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軍在二戰前期所向披靡的閃電戰,就是依靠坦克和戰機的協同作戰來進行的,為此希特勒下令研發了相當數量的豹式,虎式及虎王式新型坦克來投入戰鬥,儘管戰績突出,然而盟軍的坦克裝甲力量數量巨大,且質量也與虎豹處於伯仲之間,在戰爭後期德軍又喪失了制空權,還極度缺乏燃油,故急需一款單兵反坦克武器,以阻擋盟軍滾滾而來的裝甲洪流。
於是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及HHL反坦克地雷等行動式武器應運而生,然而在實戰中的侷限性卻十分突出,射程與威力均差強人意,故德軍於戰爭末期開發出了一種x一7小紅帽反坦克導彈,堪稱戰後大放異彩的同類武器的鼻祖。
小紅帽長度為950MM,口徑150MM,翼展600MM,全重15公斤,射程為1000至1500kM,是火箭彈和穿甲彈的結合體,還有原始的制導裝置,彈體短而粗,呈流線形,鼻錐部為空心裝藥戰鬥部,內裝炸藥2.5千克,配有DA觸發引信,最大穿甲厚度為200MM,裝上裝有陀螺儀和雙推力發動機,彈體兩側各有一翼,翼的後緣有襟翼,導彈飛行中可以每秒兩轉旋轉,翼梢有線管,外接整流罩,線管上繞有漆包線以傳遞指令。
發射制導裝置由發射架和控制箱組成,全重9公斤,射手在發射後目視跟蹤彈體及目標的相對位置,透過控制箱上的兩個操縱手柄發出指令,控制導彈航向,直至命中目標,兩根o.18MM指令導線在導彈飛行旋轉時擰成一股,並放落地上。
小紅帽共生產了幾百枚,但還未投入戰鬥,戰爭就結束了,戰後世界各國均以它為基礎研發出了新一代反坦克導彈,成為坦克的天敵,在其它反坦克武器的配合下,戰後一個步兵師在一定戰場環境內,完全可以抵禦一個裝甲師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