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部灣
縱觀1944年松山戰役,為了殲滅一支規模約1400人的日軍部隊,我軍投入總兵力高達23695人。在美械、空軍的支援下,雖取得全殲敵軍的最終勝利,但也付出了極為高昂的代價。單是人員方面,我軍就陣亡4000、負傷3773人。而在戰後總結中,我軍在技術方面提及:
“敵對各種武器之射擊技術均異常精確,幾有彈無虛發之慨、敵軍官兵之劈刺技術精良,每當我攻擊部隊於陣地內發生肉搏戰時,我之損害較大...”。
在美軍中,也曾提及日軍狙擊手將自己綁在樹上,專門精確射殺軍官、技術人員的記錄,且彈無虛發。搞的美軍一遇到日軍“打冷槍”,官兵就會神經緊繃,然後呼叫炮火支援將該區域轟炸一番,最後再逐步推進。
裝有刺刀的“三八”式步槍
那麼,日本兵為何會有如此高超的射擊技巧、拼刺技術?這一切都要從日軍的訓練說起。
密度>精度
二戰爆發前,日本教育總監部曾下達規定,每名初入伍的新兵,每月射擊消耗步槍彈藥不得低於150發,機槍則不得低於300發。而在整個射擊訓練的過程中。每名新兵消耗的總彈藥量都不低於2000發。
在靶場上的實彈訓練中,日軍教官也不會完全依賴打靶環數來決定射擊成績優劣。他們認為,實戰取得的戰果與靶場上的成績是有很大不同的。有日軍士兵回憶:自己在操作“三八”式步槍進行5發實彈射擊時,雖然都取得了9環命中的成績,但還是捱了班長的批評。
班長告訴他,這5發彈藥雖都是9環,但彈痕過於分散沒有集中。沒命中靶心沒事,但只要都能打在靶子的一角,那就是成功的。5發打在一起的0環,也比彈痕分散的45環好。
至於那些脫靶、成績不佳的新兵,懲罰同樣也很嚴厲。教官會在戰友面前大聲辱罵他們,同時命令他們不停地對槍鞠躬謝罪,最後還會讓這些新兵互扇耳光,以記住這次教訓。新兵小林就是和戰友連續脫靶,被教官單獨拎出來,互相狠扇了30個耳光,連臉都打腫了。
拼刺訓練,死也不退一步
白刃戰是每名日本新兵的必修課。除了要求每名士兵必須要熟練掌握刺殺技巧外,還要具備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從武器效能上分析,裝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槍,算得上二戰所有參戰國中最長的步槍(可達1.66米)。有了這支“長矛”,矮小的日本兵便能在近距離肉搏戰時佔據優勢。
在單兵訓練中,拼刺也是日軍訓練的重點科目。日軍士兵回憶,自己在首次參加練習拼刺時,由於緊張,連續刺擊教官卻接連失誤。面對教官兇猛的進攻,最終逐漸招架不住,連連向後退。一看新兵後退,教官竟大喊:“混賬!就是死了也不能後退!”
拼刺訓練的日軍士兵
教官的木槍刺中了這名新兵的胸口,他也敗下陣來。訓練結束後,這名新兵和另外兩名戰友被單獨叫出佇列,在被呵斥一番後,這三名“缺乏勇於格鬥精神的新兵”被留在訓練場,又多練習了四個小時的刺殺,直到夜深才返回寢室。
體罰與懲戒
從精神、思想方面來分析,日軍內部暴虐無度的體罰制度,最終把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訓練成了毫無感情的“殺人機器”。
軍人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紀律。日軍高層中普遍認為,紀律的實質就是無條件服從。那些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當然是很難貫徹執行上級的命令。所以,軍隊就是要對這些人進行改造,最終使其變成果斷執行命令、將命令當成習慣的戰士。
從踏入軍營的那一刻起,日軍新兵的噩夢就開始了。他們首要學會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官給品”。如果出現丟失個人裝備、損壞武器等行為,新兵們不僅要挨老兵的毒打,甚至還會被班長“連坐”處理。
士兵與士兵之間也強調資歷,服役一年的必須聽從服役兩年的,見到兩年兵必須敬禮,兩年兵也可隨意體罰一年兵,而一年兵除了回答“是”以外,決不可還手。否則還會受到上級更加嚴酷的處罰。
列隊訓練的日軍士兵
有人犯錯,新兵也要在一旁看著受罰。而且在觀看時還不得有任何表情,否則,全體新兵都要受罰。除此之外,軍中還伴隨著各種侮辱人格的折磨。有新兵回憶,小隊長(排長)如果不高興,要懲罰新兵,會採取背誦《典範令》等軍規的方式。
期間,所有人必須站著。要是有人沒有背出來,他就會讓新兵從榻榻米上爬,最後從他的胯下鑽出。如果兩個人沒背出來,這兩個人就必須互毆或是學狗叫。而小隊長則會在一旁開心地看著,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日軍甚至公然使用戰俘作為靶子
日軍軍中的這種做法,目的很直接:讓新兵們感受到痛苦,給他們頭腦中灌輸“除了執行命令別無出路”的想法。對於每一名新兵來說,捱打受罰都是自己的必經之路。這種嚴苛管教帶來的結果就是:日軍下級官兵執行上級命令時從不會質疑,沒有敢馬虎大意。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任何解釋,都只會招來更為殘酷的懲罰。
“除了執行,就是執行”
日軍飛行員坂井三郎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描述:“經過六個月地獄般的訓練後,我們都變成了馴服的牛。我們不敢過問、懷疑上級,除了雷厲風行地執行命令外,就是執行。不敢幹任何事。在這樣的訓練下,我們只是一群只知道服從、沒有思想的機器人。”
從短期上看,日軍這樣的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的確培養出了一大批有著卓越射擊技術、能打能拼計程車兵,為其隨後的侵略戰爭提供了堅實戰力。但從長遠上看,這樣訓練的結果世紀是消極的。
以西方為例,一戰結束後的歐美軍隊就認識到,還靠著拿破崙時代的“絕對服從”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戰爭,只有提高士兵的主動性、自覺性,才能使其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本就深陷中國戰場的日本更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不僅兵員需求大幅增加,訓練標準也逐步降低。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後,日本更是提出“一億玉碎”的口號,以求憑藉“精神勝利法”戰勝在技術、裝備上遠勝於己的美軍。
投降的日本百姓
然而,“一億玉碎”不僅無法為日本帶回早年的那些優秀兵員,反而使其本土連吃兩枚原子彈。面對盟軍的重壓,國內經濟崩潰的情況下,驕橫的日本人也不得不低頭接受現實,在瓦礫堆中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