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魚種是釣魚人的最愛呢?估計大多數釣魚人的答案都一致:鯽魚。
鯽魚之所以深受釣魚人的喜愛,除極其豐富的食用價值外,更重要的是鯽魚好釣呀!常常鯽魚進窩,一來就是一群,那種連竿的感覺,不要提有多爽了。呵呵呵!
土鯽更受歡迎:
據相關資料記載,目前我國國內的鯽魚種類不下10種。比如:各地的土鯽,高背鯽,工程鯽,銀鯽等等。不過,較其它品種的鯽魚來說,野生的鯽魚更受人們的青睞,因為它的口感更好,營養更加豐富。
不知道其他地方啥樣,石頭我現在所處的地方釣上來的鯽魚,基本上都是工程鯽,鯉鯽這些放生魚,野生的土鯽已經很少釣到了。不要說釣了,就是下網捕魚,一天也碰不了幾條真正的土鯽。
那問題來了,以前隨處都可見的“土鯽”,到底去哪裡了?還會不會回來呢?
土鯽數量驟降,人類的行為“功不可沒”
據資料記載,一條體型較大的雌鯽魚,一年內可以繁殖大約3000多條的幼魚。這個資料看上去不少,但經過其它魚類的捕食,生病等因素,能夠長大成魚的數量卻是很少。而如今,再加上日益頻繁的人為因素,土鯽成魚的數量也就更少了。
人工河代替野溝河:隨著城市的發展與向外擴張,以前周邊不少的野河溝,小河,溪流,水庫等自然形成的水域,現在都相繼消失。可以說,這也是土鯽數量驟減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南方很多地區,很多自然形成的小河小溝,溪流逐漸被大大小小的人工河取代。
而在這些人工河,環衛工經常清理裡面的雜物,水草,樹枝等魚兒喜歡的場所。
更為嚴重的是很多人工河,為了防汛的需求,每隔幾年就會被清塘一次,裡面的魚類,魚卵,微生物就要遭受一次洗禮。
本來人工河裡的土鯽數量很少了,再加上上述兩種情況,土鯽能見到也屬慶幸之事了。
野河沒人管,破壞更加嚴重:實際上,野河才是土鯽的溫床。但是,在野外有些人的行為更加猖狂。
電魚和毒魚的危害在此就不多講了,都知道。而這兩種行為造成的影響也是長遠的。
水域電,毒後,能看見的大魚被撈走,看不見的無數的魚卵、小蝦、微生物隨之消亡。
即便幸運沒被電毒死的鯽魚,生活環境已經遭到了破壞,食物減少也長不快。更何況,野外沒人管,他們輪番作業,土鯽能活下來也是很幸運的事情了。
還有,野河處的排汙口,隨處堆積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還有水汙染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土鯽數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還有一類人群也不能忽視:使用小眼網的網工。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搜刮水中的魚類,野河裡能看到土鯽,也算是中獎了。
土鯽還會像以前那樣,隨處可見嗎?
為了魚類資源的再持續發展,母親河長江流域實行了10年禁漁的規定。短短的時間,不斷有喜報傳來。
比如:2020年僅湖北石首調查到1尾刀鱭,2021年陸續在湖北嘉魚、石首調查到多尾刀鱭,在洞庭湖也調查到1尾刀鱭。2017年6月僅在長江湖北洪湖江段調查到1尾䲘魚,2020-2021年䲘魚出現頻次快速增加,出現區域多點開花的態勢。300萬尾中華鱘迴歸“母親河”等等。
那問題來了,土鯽還能像以前那樣,隨處可見嗎?
對於這點,石頭我不是很樂觀,畢竟人為的因素太大了,雖然很多地方把電魚,毒魚,炸魚等列入了刑法。
隨著修建新的高樓大廈、居民住宅,居住區的不斷擴大,土鯽的生活環境已經被大幅度的擠壓,再加上人類其他活動行為對其的影響。
石頭我認為,最起碼短時間內,已經不可能出現土鯽隨處可見的景象了。更有可能的是取而代之的工程鯽,鯉鯉等這樣的品種。
土鯽數量驟減是必然還是偶然?
人類是世界的主宰,這點毫無疑問。而土鯽的數量驟減的最大原因也是人類行為所致,出現這樣的問題,到底是必然還是偶然呢?
石頭我認為,這個不應該是必然。說到底,還是人類對於魚類不在乎的結果。
你想呀!如果你想要幹成一件事,擋在你面前的東西,不允許你損壞它,那這件事情就不做了?反正我是不信。只能說最終結果是對它損壞程度的大小,多少而已。
寫到最後:
還記得黃河的刀魚和新疆的大頭魚嗎?在以前的時候,它們也是隨處可見,而現在呢?一個已經很罕見,另外一個已經成了保護魚種。哎!真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土鯽身上。
的確,人類的生活是要越來越好的。但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下人類身邊的朋友。因為它們好了,人類才能更好,要不然,何來保護動物之說呢?
備註:圖片源於網路,侵權通知必刪。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得不錯,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