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中提及的“野球手”特指啟蒙學習無正規教練、打球經歷豐富且具備一定實戰能力,超級熱愛乒乓的純業餘球友。
乒乓球的各項技術動作非常豐富,作為業餘球友,不可能每項技術都練到專業選手的水平,大部分都是各有側重,甚至好多都是“一招鮮”。這裡面,有進攻好的,有防守好的,有發球好的……但是,具體到一場實戰比賽中,如果雙方水平相差不多,如果我們想贏得比賽,最最關鍵應該考慮的是什麼呢?是發揮出超常水平,打出極其爆炸的進攻質量嗎?還是一心求穩,只是搓搓擋擋靠對方失誤嗎?我認為都不是,這時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我們回球的上臺率!
再強調一下,這裡指的是業餘水平相差不多的球友之間的較量,並不是專業選手之間或者水平懸殊的球友之間的比賽。
之所以強調上臺率是關鍵。是針對業餘球友普遍在腳步、還原、擊球動作調整上所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言的。既然是業餘球友,哪怕是技術已經很出眾的球友,由於沒有經過大量系統的訓練,這幾個方面一定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既然存在這些問題,在擊球連續性上也就一定會因此而受到或多或少的困擾。因此,“上臺率”這個名詞也就成為了獲勝的關鍵。大家經常在比賽中見到這種情況,明明我們回球質量不高,甚至有的時候因為吃球、失誤等等造成了看似對方很好的進攻機會,但往往由於對方預判不夠、腳步不到等等原因,反而失誤造成我們得分了。這其實是業餘選手比賽的常態,也正因為這些問題以及這些經常在比賽中出現的所謂“莫名其妙”的情況,“上臺率”才會顯得如此關鍵。
這裡說的上臺率是指我們在正常發揮自己技戰術水平的情況下,所應該始終考慮的一種戰術意識。具體表現有三:
一是進攻時收一點,把進攻質量為先轉變為上臺為先的意識。該進攻要進攻,但不首先追求爆裂的進攻質量。比如面對比較低平且有一定轉速的下旋來球,一次透板的拉衝固然漂亮,但失誤率必然上升。我們不妨摩擦稍微多一些,撞擊稍微少一些,讓速度稍稍慢一些,讓旋轉稍稍多一些,讓弧線稍稍大一些,第一板不求一下衝死,只為第二板犀利進攻做前期醞釀。
二是防守時靈一點,把防守速度為先轉變為落點為先的意識。比如我們推擋對方拉過來的球,往往是首先希望借力打力,再輔以自己的主動加力,把球回的又低又快,一板推死才好。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失誤增多,因為追求這樣的效果,必然對技術動作和時機把控的要求更高,更高的要求帶來的就是更高的失誤率。那這個時候,我們的防守意識就要轉變為落點意識,先保證上臺,回球可以慢一些,但一定要在自己的技術範圍內可以很好的控制上臺,同時一定要考慮落點,對方是橫板,就向對方身體中間回球,對方是直板,就往對方反手位置回球,或者往對方球拍的另一個方向回球,總之就是有意識的往對方彆扭的地方回球。
三是思想上積極一點,強化“球不落地就有無限可能”的意識。無論對方如何犀利的來球,一定要敢於追、用於追、積極追,好多業餘球友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打出一板兇狠且質量好的進攻後以為就可以直接得分了,然後就站直了等著,不會再去做下一步還原和準備動作,這個時候我們發狠追一下,撈一下,往往只要上臺,就有可能讓對方措手不及。不僅可以得分,還能讓自己計程車氣大漲。
總之,“上臺率”是一種戰術意識,並不是保守,而是在自己技戰術的範圍內採取的一種合理的戰術手段。有了這種意識,一定會讓我們的球更加穩定,更加好看,也更加實用。
以上僅為個人愚見,不到之處請各位球友批評指正!評論區虛位以待,歡迎球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