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有兩次軍事行動直接危及到陪都重慶,一次是石牌要塞保衛戰,一次是惠通橋之戰。石牌要塞保衛戰算得上是事先部署周密,最後成功守住,算是有驚無險,但是惠通橋這一戰,可謂是驚險萬分,由於日軍行動速度太快,中國軍隊還未來得及進行部署,大後方險些遭受滅頂之災。而宋希濂將軍的千里大救援,真可謂是力挽狂瀾。
抗日戰爭時期,雲南作為大後方,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正是基於這一考慮,蔣介石在雲南駐紮了大量精銳部隊,但是當中國10萬遠征軍踏出國門作戰之後,在雲南的兵力一時之間就空虛了起來。然而,中國遠征軍出師不利,而當時遠征軍撤退回國之路又被日軍切斷,一部分遠征軍深陷野人山,一部分遠征軍去了印度,真正突出日軍重圍回到祖國的遠征軍並不多。
1942年,部分遠征軍撤退回到了祖國,在中國路段的滇緬公路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後撤的遠征軍官兵和難民們一直向東轉移,日軍56師團組成快速縱隊,從滇緬公路一直追擊,短短几天時間就已經到達惠通橋西岸。
就當時惠通橋的地理位置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它連線著怒江兩岸,此通道是日軍進攻昆明的唯一通道,若不能在這裡擋住日軍,日軍一旦渡江成功,要不了十天就會打到昆明,昆明一失,抗戰大後方就會陷入包圍之中,重慶必定是危在旦夕。而此刻最要命的是,負責守橋的中國軍隊,除了憲兵隊有一點作戰能力之外,其它工兵團和化學團等基本沒有和日軍抗衡的能力,局勢已經是千鈞一髮了。
此時的日軍已經化妝成難民混在人群之中,他們企圖以此方式暗地裡佔領橋東,然後趁亂控制全橋。眼看悲劇就要上演,幸運的是,憲兵隊長張祖武發現了混在人群中的日軍,隨即下令炸橋,這才遲滯了日軍的進攻。
有人就要問,惠通橋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為何不早些將其炸燬,其實當時也是無奈之際,惠通橋是日軍進攻昆明的唯一通道,但同時也是我眾多軍民撤退的生命通道,不到日軍攻橋之際,不能炸橋。而日軍也怕中國軍隊炸橋,倘若強攻,橋必定被炸,所以只能化裝成難民混在人群中,企圖控制全橋。
惠通橋被炸之後,日軍改乘橡皮筏強渡怒江,同時又在江面鋪設浮橋,而此時的憲兵隊並沒有多少戰鬥力,很難和日軍相抗衡。幸運的是,宋濂希第71軍的36師及時趕到,這支全員德式裝備的國民黨精銳和渡江的日軍展開了激戰。
1942年5月3日上午,駐守昆明的宋希濂接到蔣介石急電:“火速調部,疾進滇西,堵截日軍”。當日下午,蔣介石再次催促宋希濂,由於時間倉促,宋希濂手頭上根本無可用之兵,幸好36師剛從西昌抵達祥雲,於是宋希濂急令師長李志鵬率部趕赴惠通橋,阻擊日軍。在危急時刻,宋希濂給滇緬公路運輸總局下達命令:“不管是軍車還是民車,全部拉上來運兵,不出車者一律按軍法從事”。可以說完全是一場生死大救援呀。
36師是清一色的德式裝備,並經過德國軍事顧問的系統培訓,又經歷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的殘酷考驗,再加上此時又佔據有利地形,師長又親自上陣殺敵,頓時士氣大漲,經過一個下午激戰,日軍始終無法攻克。
粉碎日軍進攻的,還有飛虎隊,陳納德得知這一情況之後,急電宋美齡,請求蔣介石批准對日軍實施空襲,隨後陳納德帶領飛虎隊對日軍進行空襲,進而打殘了日軍,此後日軍再也無力渡過怒江天險,而怒江的空襲也成為了飛虎隊在華的三大經典戰役之一。
惠通橋之戰,絕對算得上在抗戰時期最驚險的一刻,若當時惠通橋沒守住,於中國來說,很有可能會失守。如果沒有張祖武的果斷炸橋,日軍必定會透過惠通橋源源不斷增兵;如果沒有宋希濂的千里大救援,日軍必定已經度過怒江,後續部隊將源源開來;沒有陳納德飛虎隊將日軍打殘,日軍仍有有生力量渡過怒江。讓我們記住他們吧,正是他們的努力才改寫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