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差,當發生結直腸腫瘤時,往往直到腫瘤長滿腸管造成堵塞,才會感到腹痛、腹脹。一個月前,年至七旬的賀老太便因“腸梗阻”來到了蚌醫二附院腫瘤外科尋求治療。高齡體弱加之基礎病較多,既往做過結腸癌手術,於是入院後一直採取禁食水、胃腸減壓等保守療法,但效果甚微。經過腫瘤外科主任張傑帶領團隊對患者情況及診療方案進行反覆研討、論證,最終決定採取療效最佳但難度較大的手術方式。
考慮到患者的年齡與病史,如何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前提下,將手術創傷降低到最小是張傑主任團隊最關心的問題。“如果需要小腸造口,能不能使用最新的‘可崩解腸道支架’,這樣就可以避免二次造口還納給病人帶來的手術創傷。”術前討論中的這一觀點給了團隊新的方向,在嚴瑾細緻的手術設計後,11月17日下午,在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的緊密配合下,張傑主任率團隊成功完成“小腸可崩解支架轉流術”,術中探查發現,患者是結腸脾曲惡性腫瘤導致的不完全腸梗阻,遂一併進行了“腸粘連鬆解+結腸脾曲惡性腫瘤根治術”,手術全程順利,患者後期恢復良好,將於近期出院。
據張傑主任介紹,可崩解小腸轉流支架是浙大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臨床研究的成果,打破了沿用166年的傳統術式。對於這類患者,外科手術上的傳統策略是:在直腸手術結束後,將末端的小腸拉出腹壁,做一個臨時性的造口轉流大便,這樣糞便就不流入大腸,以保障遠端吻合口癒合,但患者腹部會出現一個“臨時性的排洩口”,極不方便且需及時更換排洩容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等術後6個月或化療結束後,再進行二次手術,修復腹部的開口。而可崩解小腸轉流支架則起到阻攔腸液流入大腸的作用,透過在支架的近端小腸內放置一根手術中常用的引流管把糞便引導腹壁外,三週左右支架自動降解,同時引流管與腹壁已經粘連形成竇道,只要把引流管拔除,腸液自然會流入大腸形成糞便,順利從肛門排出,無需造口和二次手術帶來的創傷,也消除了造口給患者心靈留下的沉重負擔。
經常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是醫者人文修養的體現。在治好疾病同時,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預後的生活質量,一直是蚌醫二附院腫瘤外科矢志不渝的追求。透過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將更多新技術、新理念真正服務於患者需求,這正是科室團隊“始終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生動寫照。
專家介紹
張傑
腫瘤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2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曾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進修,擅長於胃腸、肝膽、甲狀腺腫瘤的微創治療,在甲狀腺、乳腺、胃腸道、肝膽、胰腺等腫瘤外科疾病的診治上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兼任安徽省抗癌協會、安徽省醫師協會的多個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