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公憑藉著敏銳的政治嗅覺,在上位之初就躲開了三個幾朝元老的控制。然後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又果斷出手。以鐵血手段,處理了三匹害群之馬,在波瀾不驚中,平定了國內可能爆發的危機。
而此時,各個諸侯國內部也開始了腥風血雨的屠殺。以下犯上,以臣弒君,以子弒父,以弟弒兄各種情況都開始發生。
“鄭高渠眯殺其君昭公。”
“十三年,齊人管至父、連稱等殺其君襄公而立公孫無知。”
“齊雍廩殺無知、管至父等而立齊桓公。”
“十九年,晉曲沃始為晉侯。”
這些血淋淋的事件,都發生在武公在位期間,而且是在“誅三父等而夷三族”之後,十幾年內接連發生的。尤其是曲沃代晉,更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件,有機會詳細說一下。
秦武公正是趁著無人西顧的時候,悄悄地打了幾個漂亮仗,當然對手依然是老冤家戎族。並且設定了縣這一行政單位,去管理剛剛得到的土地。
都說秦始皇設立了郡縣制,其實郡縣制並不是秦始皇的原創。至少在他的老祖宗時期,就已經開創了縣的行政單位。而郡這一高階行政單位,也早於始皇帝開始在各諸侯國中流行起來了,基本上後來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都受益於郡的設立。
終於秦武公在位二十年後,走完了他的一生。太史公說秦武公是第一個用活人殉葬的,因此可能對他有些小意見。但是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早在秦武公之前就有活人殉葬的例子。當然無論如何,秦武公用活人殉葬這事是永遠都應該被指責的。
不過很奇怪的是秦武公的身後事,他有一個兒子,但是他的這個兒子卻沒有繼承大位,而是他的二弟秦德公接了班。當然這事我沒有從太史公的記載中看到一絲不妥的意思,推測一下幾種情況。
第一. 這個兒子確實不爭氣,不能服眾,因此不被當做接班人。
第二. 秦武公與弟弟是親兄弟血濃於水,指定弟弟做接班人,沒人敢不服。
第三.秦武公害怕兒子年幼,重演當年他爹寧公和弟弟出子的悲劇,那樣不但會害了兒子,更會壞了秦國未來。
第四. 是德公威逼利誘,讓秦武公以及他的兒子不得不就範。
第五. 他們的母親,想讓每個兒子都過一把君王的癮(前提是他們的母親魯姬子還活著)。
以上幾種情況完全是主觀臆斷,相信哪個就各自見仁見智吧,如果還有別的可能或者我說得不對,歡迎評論留言呦~
這個德公接任時三十三歲,但是在位的時間只有兩年。
秦德公在位時雖然沒有打過架,但是他卻又給秦國的首都搬了個家。
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已經不適合小國寡民那樣獨立存在了,周天子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了,說個話人家都要挑著聽了。所以很多小國就開始紛紛倒向各個大國,求得庇護,當然作為西部擔當的秦嬴也有兩個小國來投靠。
這個秦德公還幹了一件意義深遠的事,直到現在都還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他設立了伏天,也就是後人說的三伏天的首創版。
秦武公在世道將亂時,以一己之力震住了國家內外的宵小之輩。不僅為國內發展提供了機會,更是連續的開疆拓土。但是最後還是因為人殉的問題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可見人無完人這是一條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