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之地,中原之臂。
△本應是一片荒漠的河西走廊,為何綠意盎然?圖/視覺中國
中國甘肅省的輪廓,恰如一柄雙頭如意,嵌入西北大地。
歷史上,無論是歷代中央政權還是西部的各個族群,都把這片土地當作如意一樣的寶物,極為重視。
甘肅戰略地位的關鍵就是河西走廊。
雖然被譽為“西北糧倉”,但河西走廊是大陸性乾旱氣候,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它為何會擁有如此美譽?
河西走廊,東來西往的地理通道
黃河從甘肅東南部穿省而過,黃河以西的狹長部分被兩側的大山夾持著,從而形成一條天然的地理大通道。
中國有多個被稱作“走廊”的地理單元,如遼西走廊、天山走廊、藏彝走廊,而河西走廊最為人們熟知。
△嘉峪關長城。圖/視覺中國
長城在河西走廊畫上休止符。但是,作為中原地區“伸展的臂膀”,河西走廊卻將中華民族的視野和足跡拓展到亞歐大陸的中部和遠端。
軍隊在這裡鏖戰,商旅在這裡往來,文化在這裡交流......哪一個是河西走廊的主旋律?這些都是。
可以說,這裡就是甘肅的命脈所在。
△甘肅張掖,面積廣闊的丹霞和彩丘地貌景觀,火紅的石壁、蔥綠的河谷、金色的戈壁使得河西走廊不僅成為一條天然的交通要道,也是一條匯聚自然之美的景觀走廊。圖/視覺中國
在內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的夾縫中,河西走廊如同一隻“地質萬花筒”,呈現了地球上除海洋之外幾乎所有的地形地貌。
從蘭州向西,過黃河,越烏鞘嶺,便進入河西走廊。
幾千年來,河西走廊的作用至關重要,始終是溝通東西交通的一條重要地理通道。
△甘肅張掖,地處河西走廊的黑河,波光盪漾,景色如畫。圖/視覺中國
我們無從知道,是誰在何時第一個發現了河西走廊,更有可能的是,來自東西方不同地區的族群在對周圍各縣進行探索時陸續來到這裡。
他們各自的文化在這裡交流融合,並進而傳播到遠方。
“南稻北麥”是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農業生產格局。但誰能想到,在北方大面積種植的小麥竟然是“外來客"。
河西走廊就是小麥傳入中國的主要路線之一。甲骨文中的“來”字像一棵成熟的麥子(一根麥稈連著兩根麥穗),本義為小麥,因為小麥是從外地傳來的,後來被借用為“到來”的“來"。
另一個“外來客”是冶煉技術。西城驛遺址向人們展現了4000多年前的冶煉作坊,證實了冶煉銅器的技術在當時已傳入河西走廊,然後繼續向東傳入黃河中游地區。
△新疆聞名中外的和田玉。圖/視覺中國
科學家結合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發現,新疆出產的和田玉經河西走廊不斷轉運至東方,至公元前13世紀,已進入殷都(今河南省安陽市),成為後來中國曆代帝王皇宮中最珍貴的宮廷用玉。
因此有學者認為,絲綢之路的前身是西域到中原地區的“玉石之路”。
乾旱為何吞噬不掉河西走廊?
戈壁、沙丘、雪峰、河流、農田、草場、城鎮,不同的風景像走馬燈一樣輪番出現,給旅行者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這豐富的景色來自一位神奇的“畫手”——祁連山。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圖/視覺中國
祁連山又稱走廊南山,它既是河西走廊的“靠山”,也是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弧形邊界。
隨著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不斷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青藏高原東北緣發生變形,在一系列斷裂活動的作用下,祁連山拔地而起。
它不是一條簡單的山脈,而是由一系列支脈組成的“高山迷宮”,每座山峰的海拔都達到四五千米。
從太平洋刮來的風,將這些山脈當作了最後的歸宿。祁連山就用這些風帶來的水汽創造著奇蹟。
△冰雪覆蓋的祁連山。圖/視覺中國
積雪成冰,冰川融化成河流......當冰雪融水匯聚形成河流,就會顯示出塑造大地的力量。
綿延800千米的祁連山東部石羊河、中部黑河、西部疏勒河三大水系,大小56條河流,如葉脈一般在大地上舒展。它們搬運土石,造就平原,澆灌出戈壁上的生命之島——綠洲。
△九月,祁連山區進入了雨季,河床上溪流縱橫,匯入河西走廊各大水系,給綠洲帶來無限生機。圖/視覺中國
從遙感地圖上俯瞰河西走廊,北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帶著侵吞一切的氣勢逼近“走廊北山”。
不過,這兩大沙漠在河西走廊的舞臺上一直沒有變成主角,功臣就是石羊河。
△航拍鏡頭下的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石羊河蔡旗斷面水域。圖/視覺中國
它由祁連山東端發源,蜿蜒北流數百千米,像觸手一樣伸入大漠黃沙之中,在巴丹吉林和騰格里之間造就了一片狹長的綠洲,頑強阻擋著兩大沙漠的合攏與南侵。
走廊內部,不同的水系也紛紛“攻佔地盤”——深入戈壁,灌溉出一塊又一塊綠色的“根據地”。
20世紀初,西方探險家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由新疆進入河西走廊,他描述河西走廊具有“撲面而來的溼潤氣息”、“極其茂盛豐美的夏季牧草"。
△夏末秋初的河西走廊,明代長城在原野上逶迤穿行,長城內側的小麥和長城外側的苜蓿黃綠參半,涇渭分明,彷彿印證著歷史上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界限。圖/視覺中國
走廊沿線佈滿斑塊狀的綠洲,正是自然為人類搭建的踏腳石,也是為文明頒發的“通行證”。
並且,氣象資料顯示,近30年,河西走廊地區的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升溫率達0.46℃/10年;年平均降水量也呈增加趨勢,降水量增率為6毫米/10年,總體有向暖溼化發展的趨勢,但這種變溼趨勢並不明顯。
河西走廊東可達中原,西可及西域,北能上蒙古,南能入西藏,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場所。
這裡有冰川、有河水、有光照,才使得少雨的河西走廊免於被幹旱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