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淵遠流傳,比如我們常聽說的禮儀仁智信等等,這是傳統道德方面的文化。中秋啊,春節啊,這是節日文化。
今天就聊一聊,平常比較小眾但每個人又不得不經歷的一種文化——喪葬文化中的墓碑文化。人死如燈滅,天人兩相忘,與世隔絕,但活著的人沒辦法隨意拋卻自己與死者的記憶。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著對逝者悼念的傳統。畢竟,人是感情的動物,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是需要懷念的。人死後,除了生者的記憶,能夠證明他在世上走過一遭的大概就是那塊墓碑了吧(人生後花園)。這一小塊墓碑經過千年的時光也慢慢演化出了它獨特的文化——東西方不同的墓誌銘文化。先說說西方吧,西方的墓誌銘一般沒有什麼固定的格式,也沒有什麼固定題材。大部分都是對死者的一生做一個非常簡短的評價或者他的成就。
比如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的墓誌銘:“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亞大學之父。”還有馬克·吐溫的墓誌銘:“他觀察著世態的變化,但講述的卻是人間的真理。”除了這種常見的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墓誌銘——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37,22,35,R.I.P”你能猜到這是啥意思嗎?我告訴你答案你別笑,這是她的三圍!所以西方的墓誌銘都比較任性,而中國傳統墓誌銘就顯得非常正式。有句話叫做逝者為大,也就是說對於死者要有基本的尊重,特別是傳統思想對於祖先的崇拜更加深了這種情節。
而中國的墓誌銘分為志和銘兩部分,志是死者的生卒年份,籍貫,性別等等。銘是對於死者的一生的概序以及死後的評判。一般來講,銘在中國比較少見,為什麼呢?因為你這人生前沒點說出去別人都聽說過的成就都不好意思寫銘文。所以銘文基本上都是給那些生前當過大官、社會上的名人或者封建時代的皇帝老子寫的。民間看得到的都很少,所以我們民間常見就只有志沒有名了。雖然現在墓碑只有生卒年等寥寥數語,但為了顯得足夠尊重,也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
見過墓碑的差不多都能看見墓碑上文字的結構,差不多都是分為三部分。左邊是死者後人的名字,就是立碑的人。中間是死者,右邊是死者生卒年。看起來特別簡單,可是裡面的門道卻很多,特別是中間死者的那部分,因為它是固定格式的又不固定寫法。有點繞口,但確實是這樣的。一般來講都會涉及到幾個我們很常見但又搞不清的字——“故”“顯”“考”“妣”!那麼這幾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故”,顧名思義,就是古人的意思,先人的意思。有時候也會寫先字,而有時候還會變成“顯字”。為啥寫作“顯”呢?
是文言文“顯”通“先”嗎?並不是。因為“先”一般家庭都可以用,表示尊敬。而“顯”其實是達官顯貴的那個“顯”。平民老百姓給自己家以故先人墓碑上寫個“顯”字是要被人唾棄的。不過這也是封建時代的惡習了,現代一般這麼講究的人比較少。改革開放30年,家家戶戶都給個“顯”字我覺得就很好,畢竟要奔小康了嗎。而“考”“妣”就很容易理解了。有個詞叫做如喪考妣,解釋起來就是像死了父母,大致上就是個貶低罵人的話。但也讓我們能夠搞清楚“考”就是父親的意思,“妣”(音bi)就是母親的意思。
傳統文化太多太多,有時候在不經意間會讓自己鬧出很多笑話。所以有些非常偏非常冷門的小知識也是需要去謹記。那麼朋友們,今天漲知識了嗎?漲了扣1,沒漲釦眼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