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羅斯經濟部提出公開使用者通訊連線、流量和支付資訊,這樣將允許運營商在徵得使用者同意的情況下將資訊轉給第三方,如銀行用於信用評級或打擊詐騙。目前運營商只能根據法庭裁決或以不記名形式傳遞資訊。
提議的實質
俄經濟部已經草擬並在網站上公佈包含上述內容的資訊法修正案。修正案規定,公開的完整資訊清單及提供這些資訊的規程將由政府確定。俄經濟部在解釋性說明中說,根據目前使用者資料庫管理規程規定,企業不能隨意使用掌握的資訊,包括提供綜合服務框架內的資訊。
但經濟部認為,例如向銀行轉交其使用者的資料將有助於打擊詐騙犯罪。電信運營商整理出一個潛在詐騙電話號資料庫,收到庫中號碼來電時,手機將提醒使用者該號碼涉嫌詐騙。此外,向銀行提供電信使用者與運營商結算的資料也有助於對其進行信用評級。俄經濟部認為,旅遊服務運營商可能也對此類資料感興趣,如使用者進入某個特定地區,如果他同意將自己的電信服務資料傳遞給旅遊服務運營商,他就可以收到運營商合作伙伴發來的關於此地發生事件的資訊或一些旅遊參觀建議。
俄羅斯“保密通訊資訊”是指受不同法規規範的三類資訊。第一類是通話或通訊內容本身,受隱私權法保護;第二類是使用者姓名,被視為個人資料;第三類是關於通訊連線的資訊,即來電來自哪裡、通話持續多長時間、通訊費多少等。
主要結果
Finam金融集團的傑裡岑說:“資料無法傳遞阻礙移動商務發展。如果運營商根據法庭判決才能將使用者資料傳給提供服務的公司,使用者就不得不每次重新填寫這些資料,很不方便,有時使用者可能就會因此放棄某個購買行為。運營商能自動將客戶允許傳遞的資料傳遞給服務提供商就方便多了。”他說,為此必須完善法律,於是經濟部提出公開某些型別的資訊。
傑裡岑說:“增加資訊傳遞機會有助於我們獲得更多線上服務。當然也會有些不便。畢竟運營商無法真正確定使用者位置。運營商可以確定的是手機而非手機主人所在位置。如權利擴大到足夠大,‘到底誰是主人——人還是他的手機’這一問題就會變得很複雜。告訴我你的IMEI碼,我就能說出你是誰”。傑裡岑認為,手機換個人使用,就可能出現錯誤及濫用的情況。傑裡岑說:“當然,這些問題不太可能會大過移動服務發展所帶來的好處。”
俄數字發展、通訊和大眾媒體部支援經濟部的提議,但為排除政府釋出額外法律法規的必要,提議在法案文字中確立向第三方提供使用者及向其提供的通訊服務資訊的規程。解釋說明說,新法律使使用者可以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自己的資料。但法案文字卻與解釋說明相去甚遠。它賦予政府單方面確立第三方訪問使用者資訊(既包括話單資訊,也包括使用者本人資訊)規則的權利。
根據2020年12月透過的規範灰色SIM卡流通的資訊法修正案,各運營商所有新法人使用者6月1日起必須在統一身份識別和驗證系統中登記每張SIM卡的使用者。為檢查該要求的執行情況,俄聯邦通訊監管局有權索要通話、資料傳輸及使用者相對於最近基站的位置等資訊。運營商均駁斥這一規定,因為部分傳輸的資訊涉及保密通訊資訊。預計他們會將所有使用者話單資料傳遞給俄聯邦通訊監管局監控中心。儘管它可以要求提供的資料清單並沒有變,但新版法案規定,部分資訊俄聯邦通訊監管局只有根據法庭決議才能獲取,包括使用者國際識別碼、向其提供服務的日期和時長以及傳送和接收的資料量。俄聯邦通訊監管局像以前一樣,仍可以在沒有法庭裁定的情況下要求提供有關資料傳輸、通話、簡訊和地理位置資訊。根據每日電信公司提供的資料,俄羅斯共有1100萬張灰色SIM卡,但數量正逐年減少。公司總經理庫斯科夫認為,買到這種SIM卡的問題不太可能會最終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