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祁連山北麓的黑河,雖然在古代沒有孕育出輝煌燦爛的文明,近代卻在大漠戈壁深處滋養出了神箭搖籃。大將軍霍去病追擊匈奴人的馬蹄聲早已消逝在遠去的風中,而靶場上靶機和靶彈的轟鳴聲卻正響徹耳畔,經久不絕。
從1958年鐵鍬挖起第一鏟沙土開始,經過60多年的篳路藍縷,如今的靶場擁有從發射、觀測、回收到評估等一整套導彈試驗評估系統。在與嚴寒風沙等惡劣自然環境鬥爭的同時,靶場先後圓滿完成了多型武器系統的研製、定型和批抽檢試驗,為國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枚枚新型導彈從這裡領取了“通行證”,被部署在各個戰位,為祖國的領空編織了一層牢不可破的防護網。
對靶場的探索始於剛到靶場時組織的參觀先進單位活動。這是一個集體一等功連隊,也是整個靶場的一個縮影。在連隊的榮譽室,一張張獎狀是各級對靶場取得的成績的高度肯定;透過這靜靜地躺在玻璃櫃中的老物件,那個火熱建設年代的場景歷歷在目。經過多年來一代代官兵年復一年的辛勤建設,曾經荒涼貧瘠的戈壁灘,如今已是一片蔭蔭綠洲。
靶場的歷史,是一部奮鬥的歷史,是一部奉獻的歷史,更是一部輝煌燦爛的歷史。幹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在靶場創業史的課堂上,李傑民、楊選春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先進事蹟充分詮釋了什麼叫“我無名,國有名,以無名,鑄威名”。老一輩們當年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在荒無人煙的戈壁深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新時代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接好接力棒,繼續向上攀登呢?
真正認識靶場來源於實踐。雖然三個月的實習時間很短,但是趕巧處在一年中的任務高峰期。實習期間,我有幸全程參加了檢驗試飛任務。當看到導彈在廣闊的天空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準確無誤地“毀傷”靶機或者靶彈時,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但同時也看到了,雖然今天靶場的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我們的靶機和靶彈的模擬能力還單一有限,我們的觀測和評估還存在一定誤差。這些都是今後神箭傳人努力和奮鬥的方向。
紮根戈壁灘,鑄劍撼長空——偉大的神箭精神是一代代神箭傳人紮根戈壁、奉獻青春、為國鑄劍、矢志打贏,不斷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的生動寫照。因為疫情,直到實習結束也沒能去東風烈士陵園瞻仰為靶場建設奉獻一生的前輩,實屬實習的一大遺憾。
離別前夜,正巧趕上神舟十三號發射升空,站在院子裡看著火箭直衝雲霄,我想前輩們要是看見了,一定會熱淚盈眶。
作者 | 葉童
配音 | 魏心一
編輯 | 劉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