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為了掌握自己的武裝力量,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領導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1931年,季振同、董振堂、趙博生等人領導發動了寧都起義,17000餘人參與了這場起義。起義部隊被改變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此次起義的領導人在後來有2人被錯殺,2人戰死沙場,但是這支部隊走出了30多位開國將軍。
1、李達上將
1955年大授銜時,來自紅五軍團的軍銜最高的就是李達上將。
李達上陝西眉縣人,早年投入馮玉祥的西北軍當兵,之後之年先後擔任過排長、連長、旅參謀長等職。中原大戰後,李達被編入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奉命隨部參加對中央蘇區的圍剿。同年底跟隨季振同、董振堂、趙博生參加了寧都起義,起義之後在紅五軍團擔任連長。
之後在紅軍隊伍中,李達憑藉過硬的軍事能力不斷升職,曾擔任紅二軍團參謀長、紅二方面軍參謀長等職。
1937年抗戰爆發後,李達被分配到八路軍第129師擔任參謀處處長一職,此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李達一直協助劉伯承元帥指揮作戰。抗戰八年,李達先後擔任過129師參謀處處長、129師參謀長、太行軍區司令員、太行縱隊司令員等職。協助劉鄧指揮了129師對日的多次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李達仍然跟隨劉鄧作戰,協助劉鄧指揮了中野(二野)的歷次作戰,劉伯承元帥也非常倚重李達,有時候不在時就讓李達指揮作戰。
新中國成立後,李達先後擔任過雲南軍區司令員、志願軍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劃部、監察部部長等職。1955年李達被授予上將軍銜,1993年李達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2、王秉璋中將
王秉璋是河南安陽人,15歲時考入馮玉祥的西北軍無線電學校,中原大戰後王秉璋被編入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1931年底跟隨董振堂、趙博生等人參加了寧都起義。
之後王秉璋先後擔任過紅一軍團第一師司令部參謀、補充團團長、教導營副營長等職,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參加了長征。
抗戰爆發後,王秉璋在115師任職,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參謀處處長,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教三旅(三四三旅)副旅長,代旅長,湖西軍分割槽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王秉璋擔任過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第十一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十七軍軍長等職。
1949年10月25日,王秉璋被任命為空軍參謀長,他也是最早獲得任命的三位空軍將領之一(另外兩位是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和空軍政委肖華)。自此王秉璋長期在空軍任職,先後擔任過空軍參謀長、空軍第一副司令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副院長、空軍第一副司令員兼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等職。王秉璋在空軍任職長達20多年一直到林彪出事。
1955年,王秉璋被授予中將軍銜,2005年王秉璋在北京去世,享年91歲。
3、孫毅中將
孫毅是河北廊坊人,早年考入河南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進入馮玉祥的西北軍,1931年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中校參謀,同年底參加了寧都起義。紅軍時期,孫毅先後擔任過紅五軍團第四十一師參謀長、紅十三軍第三十八師參謀長、軍委幹部團作戰科科長、紅一軍團副參謀長等職。
抗戰爆發後,孫毅擔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參謀長,之後孫毅又歷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校長、晉察冀軍區參謀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校長兼訓練部部長、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割槽(即第四支隊)司令員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孫毅先後擔任冀中軍區司令員、晉察冀軍區第七縱隊(冀中軍區兼)司令員、華北軍區第七縱隊司令員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孫毅又相繼擔任華北軍區副參謀長、訓練總監部外訓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出版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顧問等職。1955年孫毅被授予中將軍銜,200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4、孫繼先中將
孫繼先是山東曹縣人,1931年隨部參加了寧都起義,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加入紅軍後,孫繼先作戰勇敢,紅軍強渡大渡河時,孫繼先親自挑選並帶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奪取並控制了渡口陣地,掩護後續部隊渡過大渡河。
抗戰時期,孫繼先在八路軍129師任職,先後擔任386旅772團參謀長、第二旅旅長,教導第一旅旅長、魯中軍區三分割槽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孫繼先先後擔任華野第八縱隊副司令員、第三縱隊代司令員、三野第22軍軍長等職,參加了泰安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等諸多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孫繼先相繼擔任過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濟南軍區顧問等職。1955年孫繼先被授予中將軍銜,1990年孫繼先病逝,享年79歲。
小結:
除了上述所列的幾位將軍外,寧都起義中還走出了李雪三、韓振紀兩位中將,姬鵬飛、黃鎮兩位大使以及王謙、王振祥、王蘊瑞、劉放、孫潤華、李毅、李化民、谷廣善、汪洪清、蘇進、侯世奎、張汝光、張步峰、張松平、張明遠、孟慶山、徐國珍、郭卓辛、黃德魁、熊伯濤、魯瑞林、曹燦章、靳虎、靳來川24位少將。將軍們為新中國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作為後人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們,他們是真正的星。