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阿聯酋暫停與美方就一項包括50架F-35戰機在內的一攬子軍售進行談判,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傳統盟友,阿方這個決定顯然是被逼到牆角後不得已才做出的。這個在阿美兩國關係史上可謂空前的操作,也反映出美國在中東逼人太甚必遭反噬。
美方不斷將軍售問題政治化、工具化,以此要挾阿聯酋滿足與軍售毫無關係的無理要求。拜登上臺後,先是拿葉門問題向阿方施壓,威脅停止軍售談判,接著又把與這項軍售風馬牛不相及的所謂“中國因素”和華為5G問題扯了進來,作為交易的前提條件。以保護戰機免受中國可能的“間諜”行為為由,美方要求阿方降低與中國的戰略合作水平,並在4年內,也就是首批戰機交貨前,拆除已在阿安裝完畢的華為5G網路裝置。而且美方不承擔相關費用,也無力提供替代裝置。這分明是讓阿聯酋自掏腰包從5G時代退回4G時代。這些條件阿聯酋斷然不可能接受。
美方其實清楚華為5G網路是商用網路,與軍用通訊屬不同系統,且不說中國根本無此意願,在技術上也不可能威脅到戰機安全,更不可能導致所謂洩密,美方給出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但華盛頓非要將軍售問題與“中國議題”掛鉤,顯然出於更深遠的考量。
一是防範中國在中東填補其留下的戰略空白。拜登上臺後,美國從中東戰略收縮的步伐加快。但美國欲去還留,既不願在中東繼續投入資源,又想維持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因此,美國把中國當成其在中東的假想敵,嚴密防範中國“取而代之”。美國把中東作為中美博弈的新場域,迫使其盟友在中東選邊站隊,要求它們停止與中國在軍事、高科技等領域的戰略合作。阿聯酋被迫在中美之間做選擇題,在華為5G和F-35戰機之間“二選一”,完全是美方無理施壓的結果。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阿在能源、科技、醫療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阿聯酋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國,中阿之間如火如荼的合作令美方妒火中燒。因此,阿聯酋也成為因與中國合作受到美國刁難最甚的中東國家。
二是削弱中國的科技優勢。隨著中國在5G網路、新能源、人工智慧等領域的迅猛發展,美國原有的技術壟斷被打破。美方無法在技術上追趕中國,便氣急敗壞地使用行政手段,迫使其盟友停止與中國的科技合作,讓其他國家掂量與中國合作的成本。這一點,現在也正在被施加到它的中東盟友身上。
三是把軍售問題政治化,企圖以此搞盟友關係再確認。美方之所以對阿方百般刁難,就是想把軍售作為雙方盟友關係的試金石,將反華、反俄因素加入盟友關係,迫使阿方服從於美國全球戰略目標,以此重新確認雙方盟友關係。阿方若不就範,美方便停止軍售,阿美盟友關係便面臨考驗。
許多評論認為阿方此舉是以退為進的談判策略,阿方軍備多為美製,轉向其他來源並非易事。但這實際代表了當前中東國家的一種普遍態度,即不願屈從美國壓力,不願在中美間選邊站,不想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在這次風波中,可以清楚看出阿方及其他中東國家的政策立場。
一是多面下注的外交戰略。多面下注是小國避險求存的不二法則,無論美國壓力多大,阿聯酋等國家都無法在中美間做選擇題。阿聯酋深知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將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不能迴避的現實,特別是它將與中國的經貿、科技合作視為未來國運所繫,根本無法按美國的要求選邊站隊,因此在美方最後通牒之下被迫採取反制措施。
二是美國不再是中東國家可靠的盟友。“阿拉伯之春”、沙特阿美公司油田遇襲、阿富汗變局等一系列事件使中東國家對與美國的盟友關係產生嚴重不信任感,對其提供的安全保護產生疑慮。拜登政府的“價值觀外交”使中東國家備感壓力,它們因人權等問題受到美國打壓。美方舉辦“民主峰會”,阿拉伯國家僅有伊拉克一個國家受邀。更嚴重的是,美國與中東國家之間在能源領域還形成了競爭關係,美國現在每天僅從中東進口7萬桶石油,只佔其進口量的12%。因此,中東國家無論基於自身利益還是根據對未來國際格局的判斷,不再無條件、無原則地追隨美國。
三是存在替代選項。阿聯酋之所以敢於向美國說“不”,還有一個原因在於美國技術壟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阿方可從其他國家獲得類似的武器裝備和先進技術。就在幾天前,阿聯酋與法國簽署鉅額軍購合同,擬購買80架F-4版“陣風”戰鬥機和12架攻擊直升機。雖然阿方稱兩項交易彼此獨立,但實際可以從中看出,由於替代選項的存在,阿方有了抵制美方店大欺客、漫天要價行為的底氣。
阿方主動暫停軍售相關談判的“反戈一擊”令美方深感錯愕。美方多名官員表示有關談判未來仍有機會重啟,美方立場顯然已經軟化。美方在對阿軍售問題上的蠻橫態度和霸凌行為,說明美國某些政客還沉睡在冷戰大夢中,對世界的變化麻木不仁。這次阿聯酋的斷然決定給他們敲響了警鐘,告訴他們在中東和其他地區搞冷戰式的反華聯盟已經行不通了。(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