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30日,在盟軍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哈爾西海軍上將的指揮下,美軍登陸倫多瓦島,從而揭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全面反攻的序幕,哈爾西此次的任務是從南向北依次佔領整個索羅門群島,從而與新幾內亞的美澳聯軍一起合圍日軍在南太平洋的大本營——拉包爾,日軍在倫多瓦島防禦薄弱,美軍很快就佔領了這裡,並建立了炮兵陣地。
7月4日晚,美軍又在新喬治亞島登陸,日軍當然不會坐視盟軍步步緊逼,日本海陸軍經過協商後,決定由海軍派遣驅逐艦載運陸軍士兵前往增援,當然,美國海軍也不會讓日軍的增援行動輕易得逞,於是雙方在索羅門群島狹窄的海域中圍繞增援和反增援進行了一系列海戰,其中在7月6日和7月13日雙方進行了兩場夜間海戰——庫拉灣海戰和科隆班加拉海戰。
雖然美軍擁有先進的對海搜尋和火控雷達,但是在這兩場夜戰中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最重要的是未能阻止日軍的增援行動,好在美軍佔握了該地域的制空權,開始對日軍港口狂轟濫炸,使得日軍一度暫停了用驅逐艦執行增援任務,但在8月5日,美軍經過苦戰終於佔領了自己最看重的蒙達機場,日軍殘部退守島北,眼看形勢不利,日軍決定繼續增援,陸軍第8方面軍和海軍東南方面艦隊商議後決定派出4艘驅逐艦載運6個步兵中隊約940名陸軍士兵前往新喬治島增援。
8月6日凌晨3點,“荻風”號、“嵐”號、“江風”號、“時雨”號驅逐艦在第4驅逐艦分隊司令杉浦嘉十大佐的指揮下駛出了拉包爾,他們除載運陸軍士兵外還帶了90噸的補給物資給新喬治亞島的日軍,杉浦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行動已經被對手感覺了,美軍第3艦隊兩棲部隊司令威爾森少將根據美軍奪取蒙達機場的事實和飛機的偵察報告判斷日軍會繼續往新喬治亞島增援。
由於在科隆班加拉海戰中,安斯沃思少將指揮的巡洋艦分隊的3艘巡洋艦均被重創,此時還在大修中,無法參加攔截行動,無奈之下,他只得讓第12驅逐艦分隊司令穆斯布魯克中校指揮第12和第15驅逐艦分隊共6艘驅逐艦迎敵。在此前的夜間海戰中,美軍的戰術從來都是巡洋艦主攻,驅逐艦負責掩護警戒,但是事實證明這套戰術並不管用。
穆斯布魯格的前任阿利·伯克中校就對這套戰術十分不滿,他認為如果在索羅門群島狹窄的海域中進行海戰,就不要把巡洋艦和驅逐艦混編,這樣會使驅逐艦成為巡洋艦的附庸,既無法自由作戰,也難以發揮其靈活機動的特長,他從古羅馬軍隊步騎兵交錯攻擊的佈陣戰術中得到啟發,由此擬訂了一個類似於古羅馬戰法的作戰方案,可惜的是,在此戰之前,伯克就被調走,不過幸運的是,他的繼任者穆斯布魯格繼承了這一方案。
出航之前,穆斯布魯格召集6位艦長部署了自己制訂的作戰計劃,以裝備3~4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的“鄧拉普”號、“克雷文”號、“莫里”號為第一分隊,由他親自指揮,艦炮火力較強的“蘭格”號、“斯特萊特”號、“斯塔克”號由羅傑·辛普森中校指揮,這3艘艦隻裝備了2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卻增加了4門40毫米艦炮,穆斯布魯格與各艦艦長約定,如果日軍編隊全是驅逐艦,就由第一隊首先發起攻擊,如果全是小型舟艇,就由第二隊首先攻擊。
8月6日9時30分,穆斯布魯格帶領6艘驅逐艦從圖拉吉島出航,經拉塞爾群島和新喬治亞島以南進入吉佐海峽,14時30分,美軍偵察機在布卡島以北海域發現了向南高速航行的4艘日艦,雖然穆斯布魯格到傍晚才收到這條重要資訊,但他認為日軍害怕盟軍戰機,不敢在大白天出現在靠近新喬治島的地方,如果他們選擇在夜間行動,此時一定蟄伏在韋拉灣一帶,想到這裡,他立刻率隊駛往韋拉灣,他命令實行燈火管制,官兵儘快就餐,做好戰鬥準備。
22時30分,美軍艦隊以15節的速度穿過吉佐海峽駛入維拉灣,穆斯布魯格下令艦隊變為戰鬥隊形,魚雷厲害的第一分隊在前,火炮厲害的第二分隊在後,兩隊相距3700米,均以單縱隊航行,之後美艦兩次改變航向,一邊前進一邊搜尋敵人,23時30分,旗艦“鄧拉普”號的雷達首先在西北方向19000米外發現敵艦,穆斯布魯格透過TBS(艦船間無線通話系統)發出通知“發現敵艦”,隨後率第一分隊左轉,與目標相向運動,便於發射魚雷,第二分隊與第一分隊保持相同航向緊隨其後。
當晚海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日軍指揮官杉浦認為韋拉灣非常安全,因此沒有進入到戰備狀態,到雙方距離拉近到7400米時,日艦依然沒有發現不斷靠近的美艦,23時41分,雙方距離拉近到5700米時,穆斯布魯格下令發射魚雷,魚雷設定速度36節,第一分隊的3艦以3秒為間隔各發射8條魚雷,之後急速右轉90度,以單橫隊向東,與敵脫離接觸,由於美艦魚雷發射管安裝了防護屏,可以擋住發射時的閃光,因此日艦對魚雷的逼近毫無察覺。
22時42分,日軍瞭望哨終於發現了美軍,杉浦下令準備戰鬥,一分鐘後,瞭望哨發現了魚雷航跡,但為時已晚,緊急規避都來不及,“荻風”號先後被兩條魚雷擊中,劇烈的爆炸直接把2000噸的驅逐艦丟擲水面達1米多高,“嵐”號左轉時接連被3條魚雷擊中,鍋爐艙燃起大火,“江風”號也埃了兩條魚雷,其中1枚準確命中了彈藥艙,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爆炸直接把艦艏炸得不知去向,日艦爆炸引起的大火,一度使30多公里外庫拉灣的美軍認為科隆班加拉島火山爆炸了。
殿後的“時雨”號立刻發起魚雷反擊,就在即將發射第8枚魚雷的時候,嘹望哨突然發現有3條魚雷向艦艏衝來,坐鎮該艦指揮的第27驅逐艦分隊司令原為一下令向右滿轉舵,“時雨”號躲開了兩條魚雷,第三條雖然命中,卻沒有發生爆炸,逃過一劫的“時雨”號向右急轉,同時釋放煙幕向西北撤退,準備和前幾次夜戰一樣,裝填好魚雷,再殺一個回馬槍,而“時雨”號之前射出的魚雷無一命中,第一分隊向東脫離後,辛普森指揮炮擊分隊轉向西南疾進,佔據“T”字形陣位後,辛普森下令開火。
“斯塔克”號尋隙又射出4條魚雷,其中1條命中“江風”號,直接將其炸成兩截,“江風”號成為了此戰中第一艘沉沒的日艦。此時第一分隊也轉向南行,從東北方向對日艦開火,在美艦的兩面夾擊下,兩艘重傷的日艦被打得漸漸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了,穆斯布魯格見這兩艘艦已無威脅,於是讓第二分隊繼續轟擊,自己率第一分隊向西北航行,截擊可能出現的日艦,防止對手偷襲。
果然不出穆斯布魯格所料,“時雨”號裝填好魚雷後又返回戰場,準備尋機發起偷襲,此時“嵐”號的彈藥艙中彈,發生劇烈爆炸,原為一聽岔了,以為美機也來助陣,正對自己的友艦進行空襲,心想如果繼續前進,凶多吉少,同時他相信先前的魚雷齊射至少擊沉了1艘敵艦,回去也能有所交代,於是命令艦長山上龜三郎少佐掉頭返航,該艦在7日下午順利返回拉包爾。
原為一的幻聽救了“時雨”號一命,否則日軍這次恐怕要全軍覆沒了,在戰場上,美軍第二分隊的炮擊還在繼續,在中途島戰役中殘殺戰俘的“嵐”號終於等來了自己的報應,彈藥艙發生的爆炸將艦長杉岡幸三在內的50多名水兵炸上了天,軍艦也在騰起數十米高的火球后緩緩下沉,在“嵐”號之前,早已失去動力的“荻風”號就被美軍炮火擊沉,到凌晨1點,穆斯布魯格下令第二分隊打撈日軍倖存者,自己率第一分隊返航。
美軍向海上漂浮的日軍士兵丟擲了繩索和救生艇,但深受軍國主義荼毒的日軍水手和陸軍士兵拒絕援助,他們唱著歌一直到死去,最終3艘驅逐艦上的1520名陸海軍官兵中共有1210人喪生,其中載運的940人陸軍士兵中有820人隨艦沉沒,只有百餘人逃到了韋拉拉韋拉島上,而美軍方面僅有1人在發射炮彈時操作不當而輕傷,美日雙方傷亡比達到驚人的1:1210!
韋拉灣海戰對日軍的打擊是致命的,在太平洋戰爭的前20個月裡,日本驅逐艦在夜戰中從未被擊敗,此戰終結了日本海軍的夜戰神話,而對於美軍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在海戰中軍艦沒有受到任何損傷,想當初在得知塔薩法隆加海戰的結果時,尼米茲還要求美艦要“訓練,訓練,再訓練”,而這次韋拉灣海戰的捷報傳來時,他欣喜異常,上至指揮官,下到普通士兵,都被他表揚了一頓,尼米茲很快向哈爾西發來了嘉獎電報。
韋拉灣海戰的結果讓日軍冷靜了下來,由於損失了太多軍艦,海軍拒絕再派驅逐艦進行運輸任務,陸軍也知道新喬治島守不住了,於是讓東南支隊指揮官佐佐木少將帶領殘餘的日軍撤到鄰近的科隆班加拉島上,新喬治亞島戰役宣佈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