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始皇陵
1974年3月29日驪山腳下的陝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下河大隊西楊生產隊決定打一眼機井抗旱。3月29日,楊志發、楊彥信、楊培彥、楊新滿等9個農民輪流下井挖掘,陸續挖出大量瓦人殘體碎片。4月25日,晏寨公社管水利建設的幹部房樹民前來檢查工作,看到扔棄在土堆裡的瓦人殘體覺得奇怪。他下到井底,從井壁摳出半塊磚,去掉泥土一看,發現同縣文化館裡的秦磚一樣。於是,房樹民找到趙康民一起來到井旁,仔細察看了從井裡挖上來的土堆,十分震驚。因為這裡距離秦始皇陵有四五華里,在陵區保護範圍之外,陶俑怎麼會放到這麼遠的地方呢?趙康民覺得這些疑問需要研究,便統統收攏碎片集中保管。就在趙康民修復這批陶俑的時候,當時的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從北京返回陝西臨潼探親。一天,藺安穩來到文化館的文物修復室,見到趙康民修復好的陶俑,再聽趙康民對其價值的闡述,禁不住為之一震,隨即寫了一篇題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內參,向中央報告秦俑的出土和秦始皇陵的破壞情況,引起中央高度重視。至此秦始皇陵墓的發掘工作開始。
二萬曆皇帝的定陵
事情的原委,還要從1950年的一起盜墓案說起,當年春天,南京博物院副院長在夫子廟一帶喝茶時,看到地攤上有人在賣陶俑,這位副院長是和行家,一眼就看出這陶俑有著明顯的唐朝風格,不僅產生了疑問,南京怎麼會有這種寶貝?
細細追問之下,才知道這尊陶俑原來是幾個農婦在割草時,從祖堂山一座名叫“太子墩”的墓裡抱出來的。這座太子墩在南京江寧區祖堂山西南麓,專家們聽說這個情況後,立刻組織考古人員來到太子墩實地考察,當考古隊員順著盜洞來到地下,發現這個盜洞正好打在了地宮中央,手法相當精準。為了對該墓葬實施搶救性發掘保護。而且這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被髮掘的陵墓
三滿城漢墓
1968年5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在河北省滿城縣縣城西南部的一座叫靈山的山丘上放炮修建工程。炮聲一響,士兵們不小心發現了一條地道。大家小心翼翼地爬進去,發現下面有一個巨大的人工洞穴和大量的文物,很明顯這是一座古墓。後來由周總理批示,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率領的考古隊從保定到滿城考古隊的車輛和物資保障全部由軍隊負責,軍隊必須全力配合考古發掘的需要。
四馬王堆古墓
1971年底,當地駐軍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施工中經常遇到塌方,用鋼釺進行鑽探時從鑽孔裡冒出了嗆人的氣體,有人用火點燃了一道神秘的藍色火焰。湖南省會長沙市的東郊有兩座土丘,因外形很像馬的鞍具被當地人叫做“馬鞍堆”,後來訛傳為“馬王堆”。據一本地方誌記載,馬王堆是五代十國楚王馬殷的家族墓地。
五曾侯乙古墓
1977年9月底,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城郊擂鼓墩駐軍,原武漢軍區空軍後勤雷達修理所擴建營房。在一天上午,隨州市曾都區南郊擂鼓墩7組的20多位村民和往常一樣挖土。挖著挖著,有個民工在離地面約兩三米深的地方,忽然發現了20餘件青銅器。
後來,在東團坡山岡上開山平地時,突然挖出一片同地面顏色大相徑庭的“褐土”。空軍後勤雷達修理所副所長解德敏愛好考古,憑直覺他猛然意識到,出現如此大面積的異常土層,可能地下有古墓。於是,他立即向當時的隨縣縣委彙報了情況。縣裡派了一位搞文化的人員來觀看現場,但當時沒引起重視,後來繼續施工又挖到青石板,負責人深感事態嚴重,立即下令停工,並再次向隨縣縣委彙報。此次縣裡派出文化館副館長來到現場。懂得考古學的副館長初步判定是座古墓
今天就介紹這麼多了。你還知道那些陵墓是怎麼發現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