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這個誕生至今約三十年的概念,最近橫掃了各大社交媒體,關於其的定義和討論也是五花八門,每個論調似乎都是在盲人摸象,作為人類脫碳入矽的堅定擁躉,我第一時間妄圖自己總結、組織和提煉關於這個概念的一些資訊,但事實證明我的知識和產業經驗積累都不足以完成這個任務——不論是元宇宙概念經過三十年的拓展已經異常的龐大和複雜,還是去試圖找尋元宇宙的邊界——元宇宙,即將成為下一個人類時代的代名詞。
資訊時代的一大特點就是,當你聽到一個新概念時,如果擔心網路上沒有相關資訊和相關研究時,大可不必,資訊誕生和資訊傳到你耳中之間,已經被無數的能人討論研究,任何時候你都可以找到相關的內容,因為我們都是大眾,而不是產業前沿或者最為敏銳的投資人。而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去讀書,或者找厲害的人聊天。(馬斯克)
在搜尋相關資訊時,我發現我們國內已經有大牛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以一種非常“元宇宙”的配合方式完成了元宇宙的啟蒙讀物,不得不感嘆他們才是時代前沿的人物。這本書就是《元宇宙》。
通篇看完,不得不感嘆,人類的資訊化已經走到了量變引發質變的關鍵時間點,有一種自己正在經歷重大歷史的魔幻感,謹以此文記錄自己的感悟和文章摘錄。
序一 “元宇宙”和“後人類社會”
2021年語境下的元宇宙內涵,已經遠遠超越了1992年《雪崩》中提到的Metaverse,當時Metaverse還被翻譯為“超元域”:目前的Metaverse已經吸納了資訊革命(5G/6G)、網際網路革命、人工智慧革命、XR/VR/AR/MR、遊戲引擎(最新Epic的虛幻5上開發的《黑悟空》現象級作品)、區塊鏈(DeFi、NFT),成為了人類數字化的新路徑,並與“後人類社會”發生全方位的融合和交集,成為了人類既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時代、資訊革命時代、宇航時代後的“新世代”。
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人類探討宇宙的歷史,就像劉慈欣在《朝聞道》中表達的,當我們仰望星空之時,我們就跨入了高等文明。人類是唯一一種不能生活在完全物質世界中的生物,這裡不得不提到,王陽明的“心學”——心即理、此花與汝同開等境界所描述——就像是先賢提前告訴我們,後人類社會的終局是脫離肉體的桎梏。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就像是1995年時的網際網路,現在我們在“二維”上技術已經趨近於極限和飽和——高重新整理的螢幕、高容量的記憶體、高速度的計算單元、更大的手機、更大的平板、更大的顯示器——但是,我們依然被困在二維的“影象上”,現在我們迫切的渴望去到“三維”的世界,這也是自2016年VR元年後,真正的VR時代即將到來的苗頭。
任何時代的爆發都有科技技術的發展作為背書,Metaverse也不例外,目前五個技術叢集:
- 網路和算力技術
- 人工智慧
- 電子遊戲引擎技術
- 沉浸感顯示技術
-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和智慧合約
人們的意識創造了宇宙,而不是宇宙創造了人們的意識。有點量子力學的感覺,有點心即理的感覺。
對於元宇宙的探討,勢必會把我們引向未來人類的形態,究竟是純粹的碳基、矽基,或者是矽碳一體的賽博朋克形態、還是人工智慧和生物技術創造的新人類,此處讓我想到了尤瓦爾的《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
人性終將被生物技術掏空,從而把我們引入後人類的歷史時代。——弗朗西斯·福山
傳統的生命概念、時空概念、能量概念、族群概念、經濟概念和價值概念都會被顛覆和重寫,觸及人類的深層次倫理學,進而上升到哲學,重新定義人類的概念。
序二 “元宇宙”和“區塊鏈”
為何元宇宙的討論,總也無法逃脫對區塊鏈、Crypto的探討,究其原因在於我們現在的古典經濟學——自私人的假設——在元宇宙中行不通了!相比於現實世界中物質的有限性,元宇宙中的生產資源是無限的,人類的合作模式將會被重構,去中心化的經濟體系和激勵體系將會被推崇。
區塊鏈保障了元宇宙居民自身擁有資料的權利。——維塔利克·布特林 以太坊共同創始人
序三 “元宇宙”:新一代無線網路
元宇宙是人類數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態。
其實元宇宙到底是下一代無限網路、還是移動網際網路後時代、還是後人類時代等等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人類必將走入矽基的世界,而矽基也必將融入人類肉體,人類數字化的最高形態究竟是什麼樣子,其實很難想象,即使是《駭客帝國》在當時這種想象力的集大成之作也眼看著要被這一代的人類實現了。
序四 “元宇宙”:人類的初心
人類歸根到底是精神的物種,是軟體定義的物種,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一種無法完全生活在現實世界的物種,所以我們有了雕塑、有了電影、有了音樂、有了遊戲、有了科技、有了文化,人類終將是不是基因的傀儡,而是文因的擁躉。
前言 當經濟學遇到元宇宙
傳統經濟學在過去似乎可以解釋目前社會中發生的所有現象,類似地,我們也有“天下熙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存在即合理”等說法,但是,當我們去想象元宇宙中的經濟學和激勵體系時,似乎過去的理論基石已經不復存在——物質資源有限。
數字時代,資源是由“0”和“1”建構在矽基晶片的基礎上,是可以無限創造。(當然我們會遇到Ctrl+C 和Ctrl+V的問題,所以就有了NFT的誕生)。
元宇宙世界,經濟學家要被未來學家所替代。碳基世界中ZF——不論是何種意識形態,不論是善惡——似乎也要被去中心化的意識形態取代。
人類不可逆得向虛擬世界遷移。——人類的心理總要找尋一個“桃花源”和“烏托邦”似的寄託之地。
01元宇宙即將到來
元宇宙即將帶來的一些跡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銷雲在《MineCraft》中舉報“畢業典禮”
Roblox的使用者中,9歲-12歲佔比最大。使用者每天使用時間為2.6小時(對比個人使用抖音,感覺也是很誇張了)。更誇張的Roblox中的經濟系統盡然和真實世界相連,即Roblox中的Robux可以再兌換成現金。(類似於Q幣兌換成現金,想想更誇張)
上述的這些現象帶來一個對於“何為真實?”的探討,畢業典禮在學校裡舉辦和在《我的世界》舉辦哪一個更真實?演唱會在體育館舉辦和在堡壘之夜中舉辦,是不是堡壘之夜的體驗更加豐富?
就體驗的豐富性來講,虛擬世界是遠遠超越物理世界的。
對個人而言,無論是虛擬世界還是物理世界,體驗都是真實的。
關於體驗,我認為陽明心學中的“心即理”、“心外無物”應該是關於人類體驗的最佳註解,關於心外無物曾也有人質疑:“你經常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但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種禪宗的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太喜歡這句話了,有一種古老的中國文化和量子力學、和人類終極追求、和人類的進化終點合二為一的殊途同歸感)
如果狹義地去理解,這句話,那就是眼睛睜開時看到即是體驗,所以不論是現在的物理世界、還是未來的VR虛擬世界、還是透過腦機介面獲得訊號,對於個人而言,體驗是一樣的。
元宇宙中一個重要特性就是體驗真實,超越物理世界。從目前的已經出現的跡象來看,元宇宙似乎已經到來。
元宇宙的支援技術,目前可以概括為BIGANT:
- B:Blockchain,區塊鏈;
- I:Interactivity,互動技術;
- G:Game,遊戲;
- A:AI,人工智慧;
- N:Network,網路及運算技術;
- 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
元宇宙的提出,也是網際網路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我們對於對於網際網路終極形態的一種期待和認可。
02 M世代,元宇宙的創世居民
YOLO,You Only Live Once——網路流行語
這個時代,對於年輕人總有一些標籤性質的稱呼,“80後”、“90後”、“千禧一代”、“X世代”、“Y世代”、“Z世代”,而元宇宙的創世居民,就是M世代。
根據QuestMobile2021年的資料,95-00後活躍使用者規模已經達到了3.2億,佔全部移動網民的28.1%,同時也是消費能力和意願、接受和創造新事物能力最強的人群。
M世代,出生就決定了他們的需求已經超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所說的第一二層,生理和安全,M世代最關注的是:
- 體驗
- 認同感
- 被尊重
- 自我實現
- 審美一致
- 好奇心
M世代,形成了獨有的圈層文化,圈層文化天然是未來元宇宙世界的“IP”,是不同元宇宙的文化提煉,比如:
- 二次元
- 國風國潮
- 遊戲電競
- 潮玩
- 硬核科技
- 寵物
- 街頭戶外
M世代是對精神世界追求最為直接的一代人。
03 遊戲,寒武紀大爆發
文明是在遊戲之中成長的,在遊戲之中展開的,文明就是遊戲。——約翰·赫伊津哈
過去談遊戲色變,未來一切社會活動都向遊戲性看齊,Gamification。
人類是唯一不能完全生活在現實物質社會中的物種,我們任何時候都在渴望精神生活。
就像棉花產業帶動了工業革命,遊戲產業將會帶動元宇宙革命。
遊戲孕育了元宇宙。
遊戲,拉動了上游產業發展,包括基礎設施、5G、VR、數字貨幣、去中心化、創造者經濟。
04元宇宙經濟學
以實物商品為核心的傳統經濟學,在元宇宙的世界,將不再有意義,元宇宙中以虛擬商品為核心,是“0”和“1”組成的無限生產資料。
經濟學人假設也不在適用,元宇宙繼承了網際網路的開源和共享精神。
元宇宙中的新經濟學:
- 認同決定價值,而不是稀缺決定價值;
- 邊際效益遞增,而不是邊際效益遞減,因為人們付出的是時間;
- 邊際成本遞減;
- 市場創立成本,物理世界不管何種意識形態,都有監管,但元宇宙天然渴望去中心化;
- 交易成本趨零,不會再有類似現實中的布魯塞爾的國際結算中心SWIFT體系。
DC/EP將在元宇宙中大展身手,元宇宙是承載DC/EP的最佳場景。
05 自治的烏托邦
桃花源和烏托邦是人類對於共產的美好想象,但現實中幾乎很難做到。一是人類從誕生以來一直處於資源的稀缺狀態,因此競爭不可避免;二是人性難以預測;三是目前資本自私自利。
開放、平等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初心,但是巨頭平臺公司猶如資料黑洞,吞噬一切資料。
比特幣,基於去中心化的初衷誕生。
作者關於該話題的討論,不可避免的無法越過比特幣、區塊鏈、智慧合約等等。如果最終我們以一種虛擬佔主導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怎麼樣的治理模式是一個過於複雜的話題,絕對的去中心化和絕對的JQ,必然是錯誤的選擇。
就像在元宇宙的話題出來後,和目前實業興國的主題有那麼一絲絲的矛盾。
人類,同時具備了善惡兩面,如此有了變化和無知,帶來了社會問題,形成了社會機構,美好善良的元宇宙世界憧憬想象,隨之而來的是不那麼美好的可能性惡性事件。
06 搶佔超大陸
超大陸是地理名詞,指的是擁有多個大陸核的地質構造。就像亞歐大陸是超大陸。
超大陸是巨頭的遊戲,衡量巨頭的標準就是看其是否是超大陸。
目前,作者認為最有可能成為超大陸的:
- 鴻蒙,物聯網超大陸,鴻蒙統一了軟硬體的作業系統;
- 以太坊,數字世界超大陸,以太坊統一了軟體和資料,指向了純粹的數字世界;
作者還提出了一個EOP的概念,產業運營平臺。
07蟲洞,在元宇宙間自由穿梭
生存在宇宙中,本身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你們有了這樣一種幻想,認為生存是唾手可得的,這就是你們失敗的原因。——劉慈欣《三體》
手機、電腦、平板都是二維世界的呈現,人類迫切的渴望走入三維時間,VR的爆發不可阻擋。
作者這裡的蟲洞,指的是人類歷史上那些創造出的璀璨文明和如同星河般的各類藝術形態的作品,不管是《紅樓夢》還是《指環王》,不管是《封神演義》還是《哈利波特》,不管是《魔獸世界》還是《風之旅人》,還是數不清感動我們的影視作品。人類已經在無數個蟲洞之間自由穿梭,去體驗那種無法言說的美妙感覺。
後人類社會,是否可能存在多種形態的新人類,腦機介面、外骨骼、半機械人、生化人、AI和生物化學合成人、矽基生命。
書完。
看完書後的第一感覺就是,我們接受資訊的能力已經遠落後與世界的客觀發展,社會化大分工讓我們每個人都專注於自己需要做的那部分,演算法推薦系統讓我們沉浸於自己感興趣的那個世界,但是不敢是科技還是產業還是組織都在發生快速的變革,不得不感嘆,世界變化如此之快,我還能跟得上嗎?
世界已經到了融合發展的歷史時刻,學科融合、技術融合、行業融合,元宇宙究竟是不是大融合的終極形態,是不是數字化的最終形態,還要時間驗證,但是有一點是大家都認同,就是人類不能一直生活在物理世界中,所以有了宇航時代,要去探索地外的世界,所以有了數字世界,人類走向無限創造。
當我去想象元宇宙的美好和無限時,不自覺地就會想到“此話與如同開”的境界,人類終是軟體定義的,文化基因引領著我們去探索,去脫離肉體的桎梏。為了擺脫束縛,我們創造了人工智慧、區塊鏈、腦機介面等在過去看來似乎是魔法的科技。
又一個大航海時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