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一隻彩䴉在儋州市新州鎮泮山村上空飛行。彩䴉屬於珍稀鳥類,在我國分佈數量極少。記者 宋國強 攝
海南日報那大12月11日電(記者孫慧 通訊員吳多金)修長的雙腿,深栗色的羽毛,嘴長而下彎,長嘴時而插入淺水中覓食,時而插入後翅整理羽毛。近日,一度被認為在中國絕跡的珍稀鳥類彩䴉在儋州市儋州灣溼地被發現。經海南觀鳥學會觀鳥記錄中心確認,這隻彩䴉是海南鳥類新記錄。
在儋州灣監測到彩䴉,讓儋州護鳥隊隊長陳正平非常高興,因為這是一種曾被認為在中國絕跡的鳥類。此前因連續多年未在我國監測到彩䴉蹤跡,《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一度宣佈彩䴉在我國絕跡。2009年1月,彩䴉在四川省成都市出現,此後又多次在陝西、雲南等地被發現。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已有10多個地方發現彩䴉的蹤跡。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認為,彩䴉再次出現,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觀鳥活動的日益普及。
“彩䴉不是我們儋州灣今年唯一的‘新朋友’。”陳正平介紹,今年以來,儋州灣已監測到白琵鷺、鳳頭麥雞、大杓鷸、紫翅椋鳥、彩䴉、中華攀雀6種鳥類新記錄。
儋州灣迎來越來越多的鳥類“新朋友”,這與儋州灣近年來開展科學監測、社群宣傳以及儋州市對儋州灣生態環境的整治修復等舉措分不開,這些措施為儋州灣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來,海南的鳥類新記錄明顯增多。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瀕危鳥類頻被發現,棉鳧、羅紋鴨、小青腳鷸、黑嘴鷗等一度在海南消失的鳥類又重新出現。
黑臉琵鷺的棲息地從東方市四更灣擴大到東寨港、新盈、儋州灣等溼地。
“鳥類越來越多的原因是多樣的,與生態環境改善有關,與監測技術手段提升也有關。”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梁偉認為,近年來,海南的生態環境改善,給鳥類提供了更多生境,加上海南的觀鳥愛好者人數增加,以及觀鳥裝置、技術的提升,眾多積極因素推動下,海南鳥類監測記錄不斷突破。
一份海南觀鳥地圖>>
隨著紅樹林保護與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記錄的鳥類從原來的180多種增至現在的218種,吸引了眾多市民紛紛拍照打卡。
東寨港上空的“鳥浪”
成群白鷺停留在東寨港。記者 陳衛東 攝
(更多觀鳥地點詳情>>)
具體推薦觀鳥點快收好
海口:白沙門、東寨港、五源河、金牛嶺
三亞:臨春嶺、亞龍灣青梅港、三亞河
瓊中:百花嶺和黎母山
五指山:阿陀嶺
文昌:會文
瓊海:龍壽洋
萬寧:小海
儋州:儋州灣、新盈灣
東方:四必灣
樂東:尖峰嶺、鶯歌海鹽場
戶外觀鳥 注意事項
1.戶外觀鳥的“君子協定”。儘可能避免穿著鮮豔搶眼的服裝,保持隱秘和安靜,不要高聲喧譁驚擾鳥類,更不要驅趕鳥類;以及拍照不用閃光燈、儘量少使用手電筒照射鳥類等。
2.備好望遠鏡、鳥類圖鑑、筆記本和筆。一般在海南常用到的圖鑑包括《中國鳥類野外手冊》《海南東寨港鳥類圖鑑》等。
3.保持心態平和,不驕不躁,觀鳥需要耐心,也需要點運氣。
4.發現鳥時應該先看看它的體型、羽毛顏色,聽聽它的鳴叫聲,仔細觀察記錄鳥的特徵、生境情況等;觀察後再對照圖鑑或詢問,這樣可以培養正確的觀鳥習慣,為觀鳥技能加分。
5.戶外活動,安全第一。
原標題:珍稀鳥類彩䴉現身儋州灣 曾一度被認為在中國絕跡,系海南鳥類新記錄
【來源:海南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