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軍方煞有介事地釋出了一份報告,妄稱解放軍攻臺存在“三大弱點”,拜讀之後簡直讓人笑掉大牙:現在都2021年了,臺軍事思想還停留在二戰初期水平。
臺軍方在報告中總結稱,解放軍攻臺有三個步驟:首先完成對臺包圍和心理戰,然後實施飽和轟炸,最後兩棲部隊大規模登島作戰。這一套在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的時候就用過了,臺軍方參謀人員又拿來直接套在解放軍身上。隨後,他們據此為基礎,宣稱解放軍在作戰過程中存在“三大弱點”。
臺軍方總結的三個弱點分別是:跨海運輸工具不足、後勤補給跟不上、被迫分兵防範美日干預。
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就知道對岸真不愧是井底之蛙。
首先,跨海運輸工具根本就不缺乏。隨著071和075兩棲艦船成批服役,大量“野馬”氣墊船有了可以施展效能的平臺。除此之外,國產直-20、直-18運輸直升機的數量也非常充足,與水面艦艇同時發力,構成高效的立體化兵力輸送系統。
如果再考慮到數量已經非常可觀的運-20,已經早已大量服役的運-9和伊爾-76運輸機,短時間內向臺島內縱深以及關鍵位置投送成建制的空降兵部隊,完全不存在任何問題。
如果這也叫缺乏跨海運輸工具的話,那就真的太可笑了。而上面列舉的還只是突擊部隊的規模,大批登陸艦以及可徵用的大型民船,能在第二波次中運送更多兵力上島。
而且有臺軍將領坦言,如果解放軍出手,臺軍可能最多抵抗幾十個小時就投降了。我們都懷疑是否有必要派遣第二波次登陸部隊。
其次,什麼叫後勤補給跟不上?不誇張地說,自從海灣戰爭之後,解放軍進行的所有改革和裝備升級行動中,都包括了後勤領域。各種後勤保障裝備和現代物流倉儲、運輸手段,恐怕是臺軍方想都不敢想的。而且,基於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強大的生產能力,就不可能存在後勤和物資方面的問題。
最後,解放軍部隊規模是臺軍的20倍還要多久,綜合作戰能力可直接與美軍比肩,就算分兵進行防禦警戒,也有足夠的兵力,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臺軍方專門挑出這一點來說事,其實就是想引起美日等西方國家的關注。但事實已經可以證明,關鍵時刻,美國是靠不住的,烏克蘭不就被賣了嘛。說好的北約聯軍抵擋俄羅斯入侵,現在到位的只有德軍和斯洛伐克的炮兵部隊,還不夠俄羅斯的裝甲部隊塞牙縫。
對烏克蘭如此,對臺灣更會如此。隨著中國軍事實力、尤其是核威懾能力的極大增強,美軍深知干涉的代價遠遠大於他們可能獲得的實際收益,這種明顯賠本的買賣,美國人是不會做的:他們這種自私的利己主義者,怎麼可能為了臺灣而把整個美國捲入一場大規模戰爭中去?所以,無論臺軍方如何哀嚎、呼叫,最終換來的可能只不過是美國開出的一張張天價軍購清單而已。美國的意圖很明顯,趁著臺灣還沒有被大陸收回去,能撈一點是一點,反正交貨日期遙遙無期。甚至美國人可能拿了錢都不打算開工生產,因為美軍智庫多次評估結果都顯示,最快一年,最晚三年之內,中國必然會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