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漢文帝又火了,因為他的陵被找到了,並且推翻了原有推測的地址。
世人對漢文帝的印象,大抵停留在“無為而治”,輕徭薄賦,仁厚待人,勤儉這些方面。
但其實,他的能力遠不只是這一些。
誅呂事件和文帝即位
高祖去世後,以功臣集團和呂氏集團的矛盾最大。但由於呂太后的威懾,功臣集團不敢輕舉妄動。但在呂太后死後,功臣集團立即下手了,他們假借呂氏集團要另立呂姓王,違背祖法,將呂氏集團一網打盡,全部處死,這就是著名的誅呂事件。
誅呂事件後,功臣集團決定廢除年少的少帝,另立新帝。在經過百般衡量後,他們決定擁立代王劉恆,也就是漢文帝。
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帝的即位,其實並不是很名正言順,可以說是功臣集團一手策劃的,漢文帝又沒有什麼自身的勢力,是一個弱主。在這種情況下,往往皇帝會被迫和功臣集團捆綁,甚至是被操控,成為一個傀儡皇帝。
但漢文帝用了自己的手段,成功鞏固並強化了自身皇權,有效壓制了功臣集團,成為真正的實權皇帝。
堅持君臣之別,拒絕與功臣集團捆綁
文帝在得知自己被擁立為皇帝后,深知功臣集團勢力之龐大,野心之雄厚。對於這個支援他上臺的集團,他感到十分恐懼。他下定決心要和他們保持距離
功臣集團知道劉恆的顧慮,主動前去迎接,功臣集團的首領高勃,甚至欲與文帝私下相見,被宋昌以王者不受私拒絕後,乃跪上天子璽符。周勃在皇帝在位的情況下,私獻天子璽符於代王,而這不符合為臣規則。被拒後,直接獻上,表明功臣集團欲造成文帝與他們共同謀劃奪取皇位的印象,即將雙方捆綁在—起,共同承擔責任,並在其後的執政過程中佔據主動地位。文帝拒絕,表明其政治上的成熟。
進一步發展同姓王分封,牽制功臣集團
漢文帝繼續延續漢高祖的基本國策:同姓王分封。立趙幽王少子闢彊為河間王,以齊劇郡立硃虛侯為城陽王,立東牟侯為濟北王,皇子武為代王,子參為太原王,子揖為梁
這種分封雖然從歷史大局來看依然是一種開倒車行為,不利於中央集權,但它的存在在這個時期有效的牽制了功臣集團,因此反而還是加強了皇權的。
劉邦的分封,劉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摻沙子,分化功臣集團
文帝即位後,將忠於他的前代臣納入中央系統中,立為功臣,用新加入的,忠於皇室的新勢力,從內部分化功臣集團。他令宋昌為衛將軍,張武為郎中令,其後從代來六人,官皆
至九卿,將代臣在以不損害功臣集團利益的前提下初步融入朝官、宮官系統中。
提拔年輕官僚,監督功臣集團
文帝大規模提拔提拔年輕有為的官員,讓他們擔任諫臣,言官一類職務,這類職務不是要職,避免了和功臣集團形成正面衝突,同時又培養了自己的心腹勢力。文帝又輔之以發展監察機制。創立上書制,即人們可透過直接向皇帝上書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意見,如賈誼、
賈山等均留有大量的諫議書,甚至一些小吏、平民均留諫書於後世,如齊太倉令淳,於公之女緩縈上省肉刑書。上書制的確立,保證皇帝能獲得更多資訊及多方面的建議,對限制功臣集團在監督管理、對策選擇、輿論控制等方面作用甚大。
知名諫官賈誼就是漢文帝的重要心腹之一
槍打出頭鳥,警告功臣集團
周勃可謂是功臣集團的領袖,文帝表面給予他優厚待遇,但時不時的向他提起‘’功高震主“說。這讓周勃自亂陣腳。事實上也是如此,史書記載,勃懼,亦自危,乃謝請歸相印,上許之;後周勃卸職,歸家後勃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之氣被人抓住把柄,上書告勃
欲反,導致鋃檔入獄。後透過公主、薄昭、薄太后一線獲救。文帝此招頗為高明,把周勃搞得威風掃地,讓其俯伏於皇威之下,可以對整個功臣集團起到有效的鎮攝作用。
周勃
總結
透過這一系列操作,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帝並不僅僅是我們日常所知的寬厚待人,仁慈節儉。他十分了解宮廷的血腥與爭鬥,並且面對強大的,可能威脅到他的勢力,漢文帝也絲毫不落下風,從容的利用權術將其遏制,分化。加強了自己的權力。事實上,只有這樣,文帝才能真正的根據自己的想法治國,才會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
參考文獻
漢文帝登基與朝廷政治變動——圍繞二代危機展開的思考
劉新然 華中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