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14日,在雲南省麻栗坡縣老山前線執行對越堅守防禦作戰任務的蘭州軍區第47集團軍第139師,組織416團2營5連,對越軍據守的604號陣地、968高地實施了出擊作戰。此次戰鬥從13時3分開始,至15時58分結束,歷時2小時55分。
取得戰果如下:擊斃59人,繳獲各種槍支10支、手雷4枚,其它器材、裝具一批。摧毀越軍屯兵工事39個、掩蔽部6個、觀察所4個、短洞33個,永備工事2個,高射機槍、重機槍各1挺、82無坐力炮1門、電臺2部。
出擊分隊犧牲10人、負傷29人,戰損衝鋒槍15支、輕機槍4挺、120迫擊炮4門、 電臺6部、消耗74式火箭爆破器5套,各種槍彈2萬餘發,炮彈1萬餘發。
此次出擊作戰,就是老山輪戰中著名的蘭劍B行動,這是我軍歷史上首次使用電檢視像傳輸系統,進行實況轉播的戰鬥,指揮所可以透過大螢幕實時觀察戰場情況,確保了及時正確的指揮。在作戰過程中,越軍的工事構築,給我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支撐點式的“粘網型”陣地體系。所謂“粘網型”陣地,就是圍繞高地頂部,構成四通八達的陣地網。越軍大多數陣地(除了石質地段之外),都有1至2條主塹壕貫通連線高地上的各類工事,形成堅固的支撐點。工事位置靠近高地頂部,既可以節省兵力,又能夠避免暴雨滑坡造成的傷害。地勢狹窄的高地通常在頂端下面20至40米處構築一道塹壕,採用前伸的戰鬥工事;正面較寬、地幅較大的高地,構築兩道主塹壕,多道副塹壕(交叉塹壕)。
副塹壕的數量根據陣地縱深(或正面)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高地為2至4道副塹壕。副塹壕均進行掩蓋,構築有暗堡。一些重要的射擊工事,比如直瞄火炮、高射機槍、重機槍等都位於高地頂部的副塹壕內。陣地上的前伸工事較多,最長的30米,可以減少射擊死角。個別核心陣地,四周還構築有觸角陣地,並與主陣地相連,其作用在於控制間隙地帶,提前發現對方行動。
戰鬥工事能打能藏。越軍特別重視陣地內的工事構築,以此彌補兵力兵器的不足。其一線陣地雖然在我軍步炮火力有效射程之內,但是趁著夜暗、不良天候和炮擊間隙,越軍加緊構築工事,已經形成了以坑道、短洞、混凝土工事為主體,塹壕、交通壕相連的堅固陣地。
混凝土工事防護層厚4至5米或者1.5至2米,坑道、短洞防護層厚5至10米,可以分別承受122榴彈炮、82迫擊炮和152加榴炮等炮彈的直接命中。坑道內轉彎多,兩個轉彎之間直線距離短,可以限制我軍噴火器的作用。越軍陣地內塹壕、交通壕縱橫交錯,坑道、短洞相連,能打、能藏、能生活,丟失表面陣地之後,仍然有負隅頑抗的依託。
火力配系較為嚴密。越軍營連的火力配系通常以迫擊炮、高射機槍、重機槍為骨幹,戰鬥中能得到上級炮兵的支援。在陣地四周都可以形成綿密的火力控制地帶。火力點設定隱蔽,通常在我方陣地能夠觀察到的,多為假火力點,對真火力點則實施嚴密偽裝,平時不輕易暴露。
輕火器有重點地配置在前沿地帶,重火器配置在縱深能控制前沿,並能向各方向機動火力的.位置。高地反斜面設有倒打火力,負責封鎖通往後方的縱向交通壕。越軍火炮預先準備了諸元,有火力計劃方案,當步兵呼喚火力時,能在1至3分鐘內給予支援。越軍的小口徑迫擊炮多采用分散配置,遊動射擊,不容易被我軍發現並摧毀。
障礙物設定種類多,密度大,縱深大。越軍特別重視在陣地前沿設定障礙物,以此提高防禦的穩定性。越軍的障礙物以預先設定為主,在前沿前方、翼側和間隙地帶設定多層、多道爆炸性與非爆炸性障礙物相結合的防步兵障礙區。比較典型的是在604號陣地前設定了5道障礙物:
第一道在陣地前沿前約30米,是寬3米、深2米的防步兵壕,壕內有防步兵地雷和竹籤樁;第二道在防步兵壕後面,由10道低樁鐵絲網組成,一般不易發現;第三道是防步兵地雷場;第四道是竹籤樁和刺釘;第五道又是防步兵地雷場。
戰鬥準備階段,我軍僅在越軍警戒陣地前,就搜排出地雷300多枚。但是其爆炸性障礙物容易被我軍開闢通路器材摧毀。戰鬥中,工兵分隊利用爆破器材均一次開闢通路成功,無需清掃殘留物。
這次戰鬥,是我軍一個加強連對越軍陣地實施的出擊作戰,規模很小,但是炮彈消耗量卻高達1萬發以上,一方面說明越軍設防較強,工事構築堅固,火力配系嚴密;一方面說明我軍為了提高殲敵效率,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捨得用炮彈砸,打的是名副其實的富裕仗。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