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捕魚的,還是釣魚的,都聽說過這麼一個說法,甭管水域大小,封閉還是流動的,湖庫還是大江大河,亦或者是山澗、小溪,魚在水中游曳的軌跡,是遵循著魚道的。
這個說法,倒不是近些年才提出來的,而是確有其事,魚在水底遊曳、覓食的時候,會沿著水底的標識巡迴遊曳,這種巡迴遊曳的路徑,我們稱之為魚道。
魚道深藏在水底,沒有經驗的人,是很難判斷的,那麼是不是魚道對釣魚人就沒有意義了麼?當然不是,只要我們能判斷出魚道的大致位置,在魚道必經之處打窩,漁獲想差都難,那麼怎麼才能找到魚道呢?
一、近岸的坡底
不管是什麼樣的水域,都是岸邊水淺,然後水深隨著坡度越來越深,然後會有一個緩坡,然後水深再隨著坡度慢慢增加。
第一個坡底,就是魚道,這也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深淺水交匯處,而這種地形,是所有的水域都會出現的。
封閉的水域、水域面積小的水域,坡度比較小,流通的水域、水域面積較大的水域,往往坡度就比較大一些。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水域,第一個的坡低都很容易被發現,只要我們耐心探底,在相距釣位左右3~5米的距離,選擇探底,找到這個坡低的大致位置。
選擇在坡底打窩,耐心守釣,用不了多久,就會有魚群進窩覓食,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坡底是連續的,不一定是直線,但是一定是連續的。
二、尋找水底有異物特徵的地方
什麼是異物特徵呢?就是水底有暗草、樹樁、凹陷、深坑、凸起、石堆,這些水底的異常情況,水底的魚都是依次作為參照,進行巡遊的。
同時,這些異物特徵彼此之間也是連續的,相距普遍不會太遠,不存在相隔幾十米,往往幾米之間就會找到一個,最遠不會超過十幾米。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以水面上的水草叢,不是岸邊的,而是水中的草叢、樹樁為參照物,然後向左、向右探底尋找一下,如果找到了連續具有異物特徵地形,那麼不出意外,這就是魚道。
三、根據魚種找魚道
鯽魚、草魚的是底棲、全水層覓食的群居魚種,對食物的需求量都比較大,所以多會沿著水中食物充沛的區域固定巡遊。
比如草魚,多會沿著水中的水草叢作為固定途徑,基本上游一路吃一路,等到被吃完的水草叢又長新芽了,又會巡遊回來。
而鯽魚就簡單一些,多會貼著向陽的近岸,以及水中水流流速死角的區域,因為這些流速死角區域會聚集大量的水藻和漂浮垃圾,這些都能給鯽魚提供大量的食物。
而鯉魚的魚道就比較複雜了,因為鯉魚膽小、狡猾,稍有風吹草動就逃之夭夭,而鯉魚優勢底棲、底食魚種。
所以鯉魚的魚道,首要是水底腐泥、淤泥比較多,其次是深水和淺水的交替區域,再者水底不能坡度太大,要不然食物都會沉入坡度。
當然,以上這些,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水域,但是大體上,可以以此作為框架,多多實戰,多多總結,然後根據自己常去的水域特徵,花費點時間將魚道的特點總結出來總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