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中國首款艦載四代機究竟是鶻鷹還是殲20的爭論,爭論雙方各執一詞,有理有據,好不熱鬧。不料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最終的勝利者既不是鶻鷹也不是殲20,而是半路殺出的全新型號殲35,它是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簡稱沈飛)在鶻鷹基礎上研製而成的,這場爭論以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結束。
那麼殲35這匹黑馬又有何不同尋常之處,能同時擊敗殲20和鶻鷹這兩大型號呢?
先看殲20為什麼落選?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殲20當年的橫空出世已經是個奇蹟了,再苛求艦載不切實際。殲20是我國研製的第一種四代機,它必須首先滿足我軍保衛領空、抗衡F22、奪取制空權的基本需求,不可能置這個天大的責任於不顧,先去想著怎麼上航母(那時我軍還沒有航母),那豈不是本末倒置。
我國空軍曾長期面臨與主要對手在戰鬥機上的代差劣勢,因為你在進步,人家美蘇也不會停下來等你,只有兩代戰機同時進行研製,才有可能追平這個代差。
因此,我國充分發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組織優勢,在三代的殲10戰機還遠未成熟之際,就開始同步研製殲20,在當時的條件下,做出這個決定需要非凡的魄力。最終二者的首飛僅僅相差了13年,相比美國第一種三代機F14與F22首飛20年的間隔,這已經堪稱奇蹟了。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同時兼顧上艦需求的,當年航空工業“大躍進”的教訓太深刻了,發揮主觀能動性絕不等於違背客觀規律,否則殲20將會重蹈殲13的覆轍。
二,相比三代機,四代機的技術含量要高得多,也複雜得多,盲目提高指標並不現實。四代機除了對速度和機動性的要求雙雙升級為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外,又疊加了對隱形的極致要求,四代機的目標雷達截面積(RCS)必須縮小到三代機的1%才稱得上“跨代”,要同時滿足這三種極端要求,四代機的研製難度可想而知,艦載自然也就顧不上了。如果說三代機中的蘇27還能勉強能做到衍生成為艦載機的話,到殲20這裡已經變得幾乎不可能了,它定型之後,基本材料的強度、重量、隱身效能等指標已經確定,很難再去滿足上艦帶來的強度、防潮、防腐等諸多要求了。
三,採用遠距耦合佈局的殲20並不適合上艦。與陣風艦載機的近距耦合不同,雖然殲20的三角翼與鴨翼之間有一對邊條,但總體上仍然是遠距耦合佈局。遠距耦合佈局強調的是降低超音速配平阻力,提高超音速機動時的操控性,這就決定了殲20與殲10一樣,總體上側重的仍然是高速效能,而非亞音速機動性。勉強上艦難免會出現低速效能差和升力不足的現象,事實上殲20無法成為艦載機跟當年殲10不適合上艦的原因如出一轍。
再看為什麼勝出的是由鶻鷹演化而來的殲35,原因如下:
一,這符合我國航空工業的全域性和長遠利益。艦載四代機已經是沈飛從仿製轉型到自研的最後機會了,因為研製四代機的時代即將結束。美國不復產F22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它眼裡,從F35首飛那一刻起,研製四代機的時間視窗已經過去了,中俄緊隨美國之後,時間表也只不過晚了十幾年而已。因此,殲35是沈飛最後的機會,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再拖個十幾二十年,它將不得不用五代機甚至六代機與成飛競標,面對兩代以上的跨度,轉型成功的機會就很渺茫了。沈飛作為曾經的共和國長子,傾注了幾代人的心血,絕不能因競爭艦載機專案失利而走向衰敗。而且,一旦沈飛沒落,就意味著我國用巨大投入建立起來的戰鬥機研發競爭機制毀於一旦,我國航空工業將會出現類似俄羅斯蘇霍伊公司一家獨大的局面,失去良性竟爭和健康發展的機會。
因此,儘管成飛也推出了自己的艦載機方案“鯤鵬”,且頗有亮點,但從全域性和長遠出發,中央還是毅然作出了由沈飛在鶻鷹基礎上研製我國第一種艦載四代機的戰略決策。
二,鶻鷹已為殲35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開始,鶻鷹面對著三個發展方向:與殲20的高低搭配、出口和艦載機,外銷暫時還沒有著落,在我軍後來的實踐中,四代機的高低搭配也被否決。至此,鶻鷹實際上只剩上艦一條出路,因此,鶻鷹後來的逐步改進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著驗證艦載機技術這個中心展開的。
但以鶻鷹的初始技術狀態,上艦就是開玩笑,它只是一個雛形而已,於是,就有了後來從1.0到2.0再到3.0的循序漸進:先吃透陸基四代機技術,在此基礎上加大機身直徑和主翼面積,再進行加強起落架、摺疊機翼和加裝攔阻索的嘗試。可以說從鶻鷹到殲35經歷了類似YF-17到F/A-18的演變,在這個過程中,缺乏經驗的沈飛當然少不了其它兄弟單位的幫助,但總體設計還是要靠自己來完成,這是責任與擔當。
但沈飛畢竟是當年的一哥,技術積累還是比較雄厚的,它很早就透過殲8ACT變穩機掌握了電傳飛控技術,透過殲8III進行了三翼面技術的積累,又在殲11B基礎上研製了殲11D和殲16,尤其是參考T10K的三號原型機研製成功殲15艦載機,使沈飛在競標艦載四代機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結語
從2012年10月31日首飛至今在長達9年的時間裡,鶻鷹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成長,在此期間,沈飛也得以浴火重生,最終研製出了殲35,完成了從研仿三代機到自研四代艦載機的轉變,這對中國航空工業可謂至關重要。
至此,我國主力戰鬥機研發終於真正形成了旗鼓相當的良性競爭局面,在此之前,成飛和沈飛南北兩大巨頭對中國五代機乃至六代機的角逐恐怕早已開始,衷心祝願我國將來能夠不斷湧現出像蘇27和F14那樣的大師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