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浙南地區的紅13軍是中共中央軍委列入正式序列的全國14支正規紅軍之一,直接歸中央指揮。從1930年5月組建到1932年5月失敗,短短兩年間戰鬥百餘次。在支援蔣介石財閥的中心區域,也是蔣介石及國民黨核心人物的家鄉鬧出了大動靜。
在浙江,經濟好兵力足,各區縣發展有完善的國民黨的黨政機關和情報機構。浙南既有正規軍和保安團,還有警察局和地主私人武裝,各類武裝人數高達數萬人。在如此巨大的武裝力量之下,加上連年的軍閥混戰,當地百姓也坐擁可觀的槍支彈藥。
故而紅13軍剛成立時,國民黨惶恐至極。蔣介石命令浙滬警備司令熊式輝為蘇浙皖三省剿匪總指揮。1930年9月國民黨135旅和浙江保安4個團,加上地主私人武裝,一萬多敵軍分頭進剿紅軍。
紅十三軍成立前,中央看重浙江,要求浙南地方暴動建立紅軍。李立三主持中央後,反對農村包圍城市,對浙南紅十三軍產生重要影響。
1930年4月,浙南紅軍遊擊總指揮按照中央的通知成立紅十三軍,軍部設在永嘉五尺村。下有三個團,主力是紅一團在永嘉西楠溪,有3200多人。紅二團在7月成立,在西門島。紅三團的武器最好,有土炮和機槍。
曾任紅13軍軍長的胡公冕晚年回憶,紅13軍的失敗我作為主要幹部是有責任的,主要是因為執行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紅十三軍攻打麗水、平陽等城市,付出了數百人後以失敗告終。
城市攻不下,根據地也沒有鞏固。軍部所在地五尺村在紅十三軍成立前就遭地方民團襲擊,房屋燒燬300多間。在部隊沒有依託下,進山打游擊,也沒有補給可用。
紅十三軍三個團鼎盛時期有6000多人,這樣一支軍隊卻是使用鳥槍、火銃、抬槍,乃至長矛、大刀、木棍等武器,只有少部分人有步槍、手槍等。即使如此,如果能在浙南發揮得當,在100多次戰鬥中,也能極大震撼敵人。但戰鬥失敗多勝利很少,最成功一次是攻克縉雲縣城。
主要是三個團各自為戰,沒有配合可言,正規訓練竟用舊軍閥操典。如此情況下,幹部的政治水平也很低,內部派系林立,沒有一個有凝聚力的領導。走向失敗在所難免。
1930年12月,紅十三軍主要領導潘心元遭殺害,軍部遭受重挫。而後紅十三軍分散遊擊,軍長鬍公冕等轉移到上海。紅十三軍至此已無軍部。
之後,國民黨將紅一團圍困在山林中,設計誘出後在永嘉巖頭屠殺。經過巖頭事件,紅一團只能聚集100多人,零散活動到1938年,和永嘉西楠溪區委聯絡上。紅二團退到島嶼上,堅持海上活動。紅三團改為浙西遊擊隊,後和粟裕等領導的紅軍挺進師合併。
紅十三軍的確是失敗了,但功績也不小。前後在浙南活動4年,在浙南打擊了國民黨和地主,牽制了敵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