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聯合作戰的能力,而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免疫細胞。一旦這些負責“吞掉”有害的病菌、病毒的免疫細胞減少了,免疫系統就失去“保衛”能力,身體就更容易生病。
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
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免疫細胞vs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往往比較弱,因此容易患上各種疾病。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減少,病毒在血管滋生“長垢”,導致血液內血糖、血脂代謝功能紊亂,血液中含糖物質(丙酮)、脂肪(甘油三酯)代謝受阻,含量增多,為病菌提供了豐富營養,從而誘發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
免疫細胞vs心血管疾病
大量治療和臨床觀察證明:當誘導心血管病因素進入人體後,機體免疫系統可被啟用並引發異常的自身免疫應答,導致自身抗體產生,心血管病灶組織細胞異常表達為炎性細胞因子,透過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徑而介導區域性炎症反應,從而導致心血管病的發生。
免疫細胞vs肝腎肺疾病
在日常生活,人每天吸入30多億個的細菌、病毒,若肺部免疫細胞數量降低,將直接導致咳嗽、感冒、氣喘、老慢支等疾病。
肝臟、腎臟內免疫細胞減縮的話,日常飲食中進入到人體的毒素就會在器官內淤積,導致對應臟器功能受損,這些往往表現為臉上長黑斑,常年腰痠乏力、夫妻生活不和諧等。
上面的病症往往會整體表現為體質虛弱、精神恍惚、心慌氣短,難以入睡,從而誘發頑固性失眠。
失眠會對免疫力造成負反饋,導致免疫力細胞進一步減少、免疫力進一步下降,形成惡性迴圈。
免疫細胞vs腫瘤
免疫系統可以識別腫瘤並對其發生應答,透過細胞免疫機制識別並清除癌變的異常細胞。
健康、平衡的免疫系統能有效預防腫瘤的發生、發展;但生活習慣和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可能損傷人們的免疫系統,導致腫瘤發生率升高。
免疫細胞vs病毒、細菌
病毒、致病菌入侵人體後,在建立感染或生長繁殖的同時,能激發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一系列免疫應答與之對抗。
產生免疫效應後,將對同種病毒細菌的再感染產生抵抗力,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接觸病毒,有的人生病而有的人卻依然維持健康狀態。
免疫細胞vs衰老
免疫衰老學說認為免疫功能的衰退是造成機體衰老的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器官老化,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減弱,感染性疾病、腫瘤發病率、死亡率逐漸增高。
大量的臨床治療證實免疫功能與壽命密切相關,進一步發展的自身免疫學說認為與自身抗體有關的自身免疫在導致衰老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衰老並非是細胞死亡和脫落的被動過程,而是最為積極地自身破壞過程,這一觀點有了越來越多的證據。
免疫細胞vs壽命
科學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加,造血幹細胞向免疫細胞分化能力下降,從而造成多種免疫細胞功能下降,甚至部分免疫細胞數量也會降低。
隨著年齡增長,男性和女性血液中免疫細胞總數都會下降,但男性免疫細胞減少速度明顯快於女性,這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長壽的原因之一。
儲備細胞,為健康備份
在人生的整個旅途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免疫力、免疫細胞都會不斷的衰退——環境的汙染、輻射線、紫外線、病毒及病菌的感染及不良的生活形態,也會影響到免疫細胞的活性。
年老以後,機體將不再能像從前那樣“抵抗感染”,免疫力的弱化也讓我們的健康每況愈下。因此,有研究人員指出,在年輕的時候儲備免疫細胞,是為將來確定的衰老或不確定的生病時做準備!
儲存免疫細胞
為生命儲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