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是美好和團圓的象徵,是一家人吃著月餅賞月,其樂融融的時光。“中秋”與“國慶”臨近,家和國撞了個滿懷,此時或許很多人正與親朋好友相聚,與家人謀劃一場期待已久的旅行。
有國才有家,每一個小家庭闔家團圓、美好生活的背後,都是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勝利與和平。感念先輩多奉獻,鑄就中華好河山。回望過往歷程,眺望前方征途,我們在學習黨史中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勇前行的力量。
“數日以來,月色如畫,惟少一月下談心的你,可謂辜負良夜太甚!”這是1941年9月29日,抗日名將彭雪楓新婚三天與妻子林穎分別後,寫下的第一封信,或許那也是一個臨近中秋的夜晚。離家尚是少年身,歸來已是報國魂。如今,戰爭硝煙散盡,可那份赤子之心依然滾燙。
一封封革命烈士的書信,每次重溫都能讓人感受到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在犧牲前留下錚錚誓言;“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陳覺在就義前留下深情絕筆;“一息尚存,終當努力奮鬥”,王若飛即便身陷囹圄仍壯志不改……中華兒女經歷艱苦,永遠不會忘記那段鮮紅的歷史。正是偉大的革命先烈,用他們高昂的頭顱、堅挺的脊骨、寬厚的肩膀,前仆後繼,浴血奮戰在革命的最前線,才鑄就了來之不易的新中國。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的征程上,無數英烈用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構築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創造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傳承是追尋不忘初心的力量之源。
不忘先烈偉業,珍惜今日時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佳節常憶英烈,我們唯有居安思危,奮發圖強,傳承崇高志向,用實際行動為人民辦實事、謀福祉、解難題,才能配得上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