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安線上
當前,兒童智慧手錶早就不再是過去只能打電話的“低端表”,裝載了各種功能,讓智慧手錶幾乎成了“迷你版”手機。兒童智慧手錶的迅速“開疆拓土”也讓家長開始質疑其安全性和價效比,其中,部分品牌以自身獨立的社群運營“吸粉”、一些質量不過關甚至有自燃風險的不合格產品在市面上“裸奔”。
兒童智慧手錶也屬於“穿戴式智慧裝置”中的一類。在相關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穿戴式智慧裝置”大有替代智慧手機成為人類手足延伸的趨勢。透過兒童智慧手錶,作為網生一代的少年兒童可以較早地走進網路空間,體驗虛擬世界的便捷與美好。然而,其中衍生的負面傾向,並不亞於兒童手機沉迷問題。
伴隨著網路速率提升、運算效率增高、儲存空間增大,兒童智慧手錶功能多樣化必不可免。相信在利益驅動下,即便是小小的一塊螢幕,也可以被生產廠商玩轉出新花樣。不妨猜想,在不久的未來,姿態感測器配合豐富的網路與顯示功能,將替代手機觸屏與操作手柄,成就新型的“手錶型網路遊戲”。
當下,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汽車等行業諸強環伺,兒童智慧手錶“內卷”趨勢並不明顯,商業潛力不容忽視。無論是運用封閉式社群“吸粉”,還是不顧安全風險強行推廣,都流露出生產廠商試圖固化使用人群的意圖,表達出搶佔兒童長大後市場的渴望。相對於短期的手機沉迷,長期的手錶依賴對少年兒童的影響更甚。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這輩青少年習慣於使用兒童智慧手錶娛樂、消費、社交,進入中小學後,恐怕就難以完全擺脫對智慧手錶的依賴。在各界普遍關注學生手機使用問題,不夠關注智慧手錶的空白期,負面影響往往會經由兒童關注方向的轉移不斷增長。不能讓少年兒童的成長空間,被氾濫的電子產品所侵佔。
呼籲有關部門及時介入,出臺相應的標準和法規,導正兒童智慧手錶行業發展軌跡,著力避免泛娛樂化、泛社交化傾向。嚴格安全生產標準,切實保護青少年人身安全。同時,透過廣泛的宣傳教育,促使更多的家長關注兒童手錶依賴傾向,不能把兒童智慧手錶簡簡單單地當作“兒童玩具”。
兒童智慧手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只有配合兒童成長,提供適度功能,才能成為未來社會少年兒童生活的剛需。
本文來自【中安線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