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那麼在之一情況下沒能妥善處理好自己的壓力,就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一種“頹廢”的狀態中,整天都是抱著遺憾去思考回味早已過去了的事情。
那麼這一種狀態是如何界定的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去避免這種狀態對我們個人的影響呢?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這種狀態並不是一天兩天就會形成的,它是一種長期積累的結果,所以想要更好地避免它,就必須得從平常的小事開始注意,而最主要的是人們對於情緒的控制。
著名作家王小波曾經說過:“人類的憤怒,其實都是對自己的一種無能的狂怒”。
人們在生活中的不如意,無非是對於自我的認識不夠清晰,不具備充分認識自己的基本能力。
常常對於自己的付出和天賦與為自己設計的目標不合理而感到鬱悶,但是通常我們曾引以為傲的天賦和全身心的付出往往與自己的夢想是不匹配的。
這是人生常態,需要的就是我們放寬心,接受生活的一切好的與不好的經歷,這一切都是上天的饋贈。
自我發展心理學中認為“夢想”,是個體對於自己未來的設想,而由於個體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人們對於“夢想”的設定也存在千差萬別。
因此,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漸漸開始失去了對於“夢想”的追求,不再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去要求自己不斷進步,而是每天想象著那些苦惱鬱悶的事情,那麼久而久之,他的生活也會自然的陷入一種頹廢的狀態之中,然後越來越痛苦。
為什麼有的人越活越痛苦?多半是掉進了這3大“思維陷阱”。
侷限於當下,不重視長期的發展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想著要是能夠躺著一整天,每天什麼也不幹那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可是我們的生活,就是需要不斷地與自己的惰性作鬥爭,在心理學當中,無論是進食還是進行一些放鬆娛樂的專案,這些都只能帶給個體一些即時的感受。
個體的身心在這一活動過程中,會讓大腦在愉悅的刺激下產生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物質,而這種多巴胺的分泌只是暫時的,並不能長期滿足人類。
因此,跳出舒適圈,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讓自己不要一直安於現狀,需要一直秉持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將自己放在一種相對壓力較大的環境之中,在生活中學會剋制自我,提升自己獨立面對、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侷限於當下,日漸墮落。
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我安慰
其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是那些普通人,他們常常對自己有著特定的規劃,沒有一些超出自己設定的遠大抱負,他們只是嘗試著在生活中找到自己過得還不錯的“證據”,用自我安慰進行心態調節。
就像之前提到的夢想的設定在個體之間是存在巨大差異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與周圍的人進行橫向比較,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自我安慰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需要的是跟之前的自己比,與之前階段的自己相比在這一階段的我們有哪些進步,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這樣我們既可以更清楚地認識生活、認識自己,也可以避免現實與自己的理想差距太大所帶來的失落感,從而更好地去調節自己的狀態,以最美好的姿態擁抱生活的挑戰。
沉迷於當下生活之中,不去做自我進步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社會科學中有一個最著名的實驗,溫水煮青蛙,其實不僅僅是對於動物,人類也是一樣的,其中蘊含著共通性。
所謂煮青蛙的那個“鍋”就代表著我們所處的環境,如果你習慣了舒適的生活,長時間的迷失在紙醉金迷的虛幻裡,當你真正想要做出改變的時候,那就已經晚了。
只有不斷地學習、進步,永遠走在生活的前面,才能得到更好的生活。
我們雖然沒有古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眼界,但是我們依然需要以前人之鑑,做當下之事。
在生活中每天給自己多一些進步的動力,不斷挑戰自我。讓我們短短數十年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也許你不像有的人年入百萬,或是每天重複著無趣枯燥的兩點一線只為那解決溫飽的工資,但是你精彩的人生就已經勝過了一切。
那麼現在,你最應該思考的就是你究竟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呢?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