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歐洲,當時同盟國和協約國血戰了4年,最終以德國宣佈投降而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依然爆發在歐洲,反法西斯同盟國和法西斯軸心國血戰6年,最終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而結束。
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很多,但是前兩次顯然都是歐洲的問題,然後波及全世界。不過,要清楚一個問題,當時的世界,歐洲的實力比較強,工業改革比較早,機械化裝備也遠遠強於亞洲。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可能爆發在哪裡呢?會不會還是歐洲?
且不論第三次世界大戰可以預見的近未來時代是否可能發生,就算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其策源地也不太可能是歐洲了。現在的歐洲,已經不是世界唯一的中心點,雖然說歐洲的矛盾比較突出,比如北約和俄羅斯,但是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鬥爭,更像是一場歐洲戰爭。
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如果一個地區能成為大規模軍事衝突的策源地,其必然要有能發起大規模軍事衝突的能力,偏偏在這個問題上目前的歐洲國家能力極差,目前歐洲各國受限於兵力動員規模和安全需求,普遍常備兵力十分有限。試想,北約為啥這麼多年沒有解散,是因為歐洲很強嗎?恰恰不是,正是因為西歐國家面對俄羅斯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選擇依靠北約實際上就是依靠美國來緩解自己的防務壓力。
同時,歐洲雖然有很多國傢俱有不錯的軍事工業水平,但生產能力同樣有限,以單一國家或少數幾個國家的生產能力無力支撐長期大規模軍事衝突,這也限制了歐洲國家挑起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目前的歐洲製造能力,尤其是在海空軍領域越來越依賴美國,西歐已經在第五代戰鬥機上空白了,放眼以前,西歐基本都是武器比較領先的地方,但是目前的西歐,已經被美國給同化了,很多武器因為北約化,讓美國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
同時,從國際關係角度來說,歐洲也不具備攪動世界範圍內衝突的條件。二戰後的歐洲國家由於殖民體系的土崩瓦解,除法國外基本已經失去了獨立介入域外事務的能力。要說英國,看看英國航母全球航行,還去美國那裡借了十架艦載機。
歐洲殖民國家對域外地區控制力喪失的另一個結果是歐洲國家之間基本沒有了因爭奪境外地區控制權而發生衝突的可能,換句話說目前即便歐洲國家之間發生武裝衝突,也不會蔓延到歐洲以外的地區,更難以擴散到世界範圍。
歸根結底,世界大戰是主導世界秩序的國家因利益分配無法調和導致的,如果某一個或幾個國家失去了在世界秩序問題上討價還價的能力,自然無力發動世界大戰。目前的歐洲在以歐盟這個相對統一的形式出現時尚且難以在很多問題上與中美俄做到有來有往,分散的各個歐洲國家(除法國外)就更不要企圖重構世界秩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