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作為風溼免疫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在中醫上屬於“痺證”範圍,以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疼痛、關節腫脹變形為主要表現,在疾病早期,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的關節病,但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痺症”與外感風寒溼熱之邪和人體正氣不足有關。有一部分研究認為“脾胃虛弱、溼濁內生,氣血不足、營衛失調,痰瘀互結,脈絡阻滯”為類風溼關節炎的基本病機,因此固護脾胃在痺證的發病與防治中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脾主運化水溼,脾胃虛弱易生內溼,內外溼相合易致疾病的發生。脾胃氣虛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脾虛不能運化水溼,陽虛不能氣化水溼,水液不能佈散、停滯體內產生痰飲等病理產物,這些病理產物阻滯經絡、肌肉、關節導致關節疼痛。
如何從脾胃論治類風溼?
有些醫家結合RA臨床症狀輕重及病情時間長短將之分為早期、中期及晚期。
根據臨床症狀、體徵及中醫舌脈,早期關節灼熱疼痛為溼熱閉阻,治療宜健脾利溼消腫、祛風通絡止痛;可用四妙散加減,疏風清熱化溼佐以活血止痛。
四妙散中蒼朮與黃柏配伍應用可共奏清熱燥溼之功效,使溼去而熱除,即邪氣盛、正氣不虛之二妙散功效;加入牛膝以補肝腎、強筋健,引蒼朮、黃柏入下焦而祛溼清熱。
中期則主要為虛實夾雜之證,脾氣日益虛弱,無力運化氣血,筋脈關節失於濡養;可用方選《金匱要略》中的桂枝芍藥知母湯祛風除溼、通陽散寒。
桂枝、麻黃祛風通陽,附子溫經止痛,合以知母、芍藥養陰清熱,清熱與溫經同用。此時不宜再用燥溼之藥,易傷脾胃之氣,治療宜補脾生血、逐瘀通絡止痛。
晚期脾腎虧虛,則以健脾生精、益腎壯骨為主;可用獨活寄生湯,祛風溼、益肝腎、止痺痛;同時注重用黨參、白朮、茯苓、大棗、甘草等健脾胃藥。
獨活疏散伏風,祛下焦與筋骨間的風寒溼邪;防風、秦艽祛風勝溼,通絡舒筋;細辛散少陰經風寒,溫通血脈而止痛;桑寄生祛風溼強筋骨,養血;杜仲、牛膝補肝腎,強筋骨;人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扶助正氣;肉桂補陽祛寒,通利血脈;當歸、川芎、熟地、白芍補血活血。諸藥相配,祛邪扶正,標本兼顧,使風寒溼除、氣血充足、肝腎得養。
很多人非常排斥中醫,是覺得在治療過程中見效比較慢,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中醫不僅是治療你當下的症狀,而更多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中醫遵循辨證論治,一人一方。不同人的身體素質和疾病的變化都是不同的,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藥方、藥量進行更改,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