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如果要給diy圈子的信仰粉絲排個名,蘋果粉絲、3A粉絲、老黃粉絲絕對稱得上目前PC圈三大“信仰”主力,但是隻有真正的元老級diy粉絲都知道,3i粉絲歷史遠比這些粉圈更為古老。
上一款3i平臺因intel自己的晶片組推廣計劃而夭折,這一停滯將intel粉絲擁有3i平臺的夢想延後了23年……2020年,隨著intel釋出DG1獨立顯示卡,intel粉絲們不禁淚流滿面:從青蔥到成熟,3i平臺終於回來了!
二、架構解析
早在2019年的HPC 開發者大會上,曾一手設計VEGA架構的GPU大神Raja Koduri向intel粉絲們分享了intel Xe GPU架構詳情。
Xe分為三條產品線,分別對應入門和便攜使用者(Xe LP)、發燒友和高效能資料平臺(Xe HP)和麵向高效能計算平臺的Xe HPC。
處於資料中心核心位置的GPU常會處理不同佇列、不同時段的不同請求,這些請求包括但不限於科學計算、並行推理或IO互動等各種各樣複雜的請求,傳統GPU的EU單元在一次指令發射中僅滿足單一請求的功能已經難以滿足使用者需求,於是Xe這種集合CPU/GPU特性的架構出現了。在計算特性上,Xe全新的EU計算單元將GPU/CPU的多種計算特性融合,包括CPU和GPU的單指令多執行緒/單指令多資料,甚至能在同時支援兩種計算流混發,在應對不同的計算請求時意義重大。
Xe支援XEMF記憶體拓展技術,將GPU記憶體匯流排接入多個高頻寬記憶體通道,同時HPC級別的快取不僅巨大,還支援多GPU共享,在科學計算中能提供持續且高效的FP64算力。
回到DG1 GPU本身,該卡是intel時隔23年來推出的首款基於最先進10nm工藝的入門級GPU卡。該GPU核心面積95mm²,擁有80組計算單元、640著色單元、16個紋理單元和8個光柵單元,基準頻率1.2Ghz,睿頻為1.5Ghz,視訊記憶體為4GB DDR4x視訊記憶體,頻率為2133Mhz,支援Pcie 4.0技術,位寬128bit,TDP僅為25W。
三、實物開箱
本次入手的intel DG1來自深圳藍戟科技,本產品由正揚科技提供產品測試。這家公司成立於2020年,是intel核心合作伙伴,主營業務為計算機軟硬體。在其官網的唯一產品即為intel DG1獨立顯示卡,配套了顯示卡驅動服務,推測該公司未來將承擔intel後續GPU卡的研發和發行工作。
顯示卡包裝整體深藍色,與intel調性相符,左上角為Xe架構LOGO標誌,左下角介紹了該GPU的多項特性,右下角GUNGNIR的中文名叫藍戟,也有永恆之槍、閃電的含義,希望Xe未來能給玩家和開發者帶來更多更強的GPU卡。
開箱後配件非常簡單,除了說明書外就是GPU卡本體和一個半高擋板。
GPU卡的輸出介面為HDMI與VGA介面,兼顧了新老PC平臺使用。
該卡長寬高規格為164×121×21.6mm,itx玩家可以更換半高擋板,散熱方式為散熱板直觸,散熱風扇為一個45mm的四線溫控風扇。
四、測試平臺
本次測試採用了intel最新一代民用平臺Z690,該主機板為一線品牌廠商微星推出的主流級主機板產品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刀鋒”,測試CPU來自intel 第十二代產品i5 12600K,擁有目前最強的單核/多核效能、先進的intel 10nm工藝與6+4全新異構設計,兼顧了高效能與低功耗。
該主機板供電部分採用了16(CPU)+1+1相直出式供電,支援i9 12900K的超頻玩法;CPU底座升級為LGA1700,對比上一代CPU蓋板,LGA1700的蓋板方向從由下到上改為由上到下開啟,這種設計更方便塔式機箱使用者保持直立主機板狀態下安全拆卸CPU。
I/O方面,微星Z690 EDGE TI WIFI刀鋒主機板在一體式IO擋板上集成了USB 2.0x2/USB 3.2 Gen 2x4/USB3.2 Gen2x2(20Gbps速率的Type-C),方便儲存與外設拓展;影片介面支援最新的HDMI 2.1與DP 1.4;WIFI介面為基於Intel(R) Wi-Fi 6 AX201 160MHz無線網絡卡,支援802.11a標準下的5G頻段或802.11 a/b/g標準下的雙波段技術。
測試記憶體為兩根阿斯加特推出的DDR4 洛極W3 8G 3200Mhz記憶體,該記憶體由於獨特的夢幻氣泡燈條設計、親民的價格和一定的超頻空間,常年處於缺貨狀態。
該記憶體採用了南亞顆粒,XMP頻率時序分別為3200Mhz C16-18-18-38,不少使用者常將其超頻至4000Mhz以換取更高的通道效能。微星Z690刀鋒的記憶體佈線基於英特爾的專利TT記憶體佈線設計,建議使用者插入DIMM2/4插槽以獲得記憶體最優效能。
該主機板支援3xM.2插槽,固態硬碟我使用的是光威推出的Premium 1T Nvme固態和Basic 1T Nvme固態,這兩款固態Premium強調堪比企業級固態的高耐寫,另一款Basic則強調極佳的價效比。
自此,一款3i平臺搭建完成,下一步讓我們上機看看這套3i平臺能為我們幹些什麼!
五、效能實測
測試專案包括GPGPU、Time spy測試、Blender、Adobe Premiere匯出加速支援、剪映匯出加速支援、CS:GO、坦克世界、永劫無間、SPEC13基準測試。首先來看看基準引數,如果你希望透過魯大師識別該GPU,會發現魯大師是無法正確識別的,但是測試可以正常進行,測試分數較GT1030略高。
使用3Dmark中的Time Spy能較公平的獲得GPU綜合性能,DG1的Time Spy得分為1503,較GT1030的1000出頭高出不少。
使用GPU-Z和CPU-Z均能準確識別出該GPU卡的各項規格,包括對PCIe 4.0的支援。
從GPU-Z可知,intel DG1支援如下特性:
GPGPU引數,單精度浮點1590 gflops,高於GT1030 gflops。
SPEC 13的測試能反映出GPU硬體在各種專業設計軟體中的效能表現,這裡使用Nvidia Quadro P600專業設計顯示卡進行對比,可以看到DG1在大部分設計軟體效能都接近P600專業設計顯示卡,甚至在3dmax、Medical和Showcase這幾款三維設計工具中更有優勢。
接下來我們試試實際使用中常見的軟體能否正常呼叫這款最新的Intel GPU吧,剪映是一款自媒體常用的剪輯軟體,由位元組跳動推出,使用Intel DG1可以開啟硬體編解碼加速功能,並在匯出影片時使用GPU對其進行加速,利用率也非常高。
更專業的剪輯師會使用Adobe Premiere進行影片多線剪輯,在設定中可以看到,使用Intel DG1可以開啟OpenCL硬體加速,同時在渲染影片時GPU可以100%滿載。
Blender是目前最流行的3D建模渲染軟體之一,因其資源龐大和開源特性,廣受開發者喜愛。在開啟一個模型進行編輯操作時可以明顯觀察到intel DG1的介入。
遊戲測試選擇了CS:GO(1080p中特效)、坦克世界(1080p中特效)、永劫無間(720p低特效)三款遊戲,CS:GO平均幀數在80~120之間,坦克世界幀數能維持60左右,永劫無間由於對GPU要求極高,所以只能在720+低特效下能維持50-60之間的幀數。
六、DG1值得入手嗎?
英特爾推出DG1這款GPU,是對如今漲價、缺貨為主旋律的GPU卡市場一個警鐘,曾經的GPU王者即將再臨。比RDNA更低的TDP、不遜於Nvidia的龐大生態和技術底蘊,給了英特爾再度君臨GPU卡市場的自信。作為一個開發者或者輕度遊戲玩家,如果確實因為預算問題被N卡和A卡桎梏,英特爾的新顯示卡或值得你考慮入手。
本文作者:老黃科技秀,如果筆誤,望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