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什麼意思?
要理解2022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日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我認為股友應從兩個維度展開。
從全球視野看,首先是十四五開局以來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大沖擊。全球央行放水刺激本國經濟,美聯儲釋放出的數萬億美元的流動性隨著經濟逐漸復甦,taper本月就會啟程,相信加息的時間也不會太遙遠,這必將對全球經各濟體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國也不可能不受其影響。其次2022年我國的對外貿易會遭遇較嚴峻挑戰。從總量角度看,全球疫情緩解的必然結果是各國產能的恢復,這對我國商品的需求會從疫情期間的較高水平逐漸回落到正常化的需求水平上,總量就會減小。從供給的角度看,全球疫情的緩解和各國經濟的復甦,必然會將疫情期間被逼入我國的部分需求會重新回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從需求的角度看,美國對我國的貿易戰至今仍在變本加厲。今年歐盟等30多個國家又取消了我國最惠國待遇,這無疑是我國的對外貿易環境更加嚴峻。
從國內情況看,我國經濟當前所處的階段經濟增速逐年回落原本屬於正常現象,今年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破5”表明下行壓力較大。房地產投資在政策嚴控以來,除了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外,各地的土地拍賣流標是普遍現象,房價也有所回落。個別房地產企業還出現了流動性危機,這都表明2022年房地產投資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可能對經濟增長有太大的正貢獻。而基建投資方面,我國已經歷了多年的大規模建設,十四五期間也難成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抓手。從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角度看,沒有新增的市場需求,企業大規模擴大固定資產投資也不現實。從消費的角度看,特別是疫情以來,我國的消費需求一直在下滑,而居民消費歷來是緩慢變化的,不可能在2022年突變,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把消費看成是一個常量。
上述,就是我理解的為什麼2022宏觀經濟要穩定當頭、穩中求進的原因。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外部風險加大,內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所以要穩字當頭應對外部風險,然後再求國內經濟增長。
二、2022年投資方向在哪裡?
結合我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內外環境以及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的方向。我認為2022年我們的投資方向應重點關注三大方向。一是以綠電為核心的新能源方向;二是以元宇宙為核心的科技成長方向;三是以大金融、大消費為核心的民生方向。
綠色電力方向。今年我們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對於雙碳目標,好多股友的理解是為了最佳化空氣質量、改善環境而減少碳排放。其實雙碳目標的實現,對我國宏觀經濟有著極高的戰略意義。為實現雙碳目標,我國的能源結構就必須從傳統的化石能源為主轉向以綠色電力為核心的綠電結構。否則,我國就不可能實現雙碳目標。這裡的深層意義在於能源結構升級,降低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和產品結構升級。首先,我國需求最大的三大能源石油、天燃氣、煤炭,對外依存度估算在70%、40%、10%左右,綠色電力可以有效降低我國化石能源的對外依存度,改善我國的能源安全。其次從碳排放的角度看,和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電力部門與製造業,各佔約40%。這其中,電力、非金屬礦物製品以及冶金行業佔比最大。只有降低這三大工業部門的碳排放才有可能實現雙碳目標。最後,能源結構的改善,也將促進我國的產品結構升級。比如鍊鋼、水泥等行業,綠色電力的熱值會高於煤炭、焦炭,進而就有可能提升鋼材、水泥等產品的標號。
元宇宙方向。這一方向我認為是革命性的,將改變人類社會的程序。這裡我有一比,元宇宙就好比當年的馬車升級到汽車、煤油燈升級到電燈一樣是革命性的技術進步。元宇宙這條賽道,就如同房地產產業鏈一樣,必引領數十個科技相關產業的發展。從網路裝置、人工智慧到人機互動裝置,再到軟體行業、內容製作行業,直至延伸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引領我國科技進步並實現彎道超車,進而帶動我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大金融、大消費方向。金融業是現代社會的血液,沒有高度發達的金融業,就不可能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社會,從本屆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全面註冊制結合目前金融業的低估值,以及內外部經濟環境看,2022年金融業必呈現出估值修復行情。大消費行業亦是如此,從政治局會議到本屆經濟工作會議,再到央行的降低支小支農利率來看,可以說是已經從就業這一根源上要改善全社會的就業和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進而提升國內消費需求。結合市場大消費經過一年的調整其估值大都回落到正常水平。因此,我認為大金融、大消費應是2022年的核心賽道之一。
以上,是我對當前市場粗淺的理解和認識,以及對2022年投資方向的分析。不足之處敬請各位斧正。本文未經詳細稽核,文中錯別字,沒時間修改了,各位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