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扮演的曹瑛俠在《誰是兇手》裡出現了,她是一位深深被被“煤氣燈效應”所控制的人,她活得很痛苦,甚至連對一瓣桔子都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她老公說是甜的,她就必須說是甜,如果她是酸的,她老公就會折磨她。一天24小時,該有多少這樣的小事情發生呀!人偶然為自己的失誤而自責一下是可以的,如果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對這樣的小事情自責,這樣的人不被逼瘋那都算是世界是的奇蹟。
煤氣燈效應一詞來自於,1944年美國拍攝了一部電影《煤氣燈下》,此電影描述了女主被渣男運用心理迫害謀奪財產的整個經歷。而渣男就是運用這種效應,來一步步讓女孩崩潰,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心理學上,將這種效應,稱之為“煤氣燈效應”,是一種“慢性心理中毒的狀態下認知被摧毀的過程。”
從上面的定義來看,曹瑛俠的丈夫折騰她,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長久以來的事情。或許從她剛進入公司當實習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那時候她的老公是喜歡她的,為了彌補自己身上的某些缺點,然後開始故意渲染曹瑛俠身上的缺點,這樣日積月累之下,就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曹瑛俠身邊再沒有朋友,沒有同事,沒有領導,只有自己與自己形影相弔,踽踽獨行。甚至連她的兒子從小就被教育著遠離她。好可憐的女人!令人心疼。
但人終究是萬物之靈,內心深處還是三尺神明的。這樣的痛苦令他痛不欲生,最後拿起了剪刀殺了她的老公,同時也將自己送上了法庭。其實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也有許多。我們該如何警惕、預防這樣的事情發生呢?首先,我們要警惕,雖然說親密關係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但是我們也應該警醒那些親密口中說得出,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只有意識到,才能防範,然後再向對方提出來,告訴他,這樣的語言暴力是你不能忍受的。如果對方依然不改,還是果斷分手的,在這世界人,如果你不愛自己,那麼還能期望別人來愛你嗎?就因為我們期望美好,所以我們才要拒絕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