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博士研究生郭彥君與合作者,基於LAMOST(郭守敬望遠鏡)低解析度和中解析度巡天資料精確給出了4500多顆早型星引數星表,為探索早型星及其演化規律提供了豐富可靠的資料資源。
早型星主要由光譜型為O、B型的恆星組成。它們質量大、光度高,在現代天體物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質量早型星可促進宇宙再電離並使星系化學元素增豐,演化末期可能會形成中子星、黑洞等極端緻密天體;大質量雙星被認為是雙黑洞、雙中子星等強引力波源的前身星系統。相比小質量恆星,星風、自轉、磁場等對大質量恆星演化產生重要影響。早型星的大氣引數對理解大質量恆星的物理性質和演化過程至關重要。目前,國際上已有引數估計的早型星樣本大多來自不同的觀測裝置,缺乏對大量早型恆星樣本使用系統、一致的方法進行恆星引數的估計。
研究人員基於LAMOST低、中解析度的光譜資料,利用TLUSTY模型光譜和基於支援向量迴歸的恆星引數機器方法(Stellar Label Machine,SLAM),精確計算了4500多顆早型星的大氣引數,包括有效溫度、表面重力加速度、金屬丰度和投影自轉速度等。相比於高解析度觀測結果,這些引數的不確定度對於LAMOST中、低分辨資料分別為2185K,0.29 dex, 11 km/s和1642K, 0.25 dex, 42 km/s(如圖)。該早型星引數星表具有較高的精確性和一致性,為闡釋大質量恆星演化提供了可靠的資料支援。
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報增刊》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來源: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