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尤其是在中考改制後,一半的人去讀職校,一半的人讀普高。很多人說這是原創的方法,目的是為了分流,因地制宜。
但殊不知,其實教育強國——德國,很早就在採取這種教育模式。
教育對標德國,德國的教育有多強我們都知道,諾貝爾、德國的製造業,都處於世界第一梯隊,德國教育和國內教育的關係,其實最早要追溯到K12教育。
一提到國內教育,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競爭、排名、分數、死記硬背,應試教育等等。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有一部分就是源自於當時的德國普魯士教育。
德國普魯士教育的特點是:強調分工、紀律化和標準化。
在工業革命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發展教育,其目的還不是後來的培養出可以獨立思考的個體,而是大量復刻忠誠且易於管理的人。
這麼做有一個好處是,完美地銜接了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工廠、各種機械化工作,服從和管理與工業革命技術息息相關。
這種教育模式後來為德國的崛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幫助德國進一步成為製造大國。
後來,蘇聯學習了德國的普魯士教育模式,並量身打造了更嚴格的篩選模式。
再後來,我們又從鄰居家學來了這種教育經驗,也就是我們沿用至今的“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的好處非常樸實,為我們成為世界第一工廠打下了基礎,大量的人才批量出現,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而現在,我們和德國教育,開始越走越遠。
如果說德國重視教育,那麼我們重視的則是“高等教育”。
數十年寒窗苦讀,為的是有一日金榜題名,考上心儀的大學;父母們望子成龍,為的是讓孩子讀高中,考大學,將來好為家裡做貢獻。
而現在,這種情況開始變了,或者至少說要在中考就要提前面臨考驗了。因為中考過後,將有一半的孩子,註定與普高無緣。
有人會抱怨,從中考開始就分流,這無形之中助長了雞娃的形成,加大了家長們的焦慮感。但其實,癥結很可能並不在於分流的問題。
論分流,德國的孩子可能比我們更“兇殘”。
在德國,小學畢業就會面臨著分流,德國大部分小學只有四年級,在孩子讀完四年級後,就會面臨著人生第一次分流。這次分流,讓德國孩子同樣走兩條路,一條是高等教育,一條是職業教育。
但另一個現實是,德國的孩子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分流,但孩子們和家長之間的“內卷競爭”並不嚴重,可以說並不卷,這是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德國那批即使不讀大學的孩子,也並不是被教育篩掉的一批人,也從未被社會所放棄。
我們都知道德國的孩子有兩條路,一條是高等教育之路,考大學;還有一條則是職業教育之路,未來從事技術工人。
實事求是地講,在德國孩子面前,這兩條路並未有什麼實際性的分別。德國的職業教育,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全面、正規和標準化。
在德國,一共有426種職業教育方向,根據職業性質的不同,學制從兩年到四年不等。不管你是水泥工還是裝修工,不管你是賣豬肉還是修飛機,在德國,你都可以獲得很好的教育指導。
究其根源,德國的職業教育成功在“雙元制”上。
這種“雙元制”,讓即使是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可以和那些擁有大學文憑的人在一張桌子上喝咖啡、在一個公司共事,享受著差別不算很大的薪資待遇。
“雙元制”的含義是,你可以一邊在學校學習素質教育和文化,一邊在企業接受技能培訓做學徒,真正做到了理論和實踐兩手抓。即使是一個走職業教育的德國孩子,他也完全可以具備素質教育,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
職業教育的最大好處是,實踐理論兩手抓,還沒畢業,你就可以任職於公司,見識各種各樣的工作和技能。
德國的職業教育之所以能夠這麼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德國老師群體自上而下的高素質,高標準,科學的教學方式。
與此同時,德國對於職業教育的重視和培育,也變相給了孩子和家長們一顆定心丸。《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規定,德國所有企業都可以和職業學校聯辦教育,只要企業讓學生去你的公司做學徒,每成功培養出來一位學生,德國就給該企業補貼4000-6000歐元。
這裡說一句,四千歐元相當於我們的三萬人民幣,這個扶持力度,可以說是非常的大了。
“雙元制”的好處不僅僅是實踐和經驗兩手抓,學生去企業體驗,不僅僅可以提前積累職場經驗,還可以獲得基本的生活補貼費用,最重要的是,在學生畢業後,繼續留在該企業的比例高達70%以上,是真正的搶著要人。
德國如此重視職業教育,這換來的一個結果是:學生們對於分流這件事,實際上看得非常開,比我們預想中看得更開。
這裡有一個事實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些孩子,的確就對學習這件事不是很感興趣,而職業教育的意義在於,幫助每個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特長,實現自我價值的意義。
而我們的問題在於,很多家長得知自己的孩子走了職業教育這條道路,父母自己就已經認命了,已經放棄了。
家長如果都已經選擇了放棄,孩子還能怎麼辦?一個失去後盾支撐的孩子,真的可以憑藉自己強大的動力去努力嗎?
德國人對於職業選擇的觀念,的確與我們有很大不同。在德國人看來,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並非是一高一低的存在,而是兩條平行並列的存在。
讀大學畢業後回饋社會,和讀職業教育,畢業後回饋社會,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高低之分。
德國不遺餘力地在人們心目中留下這樣一個印象:職業教育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而事實是,他們也的確做到了這樣。
在德國,職業教育出來的孩子,薪資也同樣不菲,也一樣可以支撐起一個家庭的開銷和娛樂。
當然了,在這背後,還與德國的薪資差異有關。德國的薪資決定了,白領和藍領的收入差距不會特別大,自然學歷也就不是那麼地重要,除非你個人非常熱愛讀書,熱愛知識。
說到底,教育的內卷,其實卷的並不是教育。而是不同職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問題。
同樣是工作,有的人一天只夠溫飽,有的人一天可買一套房,當這種工作收入差距非常顯現的時候,人們唯一能做的,只能去盲目追求學歷,追求讀大學。
家長真的是想要孩子獲得更高的教育嗎?還是說,只是想要孩子以後能夠找一個收入更高的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
如果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知道:我們卷的並非是學歷,而是收入罷了。
教育的本質不是篩選機器。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是興趣和內部驅動為主的自主學習,是迫切想要汲取知識的正反饋。
蒙臺梭利說:“學習是由內而外的,內在動力才是王道。”
內在動力怎麼來呢?當父母勤勞、熱愛工作的時候,孩子們自然就會熱愛他們自己的工作——學習。
如果每天家長都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累、壓力大,躺在那刷手機,怎麼去要求孩子主動學習呢?
你要記住的是,你是孩子的第一模仿物件,孩子身上所有的缺點,都有你的影子。同樣的道理,孩子身上所有的優點,也都有你的影子。
父母能夠給到孩子的教育,往往取決於父母是否相信教育,是否真的相信,教育能夠令人變得更好,還是隻是一種應付了事,為未來賺錢的籌碼和工具。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