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存在多種不同結構、不同價值取向、不同文化內涵的哲學思想,從文化史的發展和歷史的影響來看,諸子百家中主要是儒、道、墨、法這四大家,因而中國傳統人生哲學也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這四種類型。
一、儒家人生哲學
遵從講道德、重進取的現實主義人生觀。儒家是道德型人生觀,要求為人“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從而親仁”,儒家的核心概念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恭、寬、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基本規範和基本信條,也就是儒家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即儒家培養理想人格的價值尺度,凡在自己的生命活動中能夠堅持以上操節,並以之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稱譽的“聖賢”、“志士仁人”,他們能夠做到“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儒家人生哲學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求進取,講現實,追求現實道德的永恆價值和現實生活中的理想人格。
孔子總是教導人們有意義地度過自己的一生,對人生採取積極有為的態度,“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他還用流水一去不復返激勵人們要愛惜時光,做有意義的事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主張人生“任重而道遠”的積極思想,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二、道家人生哲學
屬於重境界、圖個體自由放達的理想主義的人生觀,道家的人生哲學與儒家的人生哲學相比較,在思想表現形式上似乎不如儒家那樣現實、那樣積極,但是在精神追求上顯得極為深沉、老成、世故,如果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道家的人生境界或人生理想的話,這就是:無為而治,莫與人爭,少私寡慾,潔身自好,返樸歸真。
老子或道家人生哲學的最顯著兩個特點是:第一,處事謙下,善於保護自己。老子說:“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由於待人處事謙下,所以當你居上位時,不被一般人看成負擔,也不會被普遍百姓傷害,“吾有三寶,特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些文字所闡明的都是善於保護自己,不為人害的人生哲理。其次,莊子提倡人生要“逍遙遊”“明哲保身”因而自己處事要做到“為善者無近於名,為惡者無近於刑”,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宣揚道家潔身自好、不為物役、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學。
三、墨家人生哲學
屬於“兼相愛,交相利”、耐艱苦的公利主義人生觀,墨子在先秦諸子中是唯一出身於下層勞動人民的思想家,墨子自稱為“賤人”,長期為手工業匠人,過著比較艱苦的生活,由於墨子出身卑賤,所以他能反映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他提倡人生都應該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奮鬥。
何謂天下之利呢?“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睹其友飢則食之,寒則衣之,疾病侍養之,死喪葬埋之”,何謂天下之害呢?國與國相攻,家與家相篡,人與人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知調,此天下之在也,墨子一生反對淫糜作樂,故作《非樂》,反對“命運”故作《非命》,,提倡的“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哲理。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墨家精神”。
四、法家人生哲學
屬於是急功近利、追逐權勢的實用主義的人生觀,法家的人生哲學與儒家、道家的人生哲學具有重大的差異,如果說儒家重視道德人格、道家提倡精神境界的話,那麼法家追求現實和功利,法家接受了荀子“人性惡”的理論,認為人生來都有耳目口鼻、聲色味覺之物慾,人們的物質之慾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亂,為了改造人性、制止爭亂、必須實行法治,其人生哲學是追逐功名和權勢,為了功名和權勢可以不擇手段,“不避親疏”,在人際關係中不講道德倫理,專講利害,把人與人的關係均視為利害關係。
戰國時衛國人商鞅一生的主要活動是在秦國佐孝公進行變法,在推行變法時,堅決反對“禮治”,反對法古循禮,貫徹“不避親貴”的原則,衛國人吳起也是政治家兼軍事家,當魯與齊相攻時,有人因吳起之妻為齊人,曾間言國君,懷疑吳起,不予重用,於是吳起“欲就名,遂殺妻”,魯終使其為將,大敗齊國,這充分體現了法家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人生觀。
當然,中國傳統人生哲學不止以上幾種型別,還有後來傳入的佛教文化所提倡的人生觀,縱橫家所主張的人生觀等,也都對中國社會產生了相當影響,不過比較重要的是儒、道、墨、法這幾種型別的人生哲學,把這些人生哲學從整體上加以分析,可以看出兩個基本特徵:其一是做人與為學一致,其二是個人修養與為政的統一,這是由中國文化的特質與型別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