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最近可謂春風得意,因為它新上線了兩部劇。
據貓眼專業版資料,其全網獨播的《小敏家》和《女心理師》在網播熱度中排名前五。尤其是由周迅主演的《小敏家》,開播6天就已經拿了4次貓眼熱度日冠。
這種被網友時刻掛在嘴邊討論的滋味,優酷有段時間沒嚐到了。
某種程度上,優酷自行業老大墜落成老三後,日子便過成了“日常落寞,偶爾高光”的模樣。網友對它的印象也日漸變成“感覺它要不行了,又突然來一下”。
然而高光之後的落寞,才是真正難捱的考驗。
01、不爭氣
近些年優酷能被記住的劇有《白夜追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長安十二時辰》《山河令》等。相比之下,騰訊影片和愛奇藝推出的熱門劇更多些,如《盜墓筆記》系列,以及《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破冰行動》《慶餘年》《贅婿》《陳情令》《如懿傳》《延禧攻略》等。
(《贅婿》演員,郭麒麟、宋軼)
有愛奇藝和騰訊影片持續輸出爆款作為對比,優酷連出兩個爆款幾乎成了觀眾的“意料之外”。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也很好理解。以“優愛騰”為首的長影片網站們10年燒光了1000億,一邊是對版權、獨家版權等無休止的投入,另一邊卻是始終看不到盈利的未來,堅持不住了自然會先下車。
優酷所屬的阿里大文娛(數字媒體及娛樂)近些年一直虧損,直到2019年第四季度經營虧損收窄44%,緣由便是優酷內容成本下降。同時期的愛奇藝和騰訊影片,內容成本仍保持了增長。
優酷內容支出減少的背後是業績壓力。曾在阿里任職的徐正告訴市界,優酷屬於阿里巴巴的全資子公司,業績要並表,一直虧損會拖累整個公司。
“跟其他影片平臺比,優酷拿不出來那麼多資金,也就無法保持高質量的內容生產。”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告訴市界。
這裡的“拿不出來資金”並非指阿里不想給優酷花錢,而是在阿里眼中,優酷目前是否值得花錢,花錢之後有沒有效果。
優酷(優酷土豆)被收購的2015年前後,正好趕上阿里大搞文娛,提出了“健康+娛樂”的雙H戰略,為此,阿里收購了文化中國(後改名阿里影業)、UC瀏覽器、蝦米音樂、天天動聽、書旗小說、簡悅(後改名靈犀互娛)等,可以說,整個大文娛板塊幾乎都是買來的。
“此前阿里透過投資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賺了些錢,覺得有搞頭,便想著把大文娛這塊兒做大。”徐正透露道。
可惜收效甚微,阿里影業投了很多大製作的片子,諸如《擺渡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請來了梁朝偉、金城武、劉亦菲、楊洋等大腕兒,但票房卻不成正比,分別只有4.82億元、5.35億元。
(劉亦菲)
優酷作為阿里大文娛重要的一環,也曾被寄予厚望。“阿里從諸如迪士尼、華夏電影、華誼兄弟等傳媒公司招來了很多業內大牛過來。”徐正回憶。
人員之外,阿里還曾試圖打通阿里影業跟優酷之間的體系,由阿里影業負責線上跟線下的製片業務,優酷則定位於純粹的網路播放平臺,把自制劇跟網大的製片中心合在了一起。
“剛開始合作還行,越到後來越不合拍。”從事該行業的李飛告訴市界,“部門之間卷得很厲害,有可能就因為你是阿里系的公司,收錢反而會更多。”內容跟渠道的分割讓優酷這些年的影視劇也越來越難做。
錢花了,人請了,事兒也辦了,但優酷卻肉眼可見地落寞了,不過一年時間,就從被收購時候排名第一的影片網站,跌成了行業老三。問題出在了哪裡?
02、玩兒不動
“答案似乎得從阿里身上找。”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這麼告訴市界。
在向凱看來,阿里掌管優酷這些年,頻繁換帥,很多決策會中途易轍。
市界梳理發現,阿里大文娛近幾年換過3任領導,從2016年開始分別為整合過阿里移動業務、帶領高德地圖PK百度地圖的阿里合夥人俞永福,原優酷副總裁楊偉東,以及支付寶開拓者樊路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里是做零售的,優酷屬於文化產業,兩個圈子本就不一樣,所謂“隔行如隔山”,但阿里偏要派很多人過去,這是為什麼?
(《女心理師》開機儀式,楊紫、倪萍)
徐正在阿里工作多年,他告訴市界,阿里對於收購過來的全資子公司,“一定會空降自己的人過去做合夥人或者次一層級的老大過去”。
優酷最初的製片團隊還由優酷創始人古永鏘負責,但他只在阿里呆了不到一年就離開了,被阿里派過來的人們繼承了這份事業。
俞永福喜歡抓入口和流量,從結果出發,期間砍掉了整個網路大電影部門,否決了短影片培育。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短影片平臺快手曾來阿里尋求投資,被拒之門外後成了騰訊門下。
楊偉東上任後雖偏重優酷,捨得砸錢,據說花了16億拿下世界盃網路直播權,“當時UV(網站獨立訪客)長得特別快,但是掉得也很快,”徐正告訴市界,“因為後續沒有作品能留存住這些流量。”等到2018年12月底,楊偉東便因經濟問題離任。
現任樊路遠是在2017年8月被任命為阿里影業CEO,2018年11月成了阿里大文娛事業群新一屆輪值總裁,同年12月兼任優酷總裁。
樊路遠空降過來時,阿里大文娛並不太被看好,他雖被評價為“很有幹勁兒”,但似乎也是求穩為主,如阿里影業如今在電影投資上不再強調主投主控。
(樊路遠)
雖然每一任領導似乎都很有幹勁兒,但這種頻繁換帥也給公司帶來了不小的陣痛。
“很多時候底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徐正回憶道,有的員工因為跟阿里體系磨合不好,就走掉了。
而據向凱瞭解,現在優酷還留下來了一些原來的基層工作者,比如媒介經理,對市場比較瞭解,慢慢成了中堅力量。
人員動盪帶來的便是資源和機會的流失。畢竟在相對較為封閉的影視行業,並非光靠砸錢就能做好。徐正舉例,好多劇本、演員都是在私人飯局上定下來的。沒有這個行業的人帶,很難真正融入進去。
“就連阿里高層也曾在會上直言大文娛這塊兒玩兒不動。”徐正補充道,“也有不少老人現在還會在離職群裡吐槽阿里的外行指導內行。”
而在優酷跟阿里不太順利的磨合期間,騰訊影片和愛奇藝卻紛紛找到了自己的路,一個靠大IP,一個靠精品自制內容站穩了腳跟,獨留優酷蹣跚掉隊。
03、路在何方?
阿里斥巨資收購優酷等公司,是希望能透過在影片網站、文學、音樂、遊戲等上面的佈局,構建起獨屬於自己的大文娛生態,應對有同樣心思的騰訊和百度。
初衷是好的,奈何磨合不夠好,導致優酷距離行業中心愈來愈遠。
2018年底,當愛奇藝和騰訊影片的日活都超過1億時,優酷卻只有7500萬,並且這種差距隨著年份增長與日俱增。根據QuestMobile資料,2020年6月,愛奇藝和騰訊影片的月活分別為5.08億和4.83億,優酷卻只有2.27億。
(愛奇藝迷霧劇場《誰是兇手》,趙麗穎)
雖然優酷已經不是原來的優酷了,但阿里還是從前的阿里。對於掉隊的優酷,阿里也在努力扶持和發掘它的價值。
李飛分析道,阿里跟騰訊雖然都很有錢,但作為“東家”的資本是不一樣的,騰訊屬於產品體系豐富,現金流充足的公司;阿里雖然集零售商業、雲服務、數字媒體娛樂、菜鳥物流、創新業務等於一身,但真正賺錢的業務集中在零售商業上。
這樣一來,阿里日子過得勢必會更“細”。優酷雖然因與阿里“水土不服”而日漸憔悴,但它身上依舊有阿里喜歡並且不可或缺的“流量”。
葛甲分析道,阿里不像騰訊和百度天然有很多流量,阿里的流量要麼來自使用者搜尋,要麼需要外購,而要想業務保持長期增速,只能依賴外購。
但優酷要想以內容影片網站的身份繼續發展下去,也需要流量。“影片網站要想持續獲得新使用者進而盈利,就要同時在版權跟流量上砸錢。”
於是矛盾就來了,當阿里發現自己花10塊錢買來的零售流量能創造100塊的價值,而優酷花10塊錢卻只能創造8塊錢收益的時候,對阿里來說,在優酷身上的投入就會更加謹慎。
阿里2021財年財報顯示,優酷現在是數字媒體及娛樂內容的主要分發平臺,順便幫助品牌觸達使用者。
優酷如今正在扮演廣告平臺的角色,比如淘系的大廣告主,就可以要求在優酷作開屏、橫幅等其他廣告植入。“阿里內部有個統一的平臺在負責淘系廣告分發。”
此外,2021財年,優酷的日均付費使用者數同比增長了35%,其中有一部分就來自中國零售市場88VIP會員計劃的貢獻,購買88VIP的渠道就在淘寶。
優酷還在努力,據向凱瞭解,他周邊仍有不少團隊在做優酷的網路定製劇,優酷也不會像其他平臺那樣拖著不還錢,分賬比例也還不錯。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演員,張鈞甯)
或許也是如此,優酷才能時不時蹦出來一兩個爆款。但在李飛看來,偶爾出個爆款,從商業上來說,意義並不是很大。
他解釋道,目前幾乎所有的影片網站都處於虧損階段,所以影片網站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在於賺多少錢,而是誰能保持一個不錯的增速,而這一點靠的是持續產出精品內容的能力。
畢竟一兩個爆款,雖然能帶來短期會員數量、廣告招商等的上揚,但若無法持續,也會很快流失掉。
徐正則透露,“阿里曾打算賣過優酷,只是被攪黃了”。優酷前兩年一度傳出人員最佳化的訊息。
更重要的是,長影片戰場之外,以抖音和快手為首的短影片平臺也正虎視眈眈。在葛甲看來,短影片對長影片使用者的蠶食也是大勢所趨。
內憂外患下,阿里也表現出了一貫的“求穩”態度。如今的優酷進退兩難。
由優酷獨播的《小敏家》不久前還穩居網播熱度第一,但騰訊影片一推出《雪中悍刀行》,就將其從第一的座位上推了下去,優酷想靠一部劇翻身,真的很難。
(文中的李飛、徐正等為化名)
(除單獨標註來源外,以上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作者 | 華宇 編輯 | 韓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