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剛上初一,就已經註定了肯定能上北大。
為什麼呢?
我提前早都設計好了。”
這段話,源自偶然看到的王金戰的一則演講。
不瞭解這個名字的人,可能覺得他在吹牛。
但看了他的履歷後就會發現,憑他的經驗,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王金戰,從教三十餘年。
曾帶過一個由55名學生組成的班,其中37人進了清華、北大,10人進了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名校。
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還是美國麻州國際教育的首席顧問。
在他看來,與其說孩子之間差的是成績、是分數,倒不如說差的是父母的規劃、認知和堅持。
你以為名校挑的是孩子,殊不知,挑的都是父母。
父母的規劃,
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
作為一名父親,還是一名教育家,王金戰自然希望孩子未來能進入一所名校。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意識到,女兒的智力其實很普通。
以這樣的水平,想要考取北大,幾乎是痴人說夢。
於是,他決定提前幫孩子規劃、設計。
在研究了清華、北大等名校的招生政策後,他發現,可以讓孩子走特長生的道路。
經過比較,王金戰為女兒選擇了一門樂器:
中阮。
一方面,中阮符合清華、北大的招生需求;
另一方面,這門樂器相對冷門,學的人少,競爭也沒有那麼激烈。
更重要的是,女兒今年剛上初一,即便從現在開始學,每天也耽誤不了太多時間。
就這樣到了高三,王金戰同時為女兒報了北大、清華、人大的冬令營。
在這三所學校的專業測試中,女兒都是第一名。
後來,她順利考入北大。
或許有人會說:
還不是因為王金戰本身就是教育專家,要換成一般的父母,這孩子肯定上不了北大。
可還記得那個同時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愛丁堡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等五所世界名校同時錄取的雷子昂嗎?
他的父母都只是普通的銀行職員而已。
但在孩子的成長上,小雷的父母早早就開始計劃和準備了:
帶著兒子四處遊歷,拓寬他的視野;
發掘、培養兒子的興趣愛好,尋找孩子身上可以被放大的優勢;
支援兒子的選擇,讓他無後顧之憂地追尋夢想……
多年如一日地運籌帷幕,最終,幫孩子謀劃出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在這個時代,選擇和努力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我們可以像王金戰一樣,瞭解升學政策、招生資訊、周圍孩子的情況,從而根據外界的需要,培養孩子相應的能力;
也可以像小雷的父母那樣,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定製一條獨屬於自家孩子的路徑。
但無論哪一種,都遵循著那句老話: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父母的認知,
才是孩子的天花板
在演講中,王金戰提到了這樣一件事:
當孩子做完作業,讓家長簽名的時候,就是檢驗家長智慧的時刻。
“有的家長先挑毛病。
孩子的作文寫得那麼好,他不欣賞,而是先看孩子有沒有錯別字,沒有錯別字了吧,他嫌孩子字寫得難看,總能找到孩子的缺點。”
見得多了,王金戰也就摸清這種家長的心理了:
因為這種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往往很高,他們唯恐給孩子一點表揚,孩子就會驕傲,會自滿。
說到這裡,王金戰表情嚴肅道:
“這些父母每天給孩子簽名的過程,就是尋找孩子缺點、尋找孩子不足的過程。
結果,越找缺點越多,越找孩子成績越差。”
聽了王金戰的話,很多父母才恍然大悟: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那一處錯誤。
卻忽略了,打罵、批評、指責、比較等行為,不僅會使孩子對學習喪失信心,還會對孩子的智力造成負面影響。
事實上,錯誤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嘗試,並不斷改進的過程。
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關於心理學家賀嶺峰的演講。
演講中,賀老師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女兒數學考了59分。
不敢把成績單拿給媽媽看,就用手捂著成績,要他簽字。
賀老師沒有強制女兒把手鬆開,而是耐心地跟女兒商量:不管你的分數有多難看,我保證不說你。
於是,女兒小心翼翼地給賀老師看了成績。
看到試卷上的“59”後,賀老師深吸一口氣,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儘量平靜地詢問女兒:
“你們班這次成績最好的同學考了多少分?”
“100分。”
“有多少個100分?”
“好多個。”
隨後,他又跟女兒分析道:
“考試分為兩種,一種是選拔性測試;另一種是診斷測試。
你看,你們班那麼多人考100分,意味著他們沒必要參加這次考試,因為他們沒診斷出任何問題。
而你診斷出了41分的問題,把這些問題找出、改正,你就是這次考試最大的受益者。”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其實就是考驗父母智慧的時候。
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父母,往往能夠把錯誤當成孩子成長的契機:
給予孩子認可和鼓勵,幫他分析問題,和他共同面對困難。
做到了這一點,即使最開始孩子表現得磕磕絆絆,但請相信,未來的每一天,孩子都是在朝著更好的方向靠近。
用心堅持的父母,
拉開了孩子間的差距
現在,不少父母都為孩子沉迷手機而苦惱不已,總覺得是孩子不夠自律。
但王金戰卻表示:
真相其實是父母沒有督促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以至於孩子沒有體會過自律帶來的愉悅感,也感受不到學習帶來的吸引力。
他說:
“想要地裡不長草,最好的辦法是在地裡種滿莊稼。
想讓聰明的孩子不折騰,就培養他閱讀的習慣。”
縱觀那些考入名校的孩子,不難發現:
他們的自律和優秀,無一不是始於家長的監督和引導,陷於教育,終於日復一日的堅持。
去年,曾有媒體採訪了重慶一位考上北大的學霸女孩的爸爸。
當被問及是怎麼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時,這位爸爸卻說,根本沒有培養過!
但深入瞭解後,才發現:
這位爸爸口中“沒有培養”,不是聽之任之,而是著眼於細微處,多年如一日地培養著孩子的學習習慣。
從女兒1歲起,爸爸就買了很多適合孩子看的繪本、書籍。
“小時候她看不懂,我們就給她講,她主要是看圖。
慢慢地,她自己看了給我們把故事講出來。”
多年來,爸爸始終堅持著這一傳統。
女兒也因此愛上了閱讀,並逐漸養成了專注、自律的好習慣。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將孩子送入北大、清華,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
可這位爸爸卻從不這樣認為。
他認為作為父母,能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以身作則,併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就夠了。
當孩子不識字時,就一點點讀給她聽,哪怕只能看看圖也是好的。
聰明的家長都知道,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從來沒有什麼捷徑和秘訣。
無非是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比別人多一點堅持,多一點努力,直到拉開別人再也追不上的差距。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一句謊言?
下面的高贊回答這樣寫道:
“這句話不是謊言,只是用錯了物件。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是將來往死裡折騰孩子,而是現在往死裡折騰自己。
實際上,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決定了一個孩子從哪兒開始跑,往哪兒跑,怎麼跑。”
不同的孩子之間,固然有天賦的差異,但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
可最終,有的孩子一路前行,步入名校,享受著名校給予的圈子、資源、見識和格局。
而有的孩子卻渾渾噩噩,甚至被磨去眼裡的光。
這其中的分別,體現的就是為人父母的差距。
為了孩子今後的人生,我們要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不斷學習、探索、規劃、設計、堅持。
育兒,先育己; 家教,先自己教。
畢竟,只有我們自己先跨出一大步,才能引導著孩子不斷向前。
來源:男孩派
作者:可樂媽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