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一場事關“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重磅新聞釋出會在國新辦舉行。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攜倪虹、黃豔兩位副部長集體亮相,介紹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情況,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程序中作出的貢獻,並就此集中回應媒體10個焦點問題,涉及年輕人租房買房難、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大拆大建、城市內澇問題、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亂象等。
釋出會開頭,王蒙徽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定調,對房地產市場發展繼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並提出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體系,幫助2億多困難群眾改善住房條件。
關於如何防止城市大拆大建,住建部副部長黃豔提出,儘量保留、改造、利用既有的建築,不隨意移遷拆除已認定的歷史建築、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築,鼓勵採用“繡花功夫”來織補、修補、更新,保持老城區的格局和肌理。推動由過去的單一“開發方式”轉向“經營模式”,“尤其是不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
針對當前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的行為,住建部近日明確表態,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住建部副部長倪虹答南都問時介紹,受利益驅使,個別房地產市場主體仍鋌而走險,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接下來將把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房屋租賃、物業服務等人民群眾反應強烈和社會關注度高的突出問題,作為整治重點。
焦點1:
如何防止城市大拆大建?
保留城市記憶鼓勵採用“繡花功夫”更新
在今年8月初,住建部就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要求嚴格控制大拆大建,堅持留改拆並舉,因此也被外界稱為“限拆令”。
關於如何防止城市大拆大建?黃豔提到,經過高速的城鎮化發展,中國城鎮化水平已超過60%,意味中國已步入到城鎮化中後期。因此,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要由過去大規模的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現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已納入到“十四五”規劃中,很多地方出臺了城市更新政策、機制,謀劃了不少推動城市更新落地的專案。“但同時,一些地方也出現了有悖初衷的苗頭,比如開始計劃大規模拆除舊城舊區,有的地方還發生了大規模砍老樹現象。”
為了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開發建設老路,住建部在研究論證基礎上起草了《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這個檔案得到了各方面認可和支援。《通知》今天已正式印發實施,具體要求包括:
第一,要劃出城市更新重要底線。一是要控制大規模拆除。在老城區裡面,除了違法建築還有經過專業機構鑑定為危房的,不能夠大規模、成片、集中地拆除現有建築,這是對拆除的要求。二是控制大規模增建。老城區本來就密度高、強度大,要防止加劇城市交通、市政安全等環境承載壓力。三是尊重居民意願。不大規模異地拆遷,支援就地就近安置,鼓勵房屋所有者、使用人都來參與城市更新,主要是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家園的模式來推動城市更新。四是控制住房租金漲幅。有些地方大拆大建後,給群眾租房帶來困難,所以要降低市民尤其是低收入困難群體租房子的成本。
第二,要保留城市記憶。儘量保留、改造、利用既有的建築,不隨意移遷拆除已經認定的歷史建築、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築,鼓勵採用“繡花功夫”來織補、修補、更新,保持老城區的格局和肌理,堅持低影響的更新建設模式,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和特色風貌。
第三,穩妥推進城市更新。主要是要加強統籌謀劃,堅持城市體檢評估先行,不增加地方隱性債務,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推動由過去的單一“開發方式”轉向“經營模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更新,尤其是不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更注重補短板、惠民生的裡子工程,統籌地上地下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的安全和韌性,尤其在社群層面,還是要注重補齊設施和服務短板,建設完整的居住社群。
“城市更新的工作剛剛起步,仍在探索過程中。”黃豔說,下一步將推進城市更新試點,探索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徑,推出一批示範專案,積極、妥善、有序地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焦點2:
年輕人租不好、買不起房怎麼辦?
將降低有關稅費10月1日開始實施
南都記者瞭解到,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重視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努力做到住有所居、職住平衡。透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的供給。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緩解住房困難。
國務院6月24日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關於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它是一個伴隨著城鎮化發展程序而凸顯的問題。由於新市民和青年人工作年限比較短,收入相對比較少,購房和付租金能力比較弱。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現在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來解決住的問題,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區位比較遠,區位比較好的租金又比較貴,這成為新市民、青年人買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個現實困難。
如何解決新市民、年輕人租房買房難問題?倪虹提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有關部門從2019年開始在全國13個城市開展了試點工作,同時針對人口流入比較多的大城市,也開展發展共有產權試點工作。透過試點,經過總結,形成了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意見的材料。
6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6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意見》。《意見》堅持問題導向,主要是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在制度設計上突出了針對性、科學性、規範性和市場化,重點是五項基礎制度和六個方面的支援政策。
五項制度:一是針對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特點,明確保障標準,建築面積一般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的市場租賃住房租金,就是小戶型、低租金。准入條件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情況來設定。二是堅持供需匹配。三是明確地方責任。四是賦予城市人民政府更多的自主權,可以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閒置房屋等來建設,採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賃補貼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籌集房源。五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六項政策:一是完善了土地政策。剛才我講到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閒置土地、企業用地。二是簡化了審批流程。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可由市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聯合審查建設方案,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認定書後,由相關部門辦理立項、用地、規劃、施工、消防等手續。三是中央將對符合規定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任務給予一定的補助。四是降低有關稅費。財政部、稅務總局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經出臺了公告,將於10月1日開始實施。五是對於改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執行民用水電氣的價格。六是加強金融支援。
“一個城市,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有未來;對於國家來講,青年人有了希望,國家才有未來。”倪虹說,解決青年人、新市民住房問題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政府應該有這個內生動力,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下決心、下力氣解決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問題。“下一步,我們要重點抓好政策落實,真正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讓新市民和青年人人能早日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
焦點3:
如何治理城市內澇問題?
力爭4年能有效應對內澇防治標準內的降雨
近期,部分城市發生嚴重內澇,在解決城市內澇方面,住建部有什麼措施?黃豔回應稱,城市內澇治理最突出的一個特徵就是它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這個系統性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流域區域洪澇統籌體系。城市排水安全和城市周邊的大江大河、區域河流水系的行洪、洩洪以及區域滯洪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必須做好防洪和排澇的銜接。遇到暴雨,甚至是極端天氣,一旦發生洪水入城或者河道水位上漲頂託,城市雨水就排不出去。汛期城市發生的大面積積水或者是內澇,往往是這種情況,沒有形成洪澇統籌體系。
第二,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一方面,要加強城市豎向設計,因為水往低處流,所以要合理地確定地塊高程,科學確定排水分割槽。另一方面,還要構建“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並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包括排水管網、泵站、排水通道、河湖水系等。目前這套體系的建設還有很大差距,欠賬較多,實事求是地講,需要久久為功。各地現在普遍編制了城市排水防澇相關的規劃或系統性方案,正在持續推進落實。
第三,應急管理體系。針對超標降雨,要實施區域“聯防聯控”,洪澇“聯排聯調”,加強監測預警和預警的響應,以及資訊共享,統籌城區水系、排水管網和城外大江大河、水庫的排程,提升應急管理水平。前段時間剛剛發生的鄭州極端天氣,降雨量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應對這樣的天氣必須堅持人民生命至上,及時採取停工停運、轉移避險等應急措施。
“這三個體系必須要同時發力,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城市的內澇問題。”黃豔說,“十四五”期間,住建部將與有關部門一起,切實抓好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的實施意見》的落實,指導地方用統籌的方式、系統的方法來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建立健全流域區域洪澇統籌機制,同時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力爭到2025年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確保能夠有效應對內澇防治標準以內的降雨。
“在超標降雨的條件下,城市生命線工程以及重要市政基礎設施的功能不能喪失,到2035年,總體要消除防治標準內降雨條件下城市內澇現象。”黃豔說。
關於外界關注的海綿城市建設,黃豔也給予了回應。她說,海綿城市是綠色生態原則下的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國外有的叫它“水彈性城市”,也有叫它“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簡單地說就是讓城市有更多空間吸水、蓄水、滲水和淨水,也就是讓這個城市硬化的地面不能比例過大。
“遇到極端天氣降雨,我們還是依賴排水系統和應急措施,這幾年下來,我們一共有30個海綿城市試點,試點區域效果非常好,能夠應對內澇防治標準內的降雨目標和效果。”黃豔說。
焦點4:
如何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
用3年時間重點整治人民群眾反映4大問題
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事關整個房地產市場發展和群眾的切身利益。近日,住建部也明確提到,要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整個房地產市場秩序的明顯好轉。房地產市場開發的偷工減料、買賣的虛假廣告、租賃的剋扣租金、物業收費不透明等,都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南都記者瞭解到,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6個部門開展了一次房地產租賃中介機構亂象的專項整治。
“但也發現,受利益驅使,個別房地產市場主體還是鋌而走險,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倪虹在回應南都記者提問時提到。
7月13日,住建部會同8個部門共同印發了《關於持續整治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目的就是希望透過三年的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監管制度不斷健全,監管資訊系統基本建立,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眾信訪投訴量顯著下降。
具體舉措包括四項原則:
一是堅持聚焦問題,重點整治。以問題為導向,重點抓四個領域,就是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房屋租賃、物業服務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社會關注度高的突出問題作為這次整治的重點。
二是堅持群眾參與,開門整治。以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調動群眾廣泛參與,定期公佈整治工作的階段性成果。三是堅持齊抓共管,綜合整治。充分發揮各部門作用,加強協同配合,整合資源利用,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提高房地產市場秩序綜合整治能力。
四是堅持標本兼治,長效整治。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資訊化等手段,既解決當前房地產市場秩序的突出問題,又注重完善體制和機制,從源頭上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目前各地已開始行動。
據倪虹介紹,前一階段,海南省開始了行動,檢查了711個房地產專案,其中有開發企業552家,中介752家,目前對於有違規行為的,責令企業、中介機構整改的有205家,約談了222家,停業整頓的59家,通報的40家。
廣東最近也開展了行動,通報了75家,其中24家是開發企業,30家是中介企業,21家是物業企業。深圳市對“深房理”案件一查到底,對違規違法的嫌疑人也依法作出了刑事拘留處理。
南都記者潘珊菊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