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賺頭,也就沒人買房了。
史無前例的調控又遭遇到了年底,天量的新房不顧後果的上市搶跑,破壞了樓市長久以來的生態秩序,將僅存的購買力榨的一乾二淨。
開發商也沒有辦法,看著今年支離破碎的財務成績,若不在年底回一波血,任何人都無法和股東交代,先把今年熬過去,明年的坑由明年的領導來填。
長江華府人數出來了,2200多人依然驚豔,此番熱鬧非凡,已半年未見。在無知媒體驚呼“又有錢了”的時候,我們要明白,錢,永遠都在。
房地產為什麼是“蓄水池”呢?不是說你買了房,這錢就消失了。錢永遠都在,只不過跑去了別人的口袋裡。
只不過當樓市紅紅火火的時候,別人拿了你的錢,依然會投入到下一套房產之中,於是你買我,我買他,他再買你,這一大筆錢一直在炒房人之間轉來轉去,玩著擊鼓傳花的遊戲,並未流入市場,從這點來說,房地產確實封死了一大筆錢,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今天,沒了。
當人們不再對房子有信心的時候,擊鼓傳花也就玩不轉了,別人收到了錢也就存起來了,一切也便停滯了,這就是今天的市場。
然而錢是一直都在的,它永遠會往最有利潤的地方跑,無論你姓公還是姓資,無論你姓股還是姓樓。
所以長江華府並不奇怪,別看它2200人,這其中真正剛需無非是個零頭,絕大部分人依然是衝著倒掛與現房而去,而這些人也僅會買長江華府,一旦開盤結束,便偃旗息鼓,銷聲匿跡,讓你懷疑他們曾經存在過。
但對絕大部分樓盤來說,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最近常聽銷售們抱怨,現在客戶越來越奇葩了。
客戶A,一個樓盤加8個銷售,和她們說“我明天要來售樓處,你們站好給我看,我要在你們中間挑一個”
客戶B,給銷售列舉了10條整改意見,從房間尺寸到窗戶位置到電器品牌,讓根據他的要求來改
客戶C,明明看著玩,非裝出要買的樣子,自己演的累,銷售陪著演也累
客戶D,深夜一條簡訊:“78年,資產2000萬,考不考慮?”
銷售是不能理解的,因為半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
那時的客戶比他們還要專業,不需要介紹、不需要講解、甚至連房子都不需要看,銷售不過是一個工具人,唯一的任務就是提供個報名通道。別說什麼“潛規則”了,哪個銷售若是能保證我買到房,潛規則我都可以了。
所以那時的顏值銷售是非常吃香的,再努力的男屌,也比不過坐在前臺的女神,反正都要買,為何不找個養眼的來服務呢?
而我是很理解的
專業買房人來的快,去的也快,他們早已抱著現金躺平,不見華府不撒鷹,所以市場上的專家越來越少,小白越來越多。
幾百萬的東西,頂得上2臺法拉利,100個愛馬仕,100萬條大褲衩。試想,你若是去新百買100萬條大褲衩,售貨大媽豈不抱著你啃?
這就是個別初次購房者的心態,畢竟對於那個加8個銷售想要現場選妃的猥瑣男來說,KTV公主不過1000塊,他花了1萬個公主的錢,連這點服務都享受不到嗎?
無非是不懂行而已。誰沒出差簽過幾百萬的合同?公司給你選妃了嗎?能給你報銷個黃燜雞米飯就不錯了。
所以,買房人的心態要擺正,咱們是上帝,但不是皇帝。
銷售的心態更要擺正
房子本來就不應該搶,本來就該賣不掉,所以各位前兩年吊兒郎當的工作狀態也是不對的,哪有真的躺平等客戶送錢的道理?
未來,每一個客戶都是硬骨頭,每一分錢都需要掉層皮,這怕才是職業的常態,幹不起的就只能別幹了。
其實人生很長,銷售行業的門檻也很低。現在房子不好賣了,樓盤間的互相詆譭便大行其道。一個人,如果不能透過提高自己來獲得成就,而總想著透過打壓競爭對手來走捷徑,這樣的格局,當你35歲被清理出銷售隊伍的時候,會發現,這個社會早已無你的立足之地,回售樓處當保潔才是你最終歸宿。
但無論如何,我們要明白,現在的市場,必須下沉了。
下沉就是指,我們的房子不再該針對投資客與富豪,而要開始關注那些剛需、那些從未了解過房地產的朋友們。
開發商與銷售不能再擺出一副盛氣凌人、高高在上的姿態,而該低下身段,以汗水換收穫。
時至今日,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依然有無數的樓盤在打腫臉充胖子,明明賣都賣不掉了,還要保持去年的“高姿態”,各種預約、驗資、驗購房證明玩的飛起,一幅就是不想賣給你的樣子。
腦子大概是進水了吧。
你可以用“精準客戶”的說辭來欺騙自己,辯解道,拿不出驗資的人來看了也沒用。
但作為C端的帶頭大哥,你們帥氣的鍵盤哥知道,或許這個“吊絲客戶”買不起你的房子,但他若是看過並且覺得很好,往往會不遺餘力的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這才是那些從來沒有買過房子的客戶群體裡,最好的宣傳方式,而絕不是瞎b打廣告。
所以對大校場的樓盤而言,徹底的放開,讓老城南們進來看看什麼叫“新房”“好房”,讓他們回家食不知味、朝思暮想,這才是未來致勝的關鍵。
當我們站在高樓向下看去,會發現目之所及,95%都是老破小,這些都是未來的購房主力。
下沉市場,空間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