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從美國航母數次擅闖南海,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穿越南海,日本“瀨戶霧”號導彈驅逐艦穿越南沙群島並迫近仁愛礁和美濟礁,到印度和德國開啟軍艦穿越南海的行動計劃;從美國防長奧斯汀造訪日本、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南海安全形勢經歷了冷戰結束以來從未有過之變局。如果再算上澳洲軍艦,加拿大護衛艦不請自來,用“八國聯軍”合夥攪局南海的安全形勢一點都不為過,這也恰恰證明了,美國及其盟友才是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
域外國家武裝力量齊聚南海可謂是來者不善,一盤由美國挑起,盟友參與的“大國競爭”棋局正在徐徐展開,而從海上對華實施軍事圍堵是他們共同的目標。拜登政府上臺以來,持續推進“印太戰略”,並試圖以“五眼聯盟”、“四國安全對話”等雙邊多邊機制為基礎,聯合域內外盟友組建若干個以其為核心,軍事安全合作為主要內容的“亞太小北約”,對中國實施新的圍堵。
值得注意的是,為降低與中國“單打獨鬥”的代價和風險,美國正不斷調整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調整和部署,並不斷強化與盟友和夥伴的軍事合作。美國“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學禮毫不諱言地宣稱,鑑於中國大陸的“虛擬的核脅迫”,美國必須與英國、法國增加核武器儲備。同時,美國必須加快新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研發和列裝,並向澳大利亞、日本等盟友和夥伴提供這些武器裝備。此外,還應該為臺灣提供中遠端彈道導彈,使其能夠迅速對解放軍的攻臺行動進行“廣泛的報復”,並“讓中國重拾恐懼”。
不過,美國組建的“亞太小北約”看似鐵板一塊,實則是散沙一盤,且各懷鬼胎。日、印希望藉助美國牽制中國在領土主權和島嶼爭端方面的精力,並實現自己的海上強權及大國地位;臺灣當局則試圖“倚美抗陸保獨”;澳、英、加、法、德則試圖透過配合美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作為換取拜登政府在經貿和外交等領域上的庇護。但是,美國向來都是無利不起早。據路透社9月15日訊息稱,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約翰遜和澳洲總理莫里森舉行線上會議,提出要組成新的印太安全聯盟,以便進一步共享防務能力,並幫助澳洲獲得核潛艇。訊息稱,莫里森政府將取消900億澳元的法國設計潛艇計劃。
是可忍孰不可忍,法國外長勒德里昂怒斥,稱美國選擇把像法國這樣的歐盟盟友排除在與澳大利亞的合作之外,此舉就是“背後捅刀子”。事實上,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早在2014年,澳洲曾與日本簽訂潛艇合作計劃,但2016年法國搶走了日本的生意。如今,美國又搶走了法國的生意,但此舉不僅是對法國的背叛,也是為澳洲進一步充當美國的反華“急先鋒”提供的支援,並埋下了核擴散的禍根,其用心之歹毒險惡暴露無遺。
日前,中方明確表態,稱美、英作為核武器國家,對澳洲這樣的無核國家發展軍用核技術公然扶持,是赤裸裸的核擴散行為,並將對朝核與伊核等熱點問題的解決將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也再次證明其在核問題上採取的是“雙重標準”,並將此作為地緣政治博弈的工具。中方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留進一步做出反應的權利。
由此觀之,美國正以更高強度和更激進的手段挑起“大國競爭”,這將給地區乃至全球帶來更多不可預測的危機和挑戰。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做好痛擊一切來犯之敵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