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城十八子”,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固定發射井洲際彈道導彈不能移動,而且在部署時就已經被潛在對手偵查到了具體位置,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按理說彈道導彈核潛艇、陸基彈道導彈發射車、戰略轟炸機這三種核武器運載方式的生存能力要遠高於固定發射井的洲際彈道導彈。那麼為什麼時至今日中美俄三個核大國都依然在裝備這種看似落後的部署方式呢。
地下井發射模式當然擁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
其最大的優勢在於成本低廉,且形成戰鬥力週期短。對於地下井核力量而言,彈道導彈是其主體,細算下來,整個地面設施的配套系統建設小於研發導彈本身的費用。整個武器系統並不需要巨大的經常性保養維護,在改進升級後,可以配套相容下一代導彈,可以較好的實現延壽使用。
相對比而言,彈道導彈核潛艇就比較費錢。有人統計過,在美國1956到1967年的北極星計劃中生產了41艘潛艇和5000枚以上的導彈,總花費近640億,幾乎佔去了這11年間海軍總經費的10%。而後來的18艘俄亥俄潛艇系統則再次用掉了近400億美金,這還不算每年1億的維護費用。因此,相對比海基核力量而言,陸基彈的整體投入少。而時間上也是較海基更佔優。發展一型潛射導彈的時間大概為五5到8年,而潛艇的設計定型服役又需要8年以上,形成4艘以上的作戰規模需要12年左右,週期過長。這一點地下井方式無疑有巨大優勢。
固定發射井模式的抗打擊能力高。眾所周知,對於敵方而言,發射井是首輪打擊的重點之一。而想要打擊這樣的硬目標,對彈頭的精度是一個大考驗,以美國為例,其發射井的抗核爆效應超壓為每平方釐米14.06兆帕斯卡,可見其堅固。相對比而言,雖然海基核力量透過隱蔽性提高了生存能力,不過整合性太高,單艇火力為16~24枚,一旦發生事故,則所有導彈都失去了戰力,而任何零部件的小問題,都可能使整艇癱瘓,易損性較高,戰略轟炸機更是如此。簡單來說固定發射井方式就是護甲抗揍能力強,其他方式是用機動和隱蔽。
固定發射井模式精度更高,打擊效果好。對於任何導彈發射而言,發射前進行大地測量、調平、調向、校準等多道程式,且發射瞬間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從這一方面來講,地下發射井的發射條件很好,由於其井體中心位置精確定位,所以發射條件好,命中精度明顯高於潛射彈道導彈。例如,民兵3的精度為90~120米,而同一時期列裝的潛射三叉戟2的精度則為122米。同樣,蘇聯SS-18改進型的精度為185米,而同時期的潛射SS-N-18的精度為600米。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潛射導彈在30深度發射時需要承受相當於3個大氣壓的力學環境,而發射時也是在搖擺中進行的,這十分影響精度。
固定發射井的彈道導彈不需要為了運載平臺而妥協彈體尺寸重量,所以可以把導彈做的更大更重。那麼射程也會比陸基移動式和潛射彈道導彈更遠,彈頭更大,威力也更大。固定發射井的SS-18是世界上最大的彈道導彈,長34米,直徑3米,起飛重量達211噸,有效載荷為8.5噸,最大射程可達1.6萬公里。這麼重這麼長的導彈發射車拉不了,核潛艇裝不下。
還有就是固定發射井的戰備時間更長,戰略轟炸機不能在天上飛一個月、彈道導彈核潛艇不能在海里航行一年。固定發射井環境最穩定,恆溫恆壓,這些是發射車不具備的。
但是固定發射井模式也不是誰都可以擁有的,首先要擁有巨大的戰略縱深也就是巨大的國土面積,所以只有中美俄才能用這種模式,也正是擁有這些優勢才沒有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