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小紅書濾鏡景點事件當事人愛吃燒餌塊的呂小娜(以下簡稱呂小娜)對“濾鏡景點”一事做出回應。
事件起因是李藝彤小號(哈德曼的秘封女高中生)發博稱攝影師找的景點,實地打卡後發現差距太大,拍照未成行,並在微博吐槽,由此引發網友質疑利益輸送、濾鏡造成虛假美景等議論。
從呂小娜貼出的原片來看,博主做了適當調整,不存在過度美化,欺騙網友。相較於呂小娜原片和成片的差距,呂小娜的原片與李藝彤貼出的照片差距更大。
對於這種差距,網友RONG給出的解釋或許最能說得通:
這是一個,網友在旅遊時藉助天時地利人和拍出美照,但美景隨時間破敗,在後來人眼中失真的故事。
但我同樣承認,李藝彤看到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距那一刻,內心翻湧的失望、憤怒是真實的。
畢竟在影象時代,被各種好看照片吸引去打卡,結果名不副實,敗興而歸的事件比比皆是。“照片”一度被調侃為“照騙”。
如果美景和美照二選一,你選哪一個?
旅行途中被景色震撼,忍不住想拍照留戀,是人之常情。
但所到之處,我們一生可能也就來這一次,和它共存的時間在漫長歲月裡也就一瞬。與其花時間研究構圖、角度、光線,不如放鬆身心,享受此刻的風景。
拍照可以分享美,前提是看到美;照片可以留存美,留下的也只是記憶中的美。
我的初中政治老師是個遊歷過很多地方的人,時常和我們分享旅途見聞。但她很少拍照,她說:用眼睛去看就好,如果忘了就忘了,記憶會幫我們篩選真正重要的東西。
這是莫大的智慧。人一生真正擁有的東西並沒有那麼多,我們到過一個地方,拍下它的樣子,不代表擁有它,也不可能將它儲存至永久。
與其費時費力出產一張可以發到朋友圈的照片,不如用眼睛看,用心感受,把它裝進記憶裡。
歌詞裡早已說明: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
只要人還追求美照,“照騙”就會發生
我們在旅途中得了一張美美的照片,忍不住分享出來,將我們看到的美景和愉悅的心情告訴旁人。看到照片的人也藉此瞭解更廣闊的生活。這本該是和諧融洽的社交網路生態。
但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一切變了味。網友質疑濾鏡過度,言下之意是我去那打卡就是為了拍照,我被吸引是因為拍得好看,我想複製這份美;我憤怒是因為你藉助一些技術虛構了美。
什麼時候拍出一張美美的照片變成了最重要的?
而美是不被質疑的絕對正確。
當人們將拍照作為目的,將好看作為唯一衡量標準,社交網路演變成比美賽道。為了好看,美顏、濾鏡、PS統統上陣,人人爭當攝影師。
照片是越來越吸睛了,也離真實越來越遠了。
於是“照騙”見怪不怪。
照片可以提供想象,但更應該展示事物原本的模樣。
我不要做一個無法接納真實的人
翻相簿時看到幾年前拍殘了的朋友照片。我發給她,朋友驚呼黑歷史,要求我立刻刪掉,並調侃沒有留下我的黑歷史。
我說:我留著在啊。
是的,我是一個熱衷於收藏自己黑照的人。我會把拍殘的,鏡頭一閃而過表情失控的照片,統統儲存下來,偶爾翻看。
因為這也是我,真實的我。我不要做一個無法接納真實的人。
剛開始翻到,確實很尷尬,自己都嫌棄,假裝這不是我。看多了,也覺得沒什麼,還偶爾把稀奇古怪的照片發給舊友,調侃過去的歲月。
我清楚那只是我的一部分。
偶爾角度找得好,不用修也還不錯的照片,我會驚訝:原來我還可以這個樣子。
藉助照片,我看到了此前未注意到的自己。
照片應該是生活的縮影,有好看的,有慘不忍睹的,但都是真實的。沒有哪一張照片能代表全部,這些加起來,才是飽滿豐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