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蘭順正
俄羅斯進行反衛星試驗在國際社會上引發軒然大波。美國等西方國家指責俄羅斯行為“不負責”,不但製造了大量太空垃圾,而且還可能對太空的空間站造成威脅。
俄方則宣告稱,有關試驗沒有帶來危險,並公佈了相關影片以表明國際空間站與衛星碎片在不同平面沿著不同的軌道移動。另外俄國防部還表示,俄羅斯的外層空間監控系統正對每個新出現的空間物體不間斷地監控,並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進行預測。那麼,俄羅斯太空監視能力如何?
“經略太空感知先行”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各國在太空中的活動日益增多,在該領域的競爭和對抗趨勢也正逐步顯現。為了能在太空競爭中佔得先機,太空態勢感知能力對於各個航天大國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太空態勢感知能力就是對太空目標進行探測、跟蹤、分類,確定其性質和其他重要引數的能力。有道是“經略太空感知先行”,如美軍就認為保持太空優勢的首要條件是太空態勢感知,以隨時掌握複雜的太空狀況,其研發的新一代“太空籬笆”空間監視雷達場站採用大型單基地相控陣雷達體制和數字波束形成技術,擁有很高的空間探測解析度,可探測低地軌道直徑5釐米的空間目標。
同樣作為航天強國的俄羅斯也擁有自己的太空監視系統。在冷戰期間,為了實時掌握太空中的情況和防備美國彈道導彈的突然襲擊,早在1963年初,蘇聯就提出要建立一套太空監視網路,以對在軌衛星進行探測、識別和跟蹤,並將具體情況詳細記錄備案。1972年,蘇聯“太空監視中心”具備初始作戰能力,該中心隸屬於蘇聯防空軍部隊,由若干個能夠為軍方提供觀測服務的民用天文觀測臺及8部“德涅斯特”遠端預警雷達為其提供原始資料。該中心可以獲得在軌物體的高度、方位角和傾斜角,以及徑向速度,並能夠對太空在軌物體進行編目。
後來隨著美國太空能力增強,蘇聯又進一步升級了此類裝置,如研發“樹冠”雷達光學系統、“視窗”地基光電跟蹤系統等。但是在蘇聯解體後,部分預警裝置不再屬於俄羅斯,一些專案也被擱置或退役,導致俄羅斯的太空監視能力大幅削弱。不過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開始重新重視太空監視系統的發展,其太空態勢感知能力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光電並進,優勢互補
目前俄羅斯太空監視系統的典型裝備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視窗”光學觀測系統。該系統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在1992年停止工作,2004年,俄羅斯對其進行了部分恢復。“視窗”系統位於塔吉克境內海拔2216米高的桑格洛克山上,非常適合光學裝備探測跟蹤空間目標。整套系統由10部光電望遠鏡構成,按照口徑可分為短距、普通及遠距望遠鏡,可探測低軌、中軌和地球靜止軌道目標,每一部望遠鏡都安裝在一個可開合的銀球形工作站內。
資料顯示,“視窗”系統能探測距離地面2000~40000千米的航天器和自然天體,確定其座標方位和軌道引數,識別性質、用途和國籍,並獲取光學影象。2015年,俄羅斯將該系統升級為“視窗”M,使其在探測跟蹤能力、資料處理能力、目標識別能力、通訊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目前,俄羅斯還正在濱海邊疆地區建設具備更強大深空監視能力的“視窗”S系統,可探測到10釐米以下的小目標。
第二種是“樹冠”雷達光學系統,該雷達規模最大且使用的天線形似樹冠,整套系統也因此而得名。該系統同樣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包括“樹冠”1、“樹冠”N、“樹冠”V三個專案,但後來都因故停止建設,2013年,俄羅斯宣佈重啟“樹冠”專案。“樹冠”1系統部署於北高加索地區的澤連丘克斯卡亞地區,是空間目標雷達光學綜合識別系統,由2部大型光學裝備、1部鐳射定位雷達、1部釐米波特高頻射頻雷達以及1部分米波甚高頻射頻雷達組成。
“樹冠”N系統構成與“樹冠”系統相同,但進行了改造升級,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部署,主要用於對低軌目標進行捜索、跟蹤。而“樹冠-V”是“樹冠-N”改進型的專案之一,主要用於探測位於地球高軌道上的衛星或航天器。
俄羅斯正在部署的“沃羅涅日”系列雷達主要用於導彈防禦,但該雷達也具備探測空間目標能力,用於太空態勢感知。“沃羅涅日”雷達由莫斯科遠端通訊科技研究所、米涅茨無線電技術研究所等單位研發,主要用於監視空域、防禦彈道導彈襲擊等任務。
該雷達不僅效能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且在製造工藝上也取得重大突破,所安裝的裝置大為減少,能耗大幅降低,自動化程度大為提高。“沃羅涅日”雷達家族主要由米波的“沃羅涅日-M”和“沃羅涅日-VP”、分米波的“沃羅涅日-DM”、釐米波的“沃羅涅日-SM”等組成,其中分米波雷達探測距離最遠超過6000千米,探測高度8000千米,可同時監測500個目標,而釐米波雷達尚在研製之中。目前已有7座“沃羅涅日”投入使用,另有2座在建,1座在籌劃中。
偏向於民用的國際科學光學觀測網也具備太空監視能力。國際科學光學觀測網由俄羅斯、烏茲別克、西班牙等十幾個國家的觀測站組成,由俄羅斯科學院負責管理執行,包括80多部不同型別的光學望遠鏡,擁有對監測範圍內地球靜止軌道目標的全覆蓋持續監測、以及對閃電軌道目標的定期觀測等能力。
另外在天基太空態勢感知方面,俄羅斯目前雖未公開宣稱部署此類裝備,但是在該領域的技術儲備卻不可忽視。如在2019年12月6日,俄羅斯進行了一項小型航天器與多功能標準太空平臺分離實驗,以測試新的太空技術,有俄羅斯媒體指出,這是一顆監視衛星,不僅可以蒐集本國衛星的資訊,也可以用於監視他國衛星,因此,未來俄羅斯也有可能效仿美國發射專用的太空態勢感知衛星,進一步提升太空感知能力。
(作者系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責任編輯:謝瑞強 圖片編輯:樂浴峰
校對:張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