在設計時沿用了平行引擎設計,導致了兩個引擎會讓兩條履帶的運作不同步,從而出現SU-76自行火炮在原地打圈的情況,前線部隊差評幾乎能淹沒金茲堡的辦公桌。
但金茲堡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還聲稱他的設計毫無問題,指責裝甲兵們未能合理的使用SU-76自行火炮。這一言論刺激到了蘇聯的“鋼鐵同志”斯大林,前線將士因為你設計的自行火炮流血犧牲,你卻還想著推卸責任?憤怒的斯大林直接把金茲堡扔到了前線去,讓金茲堡親自去感受一下SU-76自行火炮的問題嚴重性。這個金茲堡也確實是頭鐵無比,在庫爾斯克戰役中開著SU-76自行火炮挑戰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最後求錘得錘的被虎式重型坦克炮斃了。
金茲堡可以說是死的憋屈,可SU-76自行火炮的研究與改進還必須繼續,在修改了發動機之後,新生產的SU-76自行火炮為SU-76M自行火炮。相比於前兩個型號,SU-76M自行火炮在可靠性上有了提升, 不僅可靠性大大增強,炮彈的載彈量也有所增加,在防禦作戰中可以作為機動反坦克火力,在進攻戰役中也可以為突擊的裝甲部隊提供曲射火力支援,總體來說,這還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自行火炮了。
可有意思的是,雖然說SU-76自行火炮系列是為了支援裝甲部隊開發的,但實際上裝甲兵們並不喜歡這樣的支援,因為ZIS-3型自行火炮在戰鬥中的表現很英勇,可它們配備ZIS-3型自行火炮還是顯得薄弱了許多,曲射壓制德軍陣地時效果不佳,反坦克方面對付早期的四號中型坦克尚可應付,一旦遇到德國炮兵的叢集性轟炸,那SU-76自行火炮的效果就進一步被降低,只能選擇死戰到底和撤退,作戰效率遠不如真正的火炮。
造成這一原因的有很多,比如蘇軍只使用混凝土高爆彈而非榴霰彈,對大多數德軍陣地基本無法造成有效傷害,另一方面,SU-76自行火炮早期的設計失誤,也到了蘇聯裝甲部隊的火力支援非常薄弱,遠比不上德國和美國的自行火炮。但反過來想,有自行火炮總比沒有自行火炮好得多,SU-37這種SU-76自行火炮至少他們在進攻時不用缺乏火力支援,僅此一點來看的話那麼SU-76自行火炮無疑是蘇軍的功臣,是幫助蘇軍爭奪炮兵優勢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二戰蘇軍坦克裝甲車輛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