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2月16日,彭德懷電告毛澤東:
擬乘此作戰間隙利用月夜回中央一次面報各項。明晚約金首相來此商談有關問題。金以前約我同去北京一次,我覺得仍有必要。如同意,擬19日晚由此起程,21日到安東。
隨後此電報獲得了同意。
金日成
由於金日成工作繁忙,17日晚未能到達志願軍司令部。
18日夜,彭德懷到平壤與金日成進行了會談。19日下午返回志願軍司令部,並致電對第一線的防禦作戰再次提出要求,並告知道:
“我擬明(20)日黃昏動身去中央,10~15天返部,志願軍總部於日內移金化前線,由鄧華指揮。待洪學智、解方率總部到金化時,鄧華由前線回金化主持志願軍工作。”
安排好工作後,彭德懷於20日動身回京。
回京後的事宜
彭德懷在21日下午到京後,就直接到了玉泉山,向毛澤東彙報了戰場上敵我雙方的情況和志願軍作戰的困難、以及空軍入朝作戰問題和修建機場問題、朝鮮鐵路的搶修問題、後方供應問題、戰略方針問題等等。
從22日到28日,彭德懷又在中南海與周恩來、聶榮臻、楊立三共同研究了軍兵種的參戰準備和加強後勤保障問題;同聶榮臻一起與蘇聯駐中國軍事總顧問沙哈諾夫,商談蘇聯空軍出動掩護平壤以北交通運輸問題;參加周恩來主持的軍委擴大會,研究後方如何更得力地支援志願軍,克服前方的困難問題;同聶榮臻一起聽取有關軍兵種領導人的彙報,研究軍兵種參戰方案問題。
在毛主席那裡談話之後,徐向前徑往彭德懷處,商談了抗美援朝訪蘇代表團組成及有關事宜。
經過一個短時間準備,代表團正式組成,定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兵工代表團”,團長徐向前,團員有長期從事軍工工作的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劉鼎、科技專家錢志道、總參作戰局副局長張清化、炮兵參謀長賈濤,中國駐蘇使館商務參贊江澤民和武官吉合等。
火車劇烈的衝撞聲,打斷了徐總的思緒。他眺望窗外,見麥浪滾滾,豐收在望,甚感欣慰。他首次出國,又是第一次到中國東北地區。出於習慣,他十分留意地形及沿途風情。從他的兩段日記中可以見到一斑:
1951年5月25日,代表團從北京出發。火車由西而東,穿山海關,到瀋陽時,高崗、賀晉年到車上來見,談及東北正在討論廠長制和黨委制哪種制度較好,尚未得出結論。火車續行過哈爾濱,見松花江以北,一直到海拉爾,平原廣闊,人煙稀少,而興安嶺以東則氣候較熱,土肥水豐,農民多種水稻。
1951年5月 28日,過滿洲里。風沙頗大。這裡是中蘇兩國交界處,鐵絲網重疊,我國境內,張作霖和日本人修築的工事遺蹟,仍然依稀可見。
進入蘇聯境內,村莊稀少,沿線高大的樺木林遮天蔽日。到赤塔,西伯利亞俄羅斯人的中式木屋,別具一格。過貝加爾湖時,鐵路依懸崖峭壁迤行,可俯視貝加爾湖。山頂積雪未化,平原地冰雪消融。湖邊停泊捕魚小木船。當地產松柏木薰魚,味道鮮美可口,別有風味。伊爾庫茨克位於安加拉河兩岸,水清林綠,風景佳美,工業發達。過西伯利亞時,氣溫較低,經韃靼斯克、鄂木斯克、秋明到雅爾,改為莫斯科時間,時差較大,北京時間夜12時,仍見太陽之霞光。
1951年6月4日上午10時,徐向前一行抵達莫斯科,受到蘇聯總參謀長什捷緬科大將的熱烈歡迎。代表團下榻莫斯科大旅館。
下午,徐向前率領的代表團到蘇軍總參謀部。說明代表團的任務,商討工作日程。蘇方對此次談判十分重視,組成了以什捷緬科大將為首,包括副總參謀長馬蘭金等人的代表團。什捷緬科說:斯大林給蘇軍總參謀部的任務,是要幫助中國把軍隊建設好。並說,這個任務,主要由他負責。
什捷緬科身材魁梧,標準的軍人風度。衛國戰爭時期,他主持蘇軍總參謀部,參與了重大戰役計劃的制定,以辦事幹練、效率高,受到斯大林的讚賞和器重。
雙方代表團經過3天緊張、友好的協商,擬定了七項工作程式,具體專案由雙方代表團的專家們磋商,重大事項舉行高一級的談判。
1.蕭克 2.李達 3.張宗遜4.李克農5.王震6.許世友7.鄧華8.彭紹輝
9.張愛萍10.楊成武11.韓先楚12.李濤13.傅秋濤14.王平
15.呂正操16.傅鍾17.蕭華18.甘泗淇19.宋任窮20.賴傳珠
21.洪學智22.周士第23.郭天民24.周純全25.楊至成26.陳再道
27.陳奇涵28.王宏坤29.蘇振華30.劉亞樓31.劉震32.陳錫聯
33.韋國清34.陳士榘35.陳伯鈞36.鍾期光37.宋時輪38.朱良才
39.董其武40.唐亮41.葉飛42.楊得志43.王新亭44.黃永勝
45.李天佑46.陳明仁47.賀炳炎48.閻紅彥49.謝富治50.陶峙嶽
51.烏蘭夫52.周桓53.楊勇54.李志民55.趙爾陸56.王建安57.李聚奎
備註: 王建安為1956年1月授銜,李聚奎為1958年授銜,其他均為1955年9月授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